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储藏年份武夷岩茶水仙香气特征与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嘉恒 吴志锋 +3 位作者 邱慕涛 王靖雯 马春华 林河通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143-151,157,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储藏年份武夷岩茶水仙的香气特征与差异性,采用电子鼻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8个不同储藏年份水仙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各年份水仙主要在氮氧化合物(NOx)、硫化合物、芳烃化合物敏感... 为探究不同储藏年份武夷岩茶水仙的香气特征与差异性,采用电子鼻分析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8个不同储藏年份水仙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各年份水仙主要在氮氧化合物(NOx)、硫化合物、芳烃化合物敏感型传感器响应值方面存在差异,其中2012年份、2006年份水仙的响应值远高于其他年份,表明该年份水仙含有较高的氮氧化合物、硫化合物、芳烃化合物。GC-MS测定结果表明:各年份水仙根据香气化合物轮廓相似度,可归类为与储藏年份相关的三类茶,即2020年份、2012—2018年份、2006—2010年份;2020年份茶样橙花叔醇、(Z)-己酸-3-己烯酯、茶吡咯、水杨酸甲酯、β-紫罗兰酮、己酸己酯等含量比较高;2012—2018年份茶样中,橙花叔醇、β-紫罗兰酮、茶吡咯含量比较高,其中橙花叔醇含量随储藏年份增加逐年下降,β-紫罗兰酮和茶吡咯变化不大;2006—2010年份茶样β-紫罗兰酮、苯甲醛含量较高,其中β-紫罗兰酮含量随储藏年份增加呈下降趋势;3种类别水仙的香气成分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多数化合物均呈下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水仙 储藏年份 香气特征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果实冷藏期间失重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河通 洪启征 傅虬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8-81,共4页
对福建省10个主栽橄榄品种果实在8℃、RH85%贮藏条件下的果实失重率及贮藏温度(2℃、6℃、10℃、20±1℃室温)、贮藏时间及包装对果实失重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橄榄各品种随贮藏天数的增加,果实失重率呈线性增加;供试的10个... 对福建省10个主栽橄榄品种果实在8℃、RH85%贮藏条件下的果实失重率及贮藏温度(2℃、6℃、10℃、20±1℃室温)、贮藏时间及包装对果实失重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橄榄各品种随贮藏天数的增加,果实失重率呈线性增加;供试的10个橄榄品种,以中长营最易失水,福州品种群大长营、中长营、小长营较容易失水,莆仙品种群厝后本、刘族本保水性能较好,其中刘族本果实失重率显著(P<0.05)地低于其它品种果实.没有包装的檀香橄榄果实失重率与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呈显著(P<0.05)正相关,即橄榄果实失重率随贮藏温度升高(相关系数r=0.9560~0.9999),贮藏时间延长(r=0.9692~0.9960)而增加,且它们间存在互作效应,橄榄不同品种与贮藏时间之间也存在互作效应.用0.04mm厚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可有效地控制橄榄果实的自然失水,与对照组没有包装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因而延长了橄榄果实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失重率 品种 贮藏温度 冷藏 贮藏时间 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果品贮藏保鲜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河通 《食品与机械》 CSCD 1994年第6期5-7,共3页
研究并大力推广和普及各种鲜果的防腐、贮藏、保鲜、运输和加工技术,对确保商品品质,季产年销,丰产丰收,以供应国内外日益增长的需求,实为果实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环节,这是国家“六五”、“七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也是以后相当长时间... 研究并大力推广和普及各种鲜果的防腐、贮藏、保鲜、运输和加工技术,对确保商品品质,季产年销,丰产丰收,以供应国内外日益增长的需求,实为果实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环节,这是国家“六五”、“七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也是以后相当长时间内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贮藏 保鲜 冷藏 气调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80
4
作者 林娇芬 林河通 +3 位作者 谢联辉 林奇英 陈绍军 赵云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96,共7页
柿叶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而且价格低廉,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柿叶资源,文中对国内外柿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开发利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柿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开发利用 生理活性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壁’和‘福眼’龙眼果实果皮褐变差异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林艺芬 林毅雄 +3 位作者 林河通 瓮红利 陈艺晖 王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21-227,共7页
比较研究在温度(8±1)℃、相对湿度85%贮藏条件下‘东壁’和‘福眼’龙眼果实的果皮褐变差异及其与活性氧及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东壁’龙眼果实的果皮褐变指数、果皮O2-·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 比较研究在温度(8±1)℃、相对湿度85%贮藏条件下‘东壁’和‘福眼’龙眼果实的果皮褐变差异及其与活性氧及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东壁’龙眼果实的果皮褐变指数、果皮O2-·产生速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都显著低于‘福眼’龙眼,而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 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都显著高于‘福眼’龙眼;‘东壁’龙眼果实的果皮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低于‘福眼’龙眼,而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则高于‘福眼’龙眼。因此,采后‘东壁’龙眼果实较不容易发生果皮褐变,与其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能减少O2-·积累,减轻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好地保持龙眼果皮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延缓PPO、POD与酚类物质接触而减少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褐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果实 果皮褐变 差异性 品种 活性氧代谢 酚类物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林毅雄 林艺芬 +2 位作者 陈艺晖 王慧 林河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4-248,共5页
