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应性胶质化中的波形蛋白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江凯
蔡文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关键词
反应性胶质化
波形蛋白
病理学特征
星形胶质细胞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
被引量:
10
2
作者
孟辉
冯华
+4 位作者
王宪荣
高伯元
朱刚
林江凯
张礼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 :总结微侵袭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共 4 5例。结果 :11例囊性肿瘤全切 7例、...
目的 :总结微侵袭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共 4 5例。结果 :11例囊性肿瘤全切 7例、次全切除 4例 ,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 ;18例蛛网膜囊肿全部行囊壁部分切除、囊肿 -脑池 /脑室造瘘 ,症状 (13/ 16例 )明显缓解或消失 ,2例缓解 ,1例无变化 ;3例脑室内囊肿均切除 ,症状均消失 ;10例透明膈囊肿全部行囊肿 -脑室造瘘 ,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9例 ,1例无缓解 ;3例脑脓肿行囊肿引流 ,症状均消失。并发症共 7例 ,无伤残及死亡。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 ,适用于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等颅内囊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颅内囊性病变
微侵袭神经外科
适应证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内镜控制下经鼻-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被引量:
6
3
作者
孟辉
冯华
+3 位作者
王宪荣
高伯元
朱刚
林江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7期43-45,共3页
摘要: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9例。结果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2例。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2例: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1例,尿崩、高...
摘要: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9例。结果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2例。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2例: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1例,尿崩、高热、意识障碍1例。无死亡。结论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照明良好、视野开阔、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经蝶入路
手术
垂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蜕皮甾酮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志
冯华
+4 位作者
朱刚
林江凯
吴南
高伯元
王宪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采用体外孵育的血性脑脊液模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刺激因素,观察实验性SAH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变化及蜕皮甾酮的干预效应。方法 体外...
目的采用体外孵育的血性脑脊液模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刺激因素,观察实验性SAH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变化及蜕皮甾酮的干预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兔BmvECs,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对照组、血性脑脊液刺激组和蜕皮甾酮治疗组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改变,通过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黏附模型检测BmvECs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性脑脊液刺激组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增强,BmvECs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率增加。蜕皮甾酮治疗组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染色强度、BmvECs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率低于血性脑脊液刺激组。结论 血性脑脊液刺激可增强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和对中性粒细胞的黏附作用,蜕皮甾酮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对慢性脑血管痉挛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黏附分子
内皮
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蜕皮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眼镜蛇毒因子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金保
聂发传
+3 位作者
易斌
顾建腾
崔建
林江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因子(CV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补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补体异常活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PP)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等渗盐水组(对照组)、CCI+等渗盐水组、CCI+CVF组。CCI+等渗盐水组...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因子(CV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补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补体异常活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PP)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等渗盐水组(对照组)、CCI+等渗盐水组、CCI+CVF组。CCI+等渗盐水组和CCI+CVF组采用经典坐骨神经结扎术,建立CCI模型,对照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CCI+CVF组在坐骨神经结扎后第4d经尾静脉注射50μg/kg的CVF。各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7、11和14 d记录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并测定血清和脊髓中补体蛋白C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I+等渗盐水组及CCI+CVF组大鼠于术后3 d出现明显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P<0.01);与CCI+等渗盐水组相比,CCI+CVF组大鼠在尾静脉注射CVF后热痛敏和机械痛敏明显减轻(P<0.01),但随着药效的衰减,痛觉过敏又逐渐恢复。和痛阈变化一样,血清和脊髓补体C3水平在CVF干预后显著下降,随着药效的减弱又逐渐恢复,而等渗盐水治疗组无此变化。结论:尾静脉注射CVF具有减轻NPP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作用,补体C3活化状态可能与NPP疼痛和CVF镇痛效应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因子
神经病理性疼痛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学研究生临床SCI论文撰写及发表教学初探
被引量:
12
6
作者
陈志
罗春霞
+3 位作者
陈景宇
林江凯
朱刚
冯华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2期233-235,共3页
SCI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体现研究生综合培养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从论文选题、论文类型及写作要点、期刊选择、返修及回复审稿人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指导研究生撰写及发表临床SCI论文。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研究生
SCI
科研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应性胶质化中的波形蛋白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江凯
蔡文琴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神经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关键词
反应性胶质化
波形蛋白
