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醇降解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解酒防醉功效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宋佳 余萍 +3 位作者 林欣梅 陈雪娇 王婷婷 彭永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从传统发酵食品奶疙瘩样品中分离乳酸菌,通过体外降解乙醇试验筛选高效降解乙醇功能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耐逆性试验,以及体内小鼠防... 该研究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从传统发酵食品奶疙瘩样品中分离乳酸菌,通过体外降解乙醇试验筛选高效降解乙醇功能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耐逆性试验,以及体内小鼠防醉解酒功效试验。结果表明,筛选鉴定出一株乙醇降解率高(13.38%)、乙醇耐受能力强(耐受体积分数12%乙醇)的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RH2712,其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亚胺培南、氯霉素敏感,溶血性安全;对酸和胆盐耐受力强,在pH 3.0的条件下活菌对数值几乎不变,延迟时间为2 h,在1.5%胆盐含量下培养4 h后活菌对数值达到8.72,延迟时间仅为0.5 h,在人工模拟胃液条件下处理3 h后活菌对数值仍能达到7.14。乳酸片球菌RH2712在小鼠试验中表现出明显的防醉解酒的功效,且活菌数为1×10^(8)~1×10^(9)CFU/m L时解酒功能强于美他多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降解 菌株 筛选 鉴定 解酒 防醉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与酵母菌共同发酵生产乳酸菌面包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林欣梅 魏春红 +5 位作者 鹿保鑫 隆萌 田鸣飞 赵雪龙 王钊影 徐靖昂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2-75,共4页
以乳酸菌、鸡蛋、面粉、砂糖、奶粉、酵母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添加剂,经搅拌、混合、发酵、整型、烘焙等工艺而制成的酸奶面包制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试验,并得出该乳酸菌面包制品最佳工艺条件为:面粉200 g,鸡蛋30 g,奶... 以乳酸菌、鸡蛋、面粉、砂糖、奶粉、酵母为主要原料,辅以其他添加剂,经搅拌、混合、发酵、整型、烘焙等工艺而制成的酸奶面包制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试验,并得出该乳酸菌面包制品最佳工艺条件为:面粉200 g,鸡蛋30 g,奶粉15 g,砂糖30 g,油40 g,酵母2 g,乳酸菌18 g。得到的面包外观、气味、质地、风味等感官品质都较优的乳酸菌面包成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 面包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蛋白糖基化改性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鹿保鑫 林欣梅 李艳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43-50,共8页
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pH、蛋白-麦芽糊精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四个因素对糖基化反应接枝度和褐变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响应面设计,对豌豆蛋白糖基化改性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反... 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pH、蛋白-麦芽糊精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四个因素对糖基化反应接枝度和褐变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响应面设计,对豌豆蛋白糖基化改性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79.48℃、反应时间77.09 min、pH值8.22、蛋白糖比例49.05%,此条件下接枝度为27.81%。经验证试验,表明预测模型准确可靠,可为豌豆蛋白改性及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糖基化改性 响应面 优化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发芽过程中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魏美霞 梁雪 +3 位作者 林欣梅 曹龙奎 李志江 鹿保鑫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3,共7页
为研究绿豆芽长对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绿豆为原料,提取绿豆发芽过程中多酚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析绿豆发芽过程中多酚组成的变化。研究数据表明:芽长4~5 cm时的绿豆芽多酚... 为研究绿豆芽长对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绿豆为原料,提取绿豆发芽过程中多酚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析绿豆发芽过程中多酚组成的变化。研究数据表明:芽长4~5 cm时的绿豆芽多酚含量达到最高,较未发芽前提高了38%,在此时期绿豆芽多酚化合物种类最为丰富,大豆苷元、香豆雌酚相对质量分数较高;抗氧化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在芽长4~5 cm时的绿豆芽多酚的DPPH、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均达到最高,分别为93.82%、93.90%、8.32 U/mg,较发芽前提高了8.8%、34%、17.4%。该结果可为以后绿豆芽多酚活性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发芽 多酚 LC-MS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制备婴儿膨化营养米粉的工艺优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曹家宝 范广琦 +4 位作者 林欣梅 梁雪 牛萌萌 康维良 鹿保鑫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9-165,共7页