过量的活性氧是导致果蔬采后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活性最为稳定的过氧化氢作为活性氧,研究活性氧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龙眼果实相比,过氧化氢处理的龙眼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具较低的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 过量的活性氧是导致果蔬采后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活性最为稳定的过氧化氢作为活性氧,研究活性氧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龙眼果实相比,过氧化氢处理的龙眼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具较低的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等色素含量,较低的果肉可溶性糖、蔗糖和VC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龙眼果皮褐变指数和果肉自溶指数,及较低的龙眼果实商品率。据此认为,活性氧在采后龙眼果实品质劣变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活性氧会促进采后龙眼果实外观品质劣变和果肉营养物质的降解,从而降低采后龙眼果实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果实 品质劣变 活性氧 过氧化氢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收期对冷藏橄榄果实贮藏期间冷害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孔祥佳 周鹤 +3 位作者 林河通 林艺芬 陈艺晖 王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55-262,共8页
针对‘檀香’橄榄果实冷藏期间易发生冷害现象,本实验研究了7个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2±1)℃、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冷藏橄榄果实冷害的影响。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好果率... 针对‘檀香’橄榄果实冷藏期间易发生冷害现象,本实验研究了7个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2±1)℃、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冷藏橄榄果实冷害的影响。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好果率和质量损失率、果实呼吸强度和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实表面色度角、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采收期Ⅰ、Ⅱ、Ⅲ、Ⅳ、Ⅵ、Ⅶ相比,采收期Ⅴ能保持冷藏橄榄果实较低的冷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较高的好果率,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呼吸峰值,延缓果实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保持中后期较高的果实表面色度角、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因此认为,采收期Ⅴ可作为减轻冷藏‘檀香’橄榄果实冷害发生的适宜采收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采收期 冷藏 贮藏品质 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果蔬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及应用 被引量:41
8
作者 孔祥佳 郑俊峰 +2 位作者 林河通 林艺芬 陈艺晖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1年第3期34-39,共6页
热处理(35-50℃)是一种无毒、无农药残留的物理保鲜方法,可延长采后果蔬的货架期。本文综述了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对果蔬营养风味、色泽、硬度和失重等贮藏品质的影响,热处理对果蔬呼吸作用、活性氧代谢、膜脂过氧化和酚类物质代谢等采... 热处理(35-50℃)是一种无毒、无农药残留的物理保鲜方法,可延长采后果蔬的货架期。本文综述了热处理方法,热处理对果蔬营养风味、色泽、硬度和失重等贮藏品质的影响,热处理对果蔬呼吸作用、活性氧代谢、膜脂过氧化和酚类物质代谢等采后生理的影响,及热处理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出了热处理在果蔬贮藏保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为果蔬热处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贮藏保鲜 热处理 品质 采后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5个主栽品种枇杷果实品质比较及其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 被引量:24
9
作者 林建城 林河通 +2 位作者 黄志明 陈国强 郑云忠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3-437,共5页
对福建省5个主栽品种枇杷果实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并探讨其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结果表明:耐贮运的枇杷果实含水量低、原果胶含量和总酸度高、果实硬度大;总糖和VC的含量高低与枇杷果实耐贮性没有直接关系。可溶性固形物、木质素和纤维... 对福建省5个主栽品种枇杷果实的品质进行分析比较,并探讨其与果实耐贮运的关系。结果表明:耐贮运的枇杷果实含水量低、原果胶含量和总酸度高、果实硬度大;总糖和VC的含量高低与枇杷果实耐贮性没有直接关系。可溶性固形物、木质素和纤维素是主要影响枇杷的食用品质,糖酸比和固酸比主要是作为衡量枇杷果实品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品种 果实 品质 耐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微波真空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0
作者 李辉 袁芳 +3 位作者 林河通 林艺芬 陈艺晖 王绍青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微波真空干燥是用微波辐射作为加热源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而使物料脱水的过程,具有快速、高效、低温等优点。本文阐述了微波真空干燥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微波真空干燥的特性及研究现状,旨在为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和应用... 微波真空干燥是用微波辐射作为加热源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加热而使物料脱水的过程,具有快速、高效、低温等优点。本文阐述了微波真空干燥的作用机理,介绍了微波真空干燥的特性及研究现状,旨在为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干燥技术 微波真空干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藏对晚熟龙眼“立冬本”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1
作者 孔祥佳 林瑜 +2 位作者 林河通 梁毅 陈莲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8年第1期1-6,19,共7页
