1
|
范式革命引领产业跃迁,协同创新擘画零碳未来 |
林波荣
|
《建筑节能(中英文)》
|
2025 |
0 |
|
2
|
人工智能与创新应用场景叠加是当前应对AI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
林波荣
|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
2024 |
1
|
|
3
|
新年献词 创新赋能,共赴征程 |
林波荣
|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
2024 |
0 |
|
4
|
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碳排放定额研究 |
黄祖坚
林波荣
周浩
陈华周
张相勇
|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
2024 |
4
|
|
5
|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空调系统需求响应潜力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汤卓凡
张燚虎
魏子梁
耿阳
赵建立
林波荣
|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
2024 |
2
|
|
6
|
太阳辐射下建筑外微气候的实验研究——建筑外表面温度分布及气流特征 |
林波荣
李晓锋
朱颖心
|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7
|
|
7
|
我国绿色建筑常用节能技术后评估比较研究 |
林波荣
肖娟
|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
2012 |
47
|
|
8
|
我国绿色办公建筑运行能耗及室内环境品质实测研究 |
林波荣
刘彦辰
裴祖峰
|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9
|
绿色建筑技术效果和运行性能后评估 |
林波荣
肖娟
刘彦辰
杨鹏
|
《世界建筑》
|
2016 |
27
|
|
10
|
今日谈“碳”——建筑业“能”“碳”双控路径探析(1) |
林波荣
侯恩哲
|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
2021 |
7
|
|
11
|
生态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
林波荣
朱颖心
江亿
|
《风景园林》
|
2004 |
1
|
|
12
|
国内外建筑遮阳设计实践与研究进展 |
林波荣
张沁宜
|
《世界建筑》
|
2019 |
14
|
|
13
|
建筑行业碳中和挑战与实现路径探讨 |
林波荣
|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
2021 |
42
|
|
14
|
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编制工作简介 |
林波荣
张德银
|
《工程建设标准化》
|
2018 |
3
|
|
15
|
历史建筑的绿色可持续保护与活化利用 |
林波荣
吴一凡
|
《世界建筑》
|
2022 |
10
|
|
16
|
绿色建筑标准与住宅节能与环境设计 |
林波荣
|
《住宅产业》
|
2008 |
7
|
|
17
|
绿色建筑技术成本收益分析研究 |
林波荣
|
《城市建筑》
|
2008 |
8
|
|
18
|
行业标准《绿色航站楼标准》解读 |
林波荣
|
《工程建设标准化》
|
2016 |
4
|
|
19
|
“双碳”目标下的我国建筑工程标准发展建议 |
林波荣
周浩
|
《工程建设标准化》
|
2022 |
3
|
|
20
|
绿色冬奥科技创新综述 |
林波荣
孙弘历
|
《世界建筑》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