以大米、绿豆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制备婴儿膨化营养米粉,以物料湿度、螺杆转速及五区机桶温度为响应因子,以体积密度(BD)、水溶性指数(WSI)、糊化度(DG)为响应值,采用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RD),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物... 以大米、绿豆为原料通过挤压膨化技术制备婴儿膨化营养米粉,以物料湿度、螺杆转速及五区机桶温度为响应因子,以体积密度(BD)、水溶性指数(WSI)、糊化度(DG)为响应值,采用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RD),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物料湿度14%,螺杆转速545 r/min,机桶五区温度175℃经过实验验证在此条件处理下,大米-绿豆婴儿膨化营养米粉的体积密度(BD)为0.064 7、水溶性指数(WSI)为31.225 0、糊化度(DG)为91.363 2,与预测值相接近。通过扫描电镜及体外消化实验对产品进行分析可知;挤压后淀粉颗粒表面碎片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致密度降低;婴儿膨化营养米粉淀粉消化速率高于市售婴儿营养米粉,婴儿膨化营养米粉与市售婴儿营养米粉消化率分别为91.37%和88.14%(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婴儿营养米粉 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CCRD) 响应面分析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超微粉碎对绿豆芽物理特性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梁雪 林欣梅 +3 位作者 魏美霞 曹龙奎 李志江 鹿保鑫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8,共6页
以经干燥处理后的绿豆芽为原料,比较经气流超微粉碎处理后绿豆芽多酚提取量、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气流超微粉碎的最佳条件为压力0.5MPa,转速5000r/min。与常规粉碎相比,绿豆芽多酚提取量提高了10.74%,除DPPH自由基清... 以经干燥处理后的绿豆芽为原料,比较经气流超微粉碎处理后绿豆芽多酚提取量、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气流超微粉碎的最佳条件为压力0.5MPa,转速5000r/min。与常规粉碎相比,绿豆芽多酚提取量提高了10.74%,除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外,绿豆芽多酚对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2.8%,13.2%;水含量、水活度、粒径大小明显减小,比表面积、溶解度及堆积密度均有提高,表明气流超微粉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绿豆芽粉的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芽 多酚 气流粉碎 抗氧化活性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凝固剂对豆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雪健 高绍金 +3 位作者 宁冬雪 林欣梅 马梓铭 魏春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提高豆腐的品质,试验探讨四种凝固剂对豆腐品质的影响。分别考察四种豆腐在不同的料液比、凝固剂添加量及点浆温度进行研究,并通过感官评分确定四种豆腐的最优工艺参数,进行出品率、含水率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盐卤豆腐的弹性为17... 为提高豆腐的品质,试验探讨四种凝固剂对豆腐品质的影响。分别考察四种豆腐在不同的料液比、凝固剂添加量及点浆温度进行研究,并通过感官评分确定四种豆腐的最优工艺参数,进行出品率、含水率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盐卤豆腐的弹性为17.26 mm,含水率较高为82.43%。石膏豆腐具有较高的弹性18.44 mm,硬度大。酸奶豆腐胶黏性低,含水率74.26%为四种豆腐最低。葡萄糖酸内酯豆腐弹性差,咀嚼性为271.09 m J,含水率高达91.54%。试验采用不同凝固剂结合传统工艺能制得品质优良的豆腐,为豆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 凝固剂 感官评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芽多酚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梁雪 林欣梅 +4 位作者 曹家宝 魏美霞 曹龙奎 李志江 鹿保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53-60,94,共9页
为优化绿豆芽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利用超声微波辅助法萃取芽长4~5 cm的绿豆芽中的多酚,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以微波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及料液比为因素,以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进行优化分析实验处理,并对绿豆芽中多酚的抗... 为优化绿豆芽中多酚的提取工艺,利用超声微波辅助法萃取芽长4~5 cm的绿豆芽中的多酚,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以微波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及料液比为因素,以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进行优化分析实验处理,并对绿豆芽中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豆芽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6、超声时间1028 s、超声温度35℃、微波功率422 W,优化后预测绿豆芽多酚的提取含量为23.76 mg GAE/g DW,实测值为24.12 mg GAE/g DW,响应面回归模型具有可靠性;当绿豆芽多酚提取液浓度为10%时,DPPH的清除率达到94.57%,绿豆芽多酚提取液浓度为50%时,ABTS·+的清除率达到94.54%,该结果可为以后绿豆芽多酚活性物质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优化 绿豆芽 多酚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绿豆芽多酚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梁雪 林欣梅 +4 位作者 曹家宝 魏美霞 曹龙奎 李志江 鹿保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2,47,共6页
为了探究干燥方式对绿豆芽多酚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影响,以绿豆芽为原料,利用热风干燥、组合干燥和冷冻干燥对绿豆芽进行干燥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绿豆芽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后,绿豆芽... 为了探究干燥方式对绿豆芽多酚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影响,以绿豆芽为原料,利用热风干燥、组合干燥和冷冻干燥对绿豆芽进行干燥处理,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绿豆芽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处理后,绿豆芽粉物质特性最好,但多酚含量及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较差;热风45℃干燥后的绿豆芽多酚含量为28.58 mg GAE/g DW,DPPH、ABTS·+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84.4%、86.67%、84.75%,绿豆芽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好。物理指标:水含量5.49%,水活度0.142,粒径D_(50)18.1μm,比表面积0.274 m^(2)/g,溶解度38.47%,堆积密度0.67g/mL,物理特性良好,适合绿豆芽粉加工产业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芽 干燥方式 抗氧化活性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