研究了龙眼"立冬本"果实在采后(25±0.5)℃和(3±0.5)℃温度下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25±0.5)℃下贮藏4天,果实呼吸强度下降,之后明显上升;果实采后果... 研究了龙眼"立冬本"果实在采后(25±0.5)℃和(3±0.5)℃温度下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25±0.5)℃下贮藏4天,果实呼吸强度下降,之后明显上升;果实采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快速增加,果实易失重、衰老、腐烂和果皮褐变,贮藏后期果肉自溶;果肉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快速下降,总糖和蔗糖含量下降,还原糖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期下降而后期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比值先升后降;贮藏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增加。而(3±0.5)℃低温贮藏可显著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抑制病原菌生长,延缓果实衰老和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加,延迟果皮褐变,减少果实失重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抑制果肉自溶,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果实 呼吸强度 细胞膜透性 果皮褐变 果肉自溶 营养成分 低温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2
作者 吴一晶 林艺芬 +3 位作者 林河通 陈艺晖 陈梦茵 姜萍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2年第6期49-52,共4页
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真菌与细菌的能力,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是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微生物。本文对近年来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应用、功能成分提取与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生防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保鲜 果蔬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膜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林毅雄 林河通 +2 位作者 陈艺晖 王慧 林艺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03-210,共8页
为研究采前喷施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膜脂代谢的影响,以‘福眼’龙眼为实验材料,在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10 mg/kg DA-6溶液各喷施龙眼果实1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龙眼果实在... 为研究采前喷施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膜脂代谢的影响,以‘福眼’龙眼为实验材料,在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10 mg/kg DA-6溶液各喷施龙眼果实1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龙眼果实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和晾干后用厚度为0.015 mm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每组50袋,每袋50个),在(28±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采前喷施DA-6可延缓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增加,降低果皮脂氧合酶、脂酶和磷脂酶D等膜脂降解酶活力,延缓果皮膜磷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的降解,保持较高的PC和PI含量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脂肪酸不饱和度,保持较低的磷脂酸含量,维持正常细胞膜区室化功能和结构。因此,采前喷施DA-6增强采后龙眼果实耐贮性与采前喷施DA-6能有效降低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膜脂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果实 耐贮性 胺鲜酯 膜脂代谢 膜脂降解酶 膜脂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藏期间细胞壁代谢对采后冷害的响应特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孔祥佳 任思琪 +3 位作者 林河通 李旎 林毅雄 卓司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研究冷藏期间橄榄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变化,探讨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害发生与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以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节气时采摘的‘檀香’橄榄果实为材料,在温度(2±1)℃、相对湿度85%~90%冷库内贮藏,定... 研究冷藏期间橄榄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变化,探讨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害发生与细胞壁组分含量、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关系。以白露、寒露、立冬、大雪节气时采摘的‘檀香’橄榄果实为材料,在温度(2±1)℃、相对湿度85%~90%冷库内贮藏,定期测定橄榄果实冷害指数、果肉细胞壁组分含量和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橄榄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发生与其细胞壁组分降解密切相关,冷害指数与离子结合型果胶(ionic-soluble pectin,ISP)、共价结合型果胶(covalent-soluble pectin,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呈负相关;且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β-Gal)和纤维素酶(cellulase,CEL)等细胞壁降解酶的活力变化不平衡或活力提高是导致冷藏橄榄果实细胞壁结构解体、细胞壁代谢异常、冷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与成熟度Ⅰ、Ⅲ和Ⅶ的橄榄果实相比,成熟度Ⅴ保持较低的果实冷害指数及冷藏中后期果肉PME、PG、β-Gal和CEL活力,延缓冷藏中后期果肉水溶性果胶、ISP、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因此认为,成熟度Ⅴ的橄榄果实可较好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有效减轻冷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成熟度 细胞壁组分 细胞壁降解酶 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毅雄 林河通 +2 位作者 陈艺晖 王慧 林艺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42-248,共7页
