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掌骨折内外固定器之刚度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伯禧 林高田 +3 位作者 林森源 张维军 洪绍鸿 江宏达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50-156,共7页
为了比较微型内固定器和微型外固定器的机械强度,本实验以材质均匀的枫木空管模拟手部小骨,植入(1)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2)微型A-O接骨板(3)交叉钢针及(4)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设计(1)横截断面(2)断... 为了比较微型内固定器和微型外固定器的机械强度,本实验以材质均匀的枫木空管模拟手部小骨,植入(1)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2)微型A-O接骨板(3)交叉钢针及(4)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设计(1)横截断面(2)断面留2mm间隙及(3)45°斜切来模拟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及螺旋型骨折。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分别做张力、扭力及弯曲负荷测试。实验资料经统计之变异数分析(ANOVA)及成对资料分析(Tukeypairwisecomparison),发现在不同的骨折断面中,张力刚度均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侧弯刚度以置放在背面的微型接骨板最好。在稳定和不稳定骨折时,扭力刚度以Aesculap的微型外固定器最好(P<0.01),但在45°斜切断面时,扭力刚度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在稳定性骨折时,微型接骨板(背面或侧面)与微型外固定器的前弯刚度较好,但没有明显差异。在不稳定性骨折和45°斜切时,前弯刚度以侧面骨板和微型外固定器较好。除了扭力刚度以外,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和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无明显差异。而如预期的,交叉钢针的机械强度是最弱的(P<0.01)。本研究提供了不同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骨折 内外固定器 刚度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肌腱缝合法之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林高田 吴宏彰 +1 位作者 简松雄 林森源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屈肌腱缝合之困难在于缝合之抗拉力太弱则容易拉断,为了避免拉断而过度限制病人活动又将导致粘连。因此寻求强有力之缝合法是屈肌腱缝合成功的因素之一。屈肌腱的手术缝合方法众多,本研究中测试四种基本之单边断端缝合法及由基本缝合... 屈肌腱缝合之困难在于缝合之抗拉力太弱则容易拉断,为了避免拉断而过度限制病人活动又将导致粘连。因此寻求强有力之缝合法是屈肌腱缝合成功的因素之一。屈肌腱的手术缝合方法众多,本研究中测试四种基本之单边断端缝合法及由基本缝合法衍生出来的八种双端缝合法。虽各种方法之间略有差异,但以断端间跨越缝线数目之多寡对拉力之影响最为显著。二条跨越缝线之平均拉为1.75kg,四条跨越缝线为3.09kg,六条跨越缝线为4.54kg。选用缝合法时需考虑跨越缝线之数目及缝合操作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肌腱 缝合法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骨骼-肌腱界面愈合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田英俊 张冠谅 +1 位作者 林森源 周有礼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82-188,共7页
利用纽西兰兔作体内实验,来分析手术后石膏固定,笼内活动,连续被动性活动三种不同的复健方法对肌腱-骨骼间界面愈合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术后第15天愈合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笼内活动组为0.875kg,石膏固定组为2.... 利用纽西兰兔作体内实验,来分析手术后石膏固定,笼内活动,连续被动性活动三种不同的复健方法对肌腱-骨骼间界面愈合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术后第15天愈合组织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笼内活动组为0.875kg,石膏固定组为2.014kg,是笼内活动组的231.52%,而连续被动性活动组为2.638kg,是笼内活动组的261.35%。石膏固定组虽有很高的张力,但关节内粘连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被动性活动 肌腱 界面愈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