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理科课程思政多元化实施路径探索——以福州屏东中学“整合·融合·聚合”实践模式为例
1
作者 林水啸 李恺 方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30-33,共4页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蕴含着大量的思政富矿,是高中阶段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课程思政相对薄弱的学科地带。基于高中理科课程的共性特点和育人功能,以福州屏东中学为例,探索如何多渠道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多节点渗透...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蕴含着大量的思政富矿,是高中阶段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课程思政相对薄弱的学科地带。基于高中理科课程的共性特点和育人功能,以福州屏东中学为例,探索如何多渠道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多节点渗透课程思政元素、多形式开展学科特色活动的实施路径,构建“资源整合·教学融合·活动聚合”课程思政实践模式,以期形成多学科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合力筑牢思政育人阵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理科 课程思政 资源整合 教学融合 活动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核心概念指引下的思维模型建构与应用——以“平衡常数视角下的化学平衡”复习教学为例
2
作者 陶杰 林水啸 +1 位作者 陈燕 刘凯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15期73-77,共5页
本文以“平衡常数视角下的化学平衡”高三复习课教学为例,基于“化学平衡常数”这一化学核心概念,搭建知识结构框架,构建思维模型,以“不变应万变”,建立认识物质转化的定量、动态视角,具象化“平衡思想”,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 本文以“平衡常数视角下的化学平衡”高三复习课教学为例,基于“化学平衡常数”这一化学核心概念,搭建知识结构框架,构建思维模型,以“不变应万变”,建立认识物质转化的定量、动态视角,具象化“平衡思想”,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概念 思维模型 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素养为本”的化学智慧课堂--以“氯气的发现与制备”教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水啸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4期116-118,共3页
以"氯气的发现与制备"主题教学为例,对比分析新旧教材内容编写的差异,针对现行教材"氯气的生产原理"的教学现状,提出注重以化学史创设教学情景、串联核心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本源,认识化学社会价值。通过... 以"氯气的发现与制备"主题教学为例,对比分析新旧教材内容编写的差异,针对现行教材"氯气的生产原理"的教学现状,提出注重以化学史创设教学情景、串联核心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本源,认识化学社会价值。通过对教材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绿色化改进创新,开展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助力生本课堂,拓展学习时空,构建"素养为本"的化学智慧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化学史 实验探究 素养为本 教学课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新课程化学必修与选修模块教学优化设计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水啸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63-64,65,共3页
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教材内容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以合理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和... 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教材内容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以合理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体现教师驾驭和开发新课程的能力,是一个值得广大化学教师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化学教师 设计探讨 教学优化 选修模块 高中 教材内容 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课程特色支撑特色学校的创建——福州格致中学多样化特色化课程建设的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水啸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4期19-21,共3页
福州格致中学依托课题研究,将传统优势项目——“体、艺、科、英”提升为特色课程,实现乒乓球运动、英语口语、学生社团活动。三个100%普及”。学校将教改试点工作的开展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课堂与活动相... 福州格致中学依托课题研究,将传统优势项目——“体、艺、科、英”提升为特色课程,实现乒乓球运动、英语口语、学生社团活动。三个100%普及”。学校将教改试点工作的开展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课堂与活动相融、规范与特色对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六个化”,构建有格致特色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传统优势与特色育人相契合,以课程特色支撑特色学校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特色学校 格致特色 多样化 普及化 校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学化学教学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水啸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第7期106-108,共3页
中学化学教学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化学课程的价值功能,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化学科学素养,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会生活,为今后参与社会... 中学化学教学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化学课程的价值功能,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化学科学素养,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会生活,为今后参与社会工作和决策打下基础,从而获益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可持续发展 学习能力 科学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多样化可选择高中新课程体系研究
7
作者 林水啸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年第5期40-41,共2页
优质的课程体系,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最重要元素。高中新课改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实践层面,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都是以"学校课程"的形态呈现,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不... 优质的课程体系,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课程特色是学校特色的最重要元素。高中新课改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实践层面,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都是以"学校课程"的形态呈现,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学校 高中 可选择 多样化 校本课程 核心竞争力 课程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立足“尚美”校园文化的构建
8
作者 林水啸 李恺 何贞仪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5期23-26,共4页
落实思政育人呼唤新颖的实践载体。福州屏东中学立足“尚美”校园文化,以思政课程、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品牌文化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学校党建、家校共育、新媒体平台建设为引擎,让中学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实现立德树人有道,尚美笃行无声。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校园文化 尚美文化 实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延炜 林水啸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9年第5期108-109,共2页
“336”模式强调“先学后教”,注重“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教学理念,关注全体学生,体现教育公平。“智慧教室”是当前教室环境的发展趋势,文章根据教学一线的亲身经历与体会,针对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之间的教学对比以及学生反馈,探索“... “336”模式强调“先学后教”,注重“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教学理念,关注全体学生,体现教育公平。“智慧教室”是当前教室环境的发展趋势,文章根据教学一线的亲身经历与体会,针对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之间的教学对比以及学生反馈,探索“智慧教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36”模式 智慧教室 高中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思路与实施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言 林水啸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129-131,共3页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明确校本化开发的指导思想,研究有效的开发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全面而有个...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学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明确校本化开发的指导思想,研究有效的开发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化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志芳 林水啸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第4期131-133,共3页
以数据分析推理法和动态平衡转化思想在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运用为例,阐述学科思想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在学科思想方法引领下的实践教学,并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课后访谈反馈教学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学科思想方法 数据分析推理法 动态平衡转化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