为研究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福眼’龙眼为材料,在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10 mg/kg胺鲜酯喷施龙眼果实3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龙眼果实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 为研究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福眼’龙眼为材料,在龙眼盛花期后70、90、110 d用10 mg/kg胺鲜酯喷施龙眼果实3次,以蒸馏水喷施为对照,龙眼果实在盛花期后120 d采收,采后龙眼果实经过挑选、清洗和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每袋50个),在(28±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每天取样测定果皮O^-2·产生速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清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活力、内源抗氧化物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果实对比,采前喷施胺鲜酯可提高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SOD、CAT、APX、GR等活性氧清除酶活力,延缓AsA和GSH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降低O^-2·产生速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结论:采前喷施胺鲜酯增强采后龙眼果实耐贮性与其能有效降低采后龙眼果实贮藏期间果皮活性氧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果实 胺鲜酯 活性氧 活性氧代谢 活性氧清除酶 耐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生物转化与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郑溢 李旎 +4 位作者 郑志忠 陈良华 童庆宣 明艳林 林河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24-333,共10页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含皂苷、黄酮、多糖等多种成分,具有防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绞股蓝皂苷是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具有与人参皂苷相同的四环三萜达玛烷型母核结构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通过...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含皂苷、黄酮、多糖等多种成分,具有防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绞股蓝皂苷是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具有与人参皂苷相同的四环三萜达玛烷型母核结构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通过生物转化对绞股蓝皂苷上的糖基进行改造以制备活性较高的次生皂苷成为研究热点,并出现大量相关的研究报道,但鲜有较为系统的文献整理。鉴于此,本文综述了绞股蓝皂苷的结构与类别、绞股蓝皂苷与人参皂苷的异同、绞股蓝皂苷的生物转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就绞股蓝皂苷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绞股蓝皂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绞股蓝皂苷 生物转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藏对“长营”橄榄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孔祥佳 林河通 +3 位作者 陈雅平 王春辉 林艺芬 陈艺晖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研究了"长营"橄榄果实在(15±1)℃和(8±1)℃下贮藏的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1)℃下贮藏的橄榄果实呼吸强度高,呼吸高峰较早出现,果实细胞膜透性、失重率和果皮褐变指数增加,果... 研究了"长营"橄榄果实在(15±1)℃和(8±1)℃下贮藏的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1)℃下贮藏的橄榄果实呼吸强度高,呼吸高峰较早出现,果实细胞膜透性、失重率和果皮褐变指数增加,果实好果率低。而(8±1)℃低温贮藏可降低橄榄果实呼吸强度,延缓呼吸高峰出现,抑制果实细胞膜透性和果皮褐变指数增加,减少果实失重率,提高果实好果率,延缓果实衰老并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果实 呼吸强度 细胞膜透性 品质 低温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青工艺对柿叶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林娇芬 林河通 +3 位作者 陈绍军 赵云峰 瓮红利 陈莲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以不同的杀青方式,探讨杀青工艺对柿叶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叶绿茶以鲜叶直接采用锅式炒青的感官品质最佳;杀青条件以150℃、3min的处理形成的柿叶绿茶感官品质最好。
关键词 感官品质 杀青工艺 绿茶 柿叶 杀青条件 炒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莲 林河通 +2 位作者 陈艺晖 林艺芬 孔祥佳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0年第6期45-53,共9页
台湾青枣果实采后容易腐烂变质的特性制约着我国台湾青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果实采后呼吸强度、乙烯产生、细胞膜透性、相关酶类、营养成分、果实硬度、果... 台湾青枣果实采后容易腐烂变质的特性制约着我国台湾青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果实采后呼吸强度、乙烯产生、细胞膜透性、相关酶类、营养成分、果实硬度、果皮色素等生理变化;果实采后病害包括生理性病害和病理性病害,主要概述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在台湾青枣采后病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指出了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青枣 果实 采后生理 采后病害 病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桃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肖烟云 张婷婷 +2 位作者 林丽莎 陈艺晖 林河通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4年第3期45-51,共7页
中国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和采后病害是影响桃果实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国内外有关中国桃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果实失水、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细胞膜透性、酚类物质、相关酶类、果实硬度、营养成分... 中国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和采后病害是影响桃果实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国内外有关中国桃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果实失水、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细胞膜透性、酚类物质、相关酶类、果实硬度、营养成分、香气组分等生理变化;采后病害包括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主要概述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在桃果实采后病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采后生理 采后病害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