病理学特征
星形胶质细胞
脑损伤
分类号
R361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
被引量:
10
2
作者
孟辉
冯华
王宪荣
高伯元
朱刚
林江凯
张礼均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2期1-3,共3页
文摘
目的 :总结微侵袭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共 4 5例。结果 :11例囊性肿瘤全切 7例、次全切除 4例 ,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 ;18例蛛网膜囊肿全部行囊壁部分切除、囊肿 -脑池 /脑室造瘘 ,症状 (13/ 16例 )明显缓解或消失 ,2例缓解 ,1例无变化 ;3例脑室内囊肿均切除 ,症状均消失 ;10例透明膈囊肿全部行囊肿 -脑室造瘘 ,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9例 ,1例无缓解 ;3例脑脓肿行囊肿引流 ,症状均消失。并发症共 7例 ,无伤残及死亡。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 ,适用于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等颅内囊性病变。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颅内囊性病变
微侵袭神经外科
适应证
手术方法
Keywords
Neuroendoscope
Operation
Intracranial Cystic Lesions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内镜控制下经鼻-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被引量:
6
3
作者
孟辉
冯华
王宪荣
高伯元
朱刚
林江凯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7期43-45,共3页
文摘
摘要: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优点。方法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9例。结果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2例。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2例: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1例,尿崩、高热、意识障碍1例。无死亡。结论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照明良好、视野开阔、并发症较少等优点,是垂体瘤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鼻-经蝶入路
手术
垂体瘤
Keywords
neuroendoscopy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surgery
pituitary adenomas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蜕皮甾酮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志
冯华
朱刚
林江凯
吴南
高伯元
王宪荣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文摘
目的采用体外孵育的血性脑脊液模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刺激因素,观察实验性SAH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变化及蜕皮甾酮的干预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兔BmvECs,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对照组、血性脑脊液刺激组和蜕皮甾酮治疗组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改变,通过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黏附模型检测BmvECs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性脑脊液刺激组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增强,BmvECs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率增加。蜕皮甾酮治疗组Bm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染色强度、BmvECs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率低于血性脑脊液刺激组。结论 血性脑脊液刺激可增强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和对中性粒细胞的黏附作用,蜕皮甾酮对其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对慢性脑血管痉挛具有治疗作用。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黏附分子
内皮
血管
免疫组织化学
蜕皮甾酮
Keyword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endothelium, vascular
immunohistochernistry
ecdysterone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眼镜蛇毒因子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金保
聂发传
易斌
顾建腾
崔建
林江凯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麻醉科疼痛中心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572167)
文摘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因子(CV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补体表达的影响,探讨补体异常活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PP)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等渗盐水组(对照组)、CCI+等渗盐水组、CCI+CVF组。CCI+等渗盐水组和CCI+CVF组采用经典坐骨神经结扎术,建立CCI模型,对照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结扎,CCI+CVF组在坐骨神经结扎后第4d经尾静脉注射50μg/kg的CVF。各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7、11和14 d记录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并测定血清和脊髓中补体蛋白C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I+等渗盐水组及CCI+CVF组大鼠于术后3 d出现明显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P<0.01);与CCI+等渗盐水组相比,CCI+CVF组大鼠在尾静脉注射CVF后热痛敏和机械痛敏明显减轻(P<0.01),但随着药效的衰减,痛觉过敏又逐渐恢复。和痛阈变化一样,血清和脊髓补体C3水平在CVF干预后显著下降,随着药效的减弱又逐渐恢复,而等渗盐水治疗组无此变化。结论:尾静脉注射CVF具有减轻NPP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作用,补体C3活化状态可能与NPP疼痛和CVF镇痛效应有重要关系。
关键词
眼镜蛇毒因子
神经病理性疼痛
补体C3
Keywords
Cobra venom factor
Neuropathic pain
Complement protein 3
分类号
R996.3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学研究生临床SCI论文撰写及发表教学初探
被引量:
12
6
作者
陈志
罗春霞
陈景宇
林江凯
朱刚
冯华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2期233-235,共3页
文摘
SCI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体现研究生综合培养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从论文选题、论文类型及写作要点、期刊选择、返修及回复审稿人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指导研究生撰写及发表临床SCI论文。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研究生
SCI
科研论文
Keywords
clinical medicine
postgraduate student
SCI
research paper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应性胶质化中的波形蛋白
林江凯
蔡文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
孟辉
冯华
王宪荣
高伯元
朱刚
林江凯
张礼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神经内镜控制下经鼻-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孟辉
冯华
王宪荣
高伯元
朱刚
林江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蜕皮甾酮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间黏附的影响
陈志
冯华
朱刚
林江凯
吴南
高伯元
王宪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眼镜蛇毒因子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王金保
聂发传
易斌
顾建腾
崔建
林江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医学研究生临床SCI论文撰写及发表教学初探
陈志
罗春霞
陈景宇
林江凯
朱刚
冯华
《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