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仪的微机化及其应用
1
作者 李庆水 廖远琰 +2 位作者 李学民 方钦和 林正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9-330,共2页
50~60年代生产的光谱仪器一般不具备数据处理及贮存功能,且操作麻烦,精确度较差,但其主体光学系统一般仍能满足分析的要求。本文中将电子学性能不够稳定、样品和参比通道电信号平衡能力差的SP700的扫描单色器,单点读数式的QR50的浸反... 50~60年代生产的光谱仪器一般不具备数据处理及贮存功能,且操作麻烦,精确度较差,但其主体光学系统一般仍能满足分析的要求。本文中将电子学性能不够稳定、样品和参比通道电信号平衡能力差的SP700的扫描单色器,单点读数式的QR50的浸反射附件等与AppleⅡ微机联成一体,组成一套波段范围广(54000~2800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仪 微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山不同演替阶段檵木群落土壤温湿度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莫燕华 邹涵 +5 位作者 马姜明 李玉凤 菅瑞 秦佳双 宋尊荣 林正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30,共9页
研究桂林喀斯特石山不同演替阶段檵木群落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是理解喀斯特石山檵木天然林演替规律的重要基础。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使用EM50传感器对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小乔林阶段等不同演替阶段的檵木群落不同土层(0、5和10 cm... 研究桂林喀斯特石山不同演替阶段檵木群落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是理解喀斯特石山檵木天然林演替规律的重要基础。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使用EM50传感器对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小乔林阶段等不同演替阶段的檵木群落不同土层(0、5和10 cm)温湿度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檵木群落各土层土壤温度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曲线均为正弦曲线。除夏季土壤湿度日变化波动相对明显外,其余季节均较为平稳。2)不同演替阶段各土层土壤温度均在8月达到全年最高温,为(25.55±0.66)~(26.75±0.72)℃,最低温在1月,为(9.13±2.82)~(11.04±1.90)℃。不同演替阶段各土层土壤湿度在6—7月达到全年最大值(28.19%±1.99%~36.06%±3.86%),在10—11月达到全年最小值(10.97%±1.09%~18.26%±0.44%)。3)不同演替阶段檵木群落各土层土壤温度各月整体上随演替的进行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演替阶段土层0 cm处土壤湿度随演替的进行呈上升趋势,对于深层土壤而言,土壤湿度随演替的进行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综上,檵木群落内土壤环境随着演替的进行由最初的“高温低湿”逐渐向“低温高湿”的环境转变,这为喀斯特石山檵木群落自然演替发展与环境因子的协同作用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湿度 演替 檵木群落 桂林喀斯特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抗战老兵的峥嵘岁月
3
作者 林正忠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地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够,要继续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强调,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地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福州市档案馆提前谋划,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寻访抗战老兵”红色档案征集活动。在文史爱好者的热心帮助下,我们联系到当年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何顺从、朱子昭、庄元芳3位90多岁高龄的福建漳州籍老兵,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交谈,以口述档案和声像档案记录下老兵们的红色记忆和那段峥嵘岁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记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档案征集 声像档案 福建漳州 入户走访 口述档案 不忘初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过氧化预处理的Ru/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4
作者 林正忠 奥原 +2 位作者 敏夫 御园 生诚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7,共7页
对由Ru_3(CO)_(12)和RuCl_2制备的Ru/Al_2O_3催化剂进行的氧化预处理,显著地改变了催化剂在CO加氢反应中的选择性.在未经过氧化预处理或氧化预处理温度低于200℃时,主产物是C_2以上的烃类;而当氧化预处理温度在300℃或300℃以上时,主产... 对由Ru_3(CO)_(12)和RuCl_2制备的Ru/Al_2O_3催化剂进行的氧化预处理,显著地改变了催化剂在CO加氢反应中的选择性.在未经过氧化预处理或氧化预处理温度低于200℃时,主产物是C_2以上的烃类;而当氧化预处理温度在300℃或300℃以上时,主产物是甲烷.用H_2化学吸附法、TEM和XRD对y—Al_2O_3 载体上Ru粒子表征的结果表明:在H_2还原之后,载体上的Ru是一些粒径为10(?)左右的超微粒子或者这种超微粒子的聚集体,而在经过300℃或者更高温度下的氧化预处理及随后的还原之后,这些超微粒子或其聚集体转变成大的单晶.Ru粒子的这一微观形态的变化是引起催化剂选择性显著改变的根本原因.这—结果表明,对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不仅载体上金属粒子的分散度,而且这些金属粒子的微观形态也是决定催化剂在某些反应中的选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预处理 Ru/Al2O3 催化剂 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