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导员角色定位新思考 被引量:33
1
作者 林樟杰 沈研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1期69-71,共3页
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两种倾向:即"只重一头"的偏差定位和"包打天下"的全部包揽定位,给辅导员目前的工作和其自身发展都造成了很大困扰。辅导员应定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角色,根据这个定... 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两种倾向:即"只重一头"的偏差定位和"包打天下"的全部包揽定位,给辅导员目前的工作和其自身发展都造成了很大困扰。辅导员应定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角色,根据这个定位来考虑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角色 职责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于教育服务观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樟杰 沈研 何玉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活动的最关键环节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只有通过质量评价才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持续保证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评价不同于诸如高考之类的选拔性评价。因此,根据"教育服务观"和现代学校教师职业... 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活动的最关键环节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只有通过质量评价才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持续保证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种评价不同于诸如高考之类的选拔性评价。因此,根据"教育服务观"和现代学校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我国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在评价对象上的转变,即以学生为主要评价对象转变为以教师为主要评价对象;二是在评价方式上的转变,即侧重评价"结果"转变为侧重评价"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 施教者的教学质量评价 学生的整体发展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传媒教育功能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樟杰 何玉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61,共7页
现代传媒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人类基本行为规范、基本社会道德伦理,以公众化和潜移默化方式,把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传播四方,对社会文化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然而,现代... 现代传媒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人类基本行为规范、基本社会道德伦理,以公众化和潜移默化方式,把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传播四方,对社会文化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个体的社会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然而,现代传媒中的非健康内容对个体的影响日趋严重,它影响学校教育的实施和家庭教育的进行,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文章从现代传媒的性质入手,分析了现代传媒对个体及社会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与影响的新特点,以及加强对现代传媒法制化与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传媒 教育功能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樟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8-50,90,共4页
在新世纪 ,伴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校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问题 ,以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占主导地位 ,确保高校工作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确保高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办学观念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才观 教学质量 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发展马克思主义——重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樟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6,共6页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经过初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而不是纯粹理论的设想;它是中国式的而不是苏联式的;它是探索的一个过程的产物,而不是终结状态的学说,它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经过初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概括,而不是纯粹理论的设想;它是中国式的而不是苏联式的;它是探索的一个过程的产物,而不是终结状态的学说,它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当前,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党正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重温毛泽东同志的这篇著作,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及其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又是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三个代表”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民主政治建设 官僚主义作风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若干关系——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樟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文章认为要贯彻江泽民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走求实、创新之路的精神,必须把握好“高与低”,“虚与实”,“情与理”,“宽与严”,“有形与无形”,“新潮与传统”,“即时性与长远性”,“先进性与普遍性”,“强化与淡化”等关系,建立起符合... 文章认为要贯彻江泽民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走求实、创新之路的精神,必须把握好“高与低”,“虚与实”,“情与理”,“宽与严”,“有形与无形”,“新潮与传统”,“即时性与长远性”,“先进性与普遍性”,“强化与淡化”等关系,建立起符合高等学校特点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求实 创新 先进性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时期高校师生思想特点试析
7
作者 林樟杰 王群 +1 位作者 夏建强 王雅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1期1-7,共7页
在变革时期,高校师生的思想现状特点集中表现在利益关系的公开化已成必然:心理状态的浮躁有所滋长;价值观上的可变度明显增大;现实认同的浅表性值得注意;信息传播的多渠道影响深远。对这些特点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对于提出高... 在变革时期,高校师生的思想现状特点集中表现在利益关系的公开化已成必然:心理状态的浮躁有所滋长;价值观上的可变度明显增大;现实认同的浅表性值得注意;信息传播的多渠道影响深远。对这些特点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对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 变革时期 思想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试析 心理状态 利益关系 现状特点 信息传播 科学分析 实事求是 对策研究 实践意义 公开化 价值观 多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以权威为基础的德育的新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万峰 林樟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以权威为基础的德育模式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明确了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规范了人们按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做事,在迫使社会矛盾延缓和防止冲突失控方面,起着有力和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权威模式的德育,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 以权威为基础的德育模式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明确了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要求,规范了人们按社会传统的道德规范做事,在迫使社会矛盾延缓和防止冲突失控方面,起着有力和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权威模式的德育,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由发展也有着明显的限制和副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摈弃以权威为基础的服从式的德育,建立和谐自主平等的德育新基础。依靠自主建构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的道德信念和行动准则,德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 德育模式 德育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言”市民意识浅探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樟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80-84,共5页
明末冯梦龙所编《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这三部书,集宋、元至明天启年间白话短篇小说之大成,在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思想史上也有其特殊的价值。“三言”凡一百二... 明末冯梦龙所编《喻世明言》(《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这三部书,集宋、元至明天启年间白话短篇小说之大成,在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思想史上也有其特殊的价值。“三言”凡一百二十卷,一百五十余万言,由于它们作者不一,时代参差,内容复杂,格调迥异,故文学史和小说史往往把它们分解为宋、元话本和明拟话本,分别进行论述;而一些专著,则多从考证其中各篇作品撰述的时代,以及追溯故事的渊源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这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但“三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阶层 三言 冯梦龙 思想意识 中国文学史 作品 小说史 白话短篇小说 拟话本 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是把党建设好
10
作者 林樟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4-6,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的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的事情能不能真正办好、党的基本路线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党在改革和建设事业中的战斗力和核心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十四大的精神能不能...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的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的事情能不能真正办好、党的基本路线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党在改革和建设事业中的战斗力和核心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十四大的精神能不能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落到实处 新情况 有中国特色 江泽民同志 历史时期 新时期 十四大报告 新问题 战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两重影响
11
作者 林樟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7-10,共4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论断是我国改革以来经济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面前,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人们...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论断是我国改革以来经济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基本经验的总结。在商品经济的发展面前,我们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人们往往比较直观地看到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高教战线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如:领导和教师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创收、开发上,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少学生中产生“厌学”情绪,弃学从商的问题日趋严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矛盾,精神文明建设也有某种“滑坡”的表现,等等。这些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它们是不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给高校带来的冲击波中具有本质意义的现象呢?我认为不是。恰恰相反,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冲击,就本质上说,不仅是积极的,而且具有革命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国高等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消极现象 充分发展 教育质量 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学校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世民的为治之道
12
作者 林樟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贞观九年,唐太宗李世民踌躇满志地对众大臣说:“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他雄心勃勃,意欲超越前代帝王,使自己的宏图大业绚丽夺目地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历史证明,其言并不过分... 贞观九年,唐太宗李世民踌躇满志地对众大臣说:“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他雄心勃勃,意欲超越前代帝王,使自己的宏图大业绚丽夺目地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历史证明,其言并不过分。武德九年,李世民刚即位时,面临的是一个“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的烂摊子。老百姓饥馑交加,东奔西走,怨声载道。至第二年贞观元年,关中饥荒,仍有卖儿卖女者。但是经过李世民和大臣们的精心治理,形势迅速好转。至贞观三年,已经达到“关中丰熟,咸自归乡”。四年,“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斋粮焉。”此后二十年间,国势更加蒸蒸日上。正史的这些记载,难免有夸大之处,然李世民之为政,在三、四年间便见成效,且实现了大治,这却是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世民 二十年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历史事实 魏征 州县 房玄龄 突厥 君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