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降解亚硝酸盐植物乳杆菌在广式腊肠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桂柳
卢超锐
+4 位作者
刘雪萍
吴长力
林梦哲
陈颖琪
张宏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以可降解亚硝酸盐的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分析探讨广式腊肠制作中使用该发酵剂的产品特征。方法:研究两株植物乳杆菌分别对2%氯化钠和300 mg/kg亚硝酸钠的耐受性,以及在MRS培养基中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并以其中一株植物乳杆菌为发...
目的:以可降解亚硝酸盐的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分析探讨广式腊肠制作中使用该发酵剂的产品特征。方法:研究两株植物乳杆菌分别对2%氯化钠和300 mg/kg亚硝酸钠的耐受性,以及在MRS培养基中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并以其中一株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加入广式腊肠中,测定不同发酵时间产品的pH值、水活度以及乳酸菌、霉菌和大肠菌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该发酵剂对发酵腊肠产品特征的影响。结论:将具有良好耐盐和耐亚硝酸盐能力,同时对亚硝酸盐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H1菌作为发酵剂加入腊肠后,降低了腊肠的pH值,同时对有害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说明所选植物乳杆菌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并显示出强大的酸化潜力,能通过抑制肠杆菌科的生长,提高微生物的安全性。因此,H1菌有望成为一种具有生物安全性的本土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广式腊肠
发酵剂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右旋龙脑和肉桂醛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食源致病菌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桂柳
卢靖
+4 位作者
李嘉颖
江嘉敏
林梦哲
陈颖琪
张宏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以天然产物右旋龙脑和肉桂醛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方法: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单独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的最低...
目的:以天然产物右旋龙脑和肉桂醛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方法: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单独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PC)的前提下,分析两种天然产物共同作用下对游离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及对生物被膜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BC)。结果:右旋龙脑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MIPC为0.56 mg/mL,对游离态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PC为0.58 mg/mL,对混合菌的MIPC为0.60 mg/mL;添加肉桂醛时的3种培养状态下MIPC均为0.40μL/mL;在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即0.50 mg/mL右旋龙脑和0.40μL/mL肉桂醛)对游离态菌体均可完全抑制,而2.50 mg/mL右旋龙脑和2.00μL/mL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可以完全抑制生物被膜态的菌体。结论:两种天然产物对生物被膜态菌体的最低抑菌浓度远远大于游离态菌体,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在抑制游离态菌体和生物被膜态菌体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龙脑
肉桂醛
生物被膜态
游离态
食源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泡菜中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长力
陈颖琪
+2 位作者
陈桂柳
林梦哲
张宏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2,共4页
目的:对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rS)进行克隆及表达,检测重组酶表达情况及其酶活力。方法:以分离自传统泡菜植物乳杆菌的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nirS;重组构建TA克隆质粒pMD19-T-nirS,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中保存;通过双酶...
目的:对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rS)进行克隆及表达,检测重组酶表达情况及其酶活力。方法:以分离自传统泡菜植物乳杆菌的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nirS;重组构建TA克隆质粒pMD19-T-nirS,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中保存;通过双酶切消化将nirS基因连接到pET-32a(+)上,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2a(+)-nirS,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酶经纯化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其表达情况;重组酶经复性后检测其酶活力。结果:扩增得到nirS基因并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所得重组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酶活力为2131.5U/mg。结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亚硝酸盐还原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还原酶
基因表达
包涵体
植物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降解亚硝酸盐植物乳杆菌在广式腊肠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
6
1
作者
陈桂柳
卢超锐
刘雪萍
吴长力
林梦哲
陈颖琪
张宏梅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6A010105021)
文摘
目的:以可降解亚硝酸盐的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分析探讨广式腊肠制作中使用该发酵剂的产品特征。方法:研究两株植物乳杆菌分别对2%氯化钠和300 mg/kg亚硝酸钠的耐受性,以及在MRS培养基中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并以其中一株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加入广式腊肠中,测定不同发酵时间产品的pH值、水活度以及乳酸菌、霉菌和大肠菌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该发酵剂对发酵腊肠产品特征的影响。结论:将具有良好耐盐和耐亚硝酸盐能力,同时对亚硝酸盐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H1菌作为发酵剂加入腊肠后,降低了腊肠的pH值,同时对有害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说明所选植物乳杆菌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并显示出强大的酸化潜力,能通过抑制肠杆菌科的生长,提高微生物的安全性。因此,H1菌有望成为一种具有生物安全性的本土发酵剂。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广式腊肠
发酵剂
亚硝酸盐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antonese sausage
starter
nitrite
分类号
TS201.5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右旋龙脑和肉桂醛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食源致病菌的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桂柳
卢靖
李嘉颖
江嘉敏
林梦哲
陈颖琪
张宏梅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6,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6A010105021)。
文摘
目的:以天然产物右旋龙脑和肉桂醛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方法: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单独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PC)的前提下,分析两种天然产物共同作用下对游离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及对生物被膜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BC)。结果:右旋龙脑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MIPC为0.56 mg/mL,对游离态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PC为0.58 mg/mL,对混合菌的MIPC为0.60 mg/mL;添加肉桂醛时的3种培养状态下MIPC均为0.40μL/mL;在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即0.50 mg/mL右旋龙脑和0.40μL/mL肉桂醛)对游离态菌体均可完全抑制,而2.50 mg/mL右旋龙脑和2.00μL/mL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可以完全抑制生物被膜态的菌体。结论:两种天然产物对生物被膜态菌体的最低抑菌浓度远远大于游离态菌体,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在抑制游离态菌体和生物被膜态菌体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
右旋龙脑
肉桂醛
生物被膜态
游离态
食源性致病菌
Keywords
d-borneol
cinnamaldehyde
biofilm
planktonic
food-borne pathogens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菜中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长力
陈颖琪
陈桂柳
林梦哲
张宏梅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基金(2016A010105021)
文摘
目的:对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nirS)进行克隆及表达,检测重组酶表达情况及其酶活力。方法:以分离自传统泡菜植物乳杆菌的基因组DNA为模版进行PCR扩增nirS;重组构建TA克隆质粒pMD19-T-nirS,并转化到大肠杆菌DH5a中保存;通过双酶切消化将nirS基因连接到pET-32a(+)上,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ET-32a(+)-nirS,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酶经纯化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其表达情况;重组酶经复性后检测其酶活力。结果:扩增得到nirS基因并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所得重组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酶活力为2131.5U/mg。结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亚硝酸盐还原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亚硝酸盐还原酶
基因表达
包涵体
植物乳杆菌
Keywords
nitrite reductase
gene expression
inclusion bodie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分类号
TS201.25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降解亚硝酸盐植物乳杆菌在广式腊肠发酵中的应用
陈桂柳
卢超锐
刘雪萍
吴长力
林梦哲
陈颖琪
张宏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右旋龙脑和肉桂醛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食源致病菌的研究
陈桂柳
卢靖
李嘉颖
江嘉敏
林梦哲
陈颖琪
张宏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泡菜中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克隆表达
吴长力
陈颖琪
陈桂柳
林梦哲
张宏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