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场耦合下路面混凝土界面区结构的损伤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寅川 林森林 +2 位作者 申爱琴 李鹏 周胜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30,共8页
界面区是水泥混凝土结构中的薄弱区域,为揭示华北地区路面混凝土界面区结构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损伤机理,通过室内试验模拟路面混凝土在荷载、冻融和干湿三场耦合下的工作状态,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工作阶段的路面混凝土界面区结... 界面区是水泥混凝土结构中的薄弱区域,为揭示华北地区路面混凝土界面区结构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损伤机理,通过室内试验模拟路面混凝土在荷载、冻融和干湿三场耦合下的工作状态,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工作阶段的路面混凝土界面区结构进行图像提取与分析,揭示路面水泥混凝土在三场耦合下界面区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研究三场耦合作用下路面水泥混凝土细观损伤机制.结果表明:标准养护3个月后混凝土的界面区宽度在30~40μm之间;随着荷载、冻融和干湿循环三场耦合作用时间的增长,混凝土疲劳寿命明显缩短,达到疲劳破坏时,界面区宽度接近60~70μm;三场耦合作用下界面区的扩展速度明显增加,混凝土的结构密实度逐渐降低,最大裂缝长度先延伸然后减小,而裂缝最大宽度则逐渐增加;最终确定了混凝土疲劳破坏时界面区宽度范围以及界面区结构破坏特征参数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混凝土 荷载 冻融破坏 三场耦合 界面区 疲劳破坏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健康领域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定位与合作——以世卫组织、美国和英国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志远 林森林 +5 位作者 张明吉 钱熠 郭敏璐 王泳仪 王伟 严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24,共7页
非政府组织(NGO)在全球健康治理中发挥重要角色,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和联合国系统全球健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提出要强化NGO作为全球健康治理合作者的角色。本研究以全球健康战略比较成熟的世界卫生组织和美英两... 非政府组织(NGO)在全球健康治理中发挥重要角色,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和联合国系统全球健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提出要强化NGO作为全球健康治理合作者的角色。本研究以全球健康战略比较成熟的世界卫生组织和美英两国为例,综述它们在全球健康战略中对NGO的定位和合作,为中国全球健康战略的制定以及与NGO的合作及定位提供参考建议。研究发现,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和英国在其全球健康战略中均给予NGO明确定位,即加强相互合作,来扩大其在全球健康领域的影响力。因此,中国应将NGO纳入全球健康战略,建立NGO的管理和合作机制,使其成为全球健康的重要补充力量;严格筛选国际NGO进行合作,努力培育和支持本土NGO参与中国全球健康项目的实施;制定NGO合作清单和负面清单;同时加强监管和审核,规避NGO可能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健康 非政府组织 定位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对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薛翠真 申爱琴 +1 位作者 刘波 林森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开辟建筑垃圾废砖块再生利用新途径,将建筑垃圾废砖块磨细并与其他工业废渣、激发剂复合形成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文章通过正交试验对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C30混凝土坍落度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掺量对... 为开辟建筑垃圾废砖块再生利用新途径,将建筑垃圾废砖块磨细并与其他工业废渣、激发剂复合形成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文章通过正交试验对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C30混凝土坍落度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掺量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借助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压汞试验,对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C30混凝土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该粉体材料对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能改善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掺量和水灰比对混凝土坍落度及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合适掺量的该粉体材料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最佳掺量为30%;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改善了混凝土水化产物组成和内部孔结构,从而提高了混凝土强度及抗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 正交试验 坍落度 混凝土强度 抗氯离子渗透性 微观改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000H可编程控制器上位机通讯的开发与研究
4
作者 汤楠 林森林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50-59,共10页
可编程控制器联网系统中的上位通讯功能,是实现控制系统上位计算机集中监视、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的关键.本文以SYSMAC-C系列中的C1000H可编程控制器上位通讯为例,探讨了有关软件硬件的原理及组成.在通讯协议及网络硬... 可编程控制器联网系统中的上位通讯功能,是实现控制系统上位计算机集中监视、集中控制和集中管理的关键.本文以SYSMAC-C系列中的C1000H可编程控制器上位通讯为例,探讨了有关软件硬件的原理及组成.在通讯协议及网络硬件的基础上,作者通过上位机的可编程异步通讯接口8250开发了以查询式和中断式两种方式分别实现的C1000H上位通讯软件.经过系统的调试与运行,证明方法正确、方案可行,可以方便地进一步实现各种上位操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位计算机 联网通讯 程序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貌类型对边坡倾倒变形的贡献率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振辉 袁长丰 +4 位作者 谷志强 林森林 刘召亮 徐海涛 李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29-3934,共6页
准确分析影响边坡倾倒变形的各因素贡献率,对于防控滑坡灾害意义重大。通过对收集的32处实际倾倒变形样本案例分析,将所处不同地貌类型的边坡倾倒变形数量、面积、体积及厚度等因素贡献率定量化并计算综合贡献率,为不同地貌类型下的边... 准确分析影响边坡倾倒变形的各因素贡献率,对于防控滑坡灾害意义重大。通过对收集的32处实际倾倒变形样本案例分析,将所处不同地貌类型的边坡倾倒变形数量、面积、体积及厚度等因素贡献率定量化并计算综合贡献率,为不同地貌类型下的边坡灾害防治提供辅助决策参考。研究表明:32处实际边坡样本所处地貌类型主要有丘陵、盆地、山地、高原和平原。从不同地貌的边坡倾倒变形数量贡献率来看,山地边坡数量最多,平原边坡数量最少;从不同地貌的边坡倾倒变形面积、体积贡献率来看,高原边坡面积贡献率最大,平原面积贡献率最小;从不同地貌的边坡倾倒变形厚度贡献率来看,高原边坡厚度贡献率最大,盆地边坡厚度贡献率最小。从4个要素综合贡献率分析,得出高原与山地的边坡对其倾倒变形的贡献率最高,数量约占总体的69%;地貌类型为平原的边坡对其倾倒变形贡献率最低,数量约占总体的3%。该研究为防止边坡灾害发生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类型 边坡 倾倒变形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