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龙须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
被引量:
59
1
作者
汤坤贤
游秀萍
+3 位作者
林亚森
陈敏儿
沈东煜
林泗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44-3051,共8页
于2002年至2004年期间,在福建省东山岛的八尺门鱼类网箱养殖区、西埔湾对虾养殖区、乌礁湾鲍鱼养殖区等进行了龙须菜(G racilaria lem aneaf orm is)对动物海水养殖造成的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研究。结果表明,从围隔实验到小面积的海区实...
于2002年至2004年期间,在福建省东山岛的八尺门鱼类网箱养殖区、西埔湾对虾养殖区、乌礁湾鲍鱼养殖区等进行了龙须菜(G racilaria lem aneaf orm is)对动物海水养殖造成的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研究。结果表明,从围隔实验到小面积的海区实验到大面积的海区推广试点,龙须菜对富营养化的海水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围隔实验中,龙须菜能使网箱养殖区缺氧的海水达到过饱和状态,对无机氮(IN)、无机磷(IP)的去除率达80%以上;实验海区,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IN、IP、叶绿素(Ch l-a)浓度低于非修复区;推广海区,鲍鱼养殖污水流经龙须菜养殖区后,IN、IP得到有效的吸收,DO浓度得到提高。因此,大面积养殖龙须菜对减轻养殖污水对海区的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抑制赤潮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溶解氧
无机氮
无机磷
生物修复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菊花心江蓠的光合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汤坤贤
林泗彬
+5 位作者
汤朴毅
陈玉珍
陈敏儿
林亚森
孙元敏
蔡鹭春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4-540,共7页
测定不同光强下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的产氧率和耗氧率.结果表明,20 000 lx以内菊花心江蓠的产氧率和光强的相关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 000 144 3x-0. 122 1,R2=0. 993 8,实验条件下菊花心江蓠的耗氧率为0. 121±0. 01...
测定不同光强下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的产氧率和耗氧率.结果表明,20 000 lx以内菊花心江蓠的产氧率和光强的相关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 000 144 3x-0. 122 1,R2=0. 993 8,实验条件下菊花心江蓠的耗氧率为0. 121±0. 010 mg/(g·h),光补偿点为825 lx,光饱和点在20 000~22 000 lx之间,光饱和时的产氧率为2. 723±0. 329 mg/(g·h).光饱和以后菊花心江蓠的产氧率基本保持不变,45 000 lx以后出现轻微光抑制现象.测量水下光强随水深变化情况,发现水深达到水体透明度深度时,光强约14 000~15 000 lx,与菊花心江蓠的最大生长率的光强接近.测量不同养殖模式的溶解氧浓度昼夜变化,发现养殖密度过大可能在凌晨出现缺氧状态.根据菊花心江蓠的光合特性,提出江蓠养殖、江蓠用于生态修复的水深调控方法以及江蓠用于生态养殖的密度调控方法,以保持不同需求条件下较高的经济或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菊花心江蓠
光合特性
养殖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须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
被引量:
59
1
作者
汤坤贤
游秀萍
林亚森
陈敏儿
沈东煜
林泗彬
机构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山县环境监测站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44-3051,共8页
基金
福建省重大科技资助项目(2002Y005)~~
文摘
于2002年至2004年期间,在福建省东山岛的八尺门鱼类网箱养殖区、西埔湾对虾养殖区、乌礁湾鲍鱼养殖区等进行了龙须菜(G racilaria lem aneaf orm is)对动物海水养殖造成的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研究。结果表明,从围隔实验到小面积的海区实验到大面积的海区推广试点,龙须菜对富营养化的海水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围隔实验中,龙须菜能使网箱养殖区缺氧的海水达到过饱和状态,对无机氮(IN)、无机磷(IP)的去除率达80%以上;实验海区,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IN、IP、叶绿素(Ch l-a)浓度低于非修复区;推广海区,鲍鱼养殖污水流经龙须菜养殖区后,IN、IP得到有效的吸收,DO浓度得到提高。因此,大面积养殖龙须菜对减轻养殖污水对海区的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抑制赤潮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龙须菜
溶解氧
无机氮
无机磷
生物修复
富营养化
Keywords
Gracilaria lemaneaformis
bioremediation
dissolved oxygen
inorganic nitrogen
inorganic phosphorus
eutrophication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菊花心江蓠的光合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汤坤贤
林泗彬
汤朴毅
陈玉珍
陈敏儿
林亚森
孙元敏
蔡鹭春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东山县环境监测站
上海海洋大学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4-540,共7页
基金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305009)
文摘
测定不同光强下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的产氧率和耗氧率.结果表明,20 000 lx以内菊花心江蓠的产氧率和光强的相关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 000 144 3x-0. 122 1,R2=0. 993 8,实验条件下菊花心江蓠的耗氧率为0. 121±0. 010 mg/(g·h),光补偿点为825 lx,光饱和点在20 000~22 000 lx之间,光饱和时的产氧率为2. 723±0. 329 mg/(g·h).光饱和以后菊花心江蓠的产氧率基本保持不变,45 000 lx以后出现轻微光抑制现象.测量水下光强随水深变化情况,发现水深达到水体透明度深度时,光强约14 000~15 000 lx,与菊花心江蓠的最大生长率的光强接近.测量不同养殖模式的溶解氧浓度昼夜变化,发现养殖密度过大可能在凌晨出现缺氧状态.根据菊花心江蓠的光合特性,提出江蓠养殖、江蓠用于生态修复的水深调控方法以及江蓠用于生态养殖的密度调控方法,以保持不同需求条件下较高的经济或生态效益.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菊花心江蓠
光合特性
养殖
生态修复
Keywords
marine biology
Gracilaria lichevoides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bioremediation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龙须菜对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
汤坤贤
游秀萍
林亚森
陈敏儿
沈东煜
林泗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菊花心江蓠的光合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汤坤贤
林泗彬
汤朴毅
陈玉珍
陈敏儿
林亚森
孙元敏
蔡鹭春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