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创伤骨折便秘发病原因调查 被引量:45
1
作者 林梓凌 辛少芳 +3 位作者 全小明 潘静华 陆明媚 杨志东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关键词 骨折 便秘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段颈椎推拿治疗早期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梓凌 林应强 黄学员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9期556-557,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推拿手法治疗中上段颈椎早期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6例,男9例,女27例;年龄24~65岁,平均48岁.左侧25例,右侧11例.病程1周~8个月,平均6周.36例均进行中上段颈椎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根据Wood等提出的疗... 目的:观察和探讨推拿手法治疗中上段颈椎早期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6例,男9例,女27例;年龄24~65岁,平均48岁.左侧25例,右侧11例.病程1周~8个月,平均6周.36例均进行中上段颈椎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根据Wood等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1个疗程内优8例,良15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64%,有效率89%;2个疗程内优15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3%,有效率95%.结论:应用中上段颈椎推拿手法治疗早期胸廓出口综合征,疗程短,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颈椎 骨科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托”法在处理慢性感染创面中的辨证运用
3
作者 林梓凌 陈基长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托”法 慢性感染创面 辨证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例模拟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效果分析和探讨
4
作者 林梓凌 陈基长 黄枫 《西北医学教育》 2004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应用临床仿真模型进行临床医学课程教学的方法是近年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我们利用临床实验室和骨折仿真实验模型,对我校4年级本科医学生进行了上肢骨折仿真临床模拟实验教学.通过研究观察可见,临床实例模拟讨论式教学方法,不但能激... 应用临床仿真模型进行临床医学课程教学的方法是近年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我们利用临床实验室和骨折仿真实验模型,对我校4年级本科医学生进行了上肢骨折仿真临床模拟实验教学.通过研究观察可见,临床实例模拟讨论式教学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可打破学生学习思维局限,增强临床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临床综合素质的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例 效果分析 上肢骨折 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医学 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实验室 讨论式教学 学生学习 动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A术后早期下地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陆明媚 林梓凌 +3 位作者 王小俊 全小明 潘静华 汤雪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25-726,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以下称THA)术后早期下地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术后患者机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TH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术后依据THA实验方案一周内下地不负重行走进行系统锻炼。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在术后两...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以下称THA)术后早期下地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术后患者机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TH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术后依据THA实验方案一周内下地不负重行走进行系统锻炼。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在术后两周以上才开始下地不负重行走锻炼。两组病人在术后近期、中期、远期(6周)对一般精神生理状态,并发症,关节功能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评价,并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结果术后2周,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长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THA术后早期下地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术后患者机能康复的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大黄治疗骨折便秘的临床治疗和研究进展
6
作者 林梓凌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骨折 便秘 大黄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生肌膏外敷法的改良思路和探讨
7
作者 林梓凌 《中国民间疗法》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生肌膏 外敷法 中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老年粗隆间骨折建模仿真 被引量:5
8
作者 何祥鑫 李鹏飞 +3 位作者 林梓凌 孙文涛 陈心敏 梁子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4期88-91,193,共5页
目的针对国内粗隆间骨折有限元模型建立的空白,采用LS-DYNA等软件,建立粗隆间骨折模型,为粗隆间骨折的防治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4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单侧粗隆间骨折患者1例,获取健侧髋关节CT... 目的针对国内粗隆间骨折有限元模型建立的空白,采用LS-DYNA等软件,建立粗隆间骨折模型,为粗隆间骨折的防治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4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单侧粗隆间骨折患者1例,获取健侧髋关节CT影像资料,导入Mimics 19.0软件中,通过区域增长、腔隙填充、编辑蒙罩等步骤,建立健侧的股骨近端仿真几何模型;经Geomagic studio 2013进行删除钉状物等模型处理;Hypermesh 14.0软件,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参数及属性,设置边界条件及载荷等,最后导入LS-DYNA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运算,并在Hyper-View 14.0中查看运算结果。结果有限元模型中股骨近端内侧最先出现应力集中,持续应力下该部位开始出现断裂,骨折线由内侧往外上侧延伸,最终获得EvansⅠ型粗隆间骨折模型。结论基于LS-DYNA软件的有限元分析法可以真实地模拟出粗隆间骨折的动态断裂情况,为揭示粗隆间骨折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粗隆间骨折 应力分析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成形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的断裂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文涛 李鹏飞 +4 位作者 林梓凌 何祥鑫 李红庚 鲁荣贵 冯莲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94-96,F0003,共4页
目的基于断裂力学模拟股骨成形术前后股骨颈的断裂过程,分析骨水泥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例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健侧髋部CT资料以Dicom格式保存,导入Mimics三维建模软件重建髋部骨骼有限元模型,将模型导入工... 目的基于断裂力学模拟股骨成形术前后股骨颈的断裂过程,分析骨水泥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例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健侧髋部CT资料以Dicom格式保存,导入Mimics三维建模软件重建髋部骨骼有限元模型,将模型导入工程力学软件HYPERMESH划分网格、定义材料属性、设置边界条件,生成的为对照模型;在边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股骨颈区域内部的有限元网格重新定义材料属性,生成的为实验模型;分别将两个模型导入动力求解软件LS-DYNA中进行运算,比较动态断裂过程以及Von Mises云图。结果对照模型股骨颈断裂,骨折线由内下向外上方走行,Von Mises云图上显示股骨颈骨折部位应力较高;实验模型股骨颈部位未见明显骨折线,Von Mises云图上显示髋部骨骼周围应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上,股骨成形术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具有可行性、实用性,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成形术 骨水泥 预防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断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dobutton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培镇 黄学员 +2 位作者 林梓凌 劳永生 黄枫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9期1439-1440,共2页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肩部损伤,发生率约占肩部损伤的12%[1]。对于Rockwood ≥Ⅲ型的肩锁关节脱位,由于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够满意,故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2]。Endobutton 钢板治疗肩锁关节保留了肩部解剖结构,重建喙锁韧带...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肩部损伤,发生率约占肩部损伤的12%[1]。对于Rockwood ≥Ⅲ型的肩锁关节脱位,由于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够满意,故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2]。Endobutton 钢板治疗肩锁关节保留了肩部解剖结构,重建喙锁韧带,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失败病例也随之增多。作者回顾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本科收治的用Endo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失效病例6例,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保守治疗 失效 钢板 原因分 早期功能锻炼 肩部损伤 失败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青年人群亚健康调查及中医基本证候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庆庆 林梓凌 +2 位作者 周莺 何海林 李向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124-124,142,共2页
目的为有效寻求高校青年人群亚健康状态及中医基本证候规律,笔者所在医院对高校青年人群作了亚健康生活状况的调查。方法对18~28岁的在校青年学生及教师发放亚健康生活状况的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276份。依据亚健康诊断标准,进行数据... 目的为有效寻求高校青年人群亚健康状态及中医基本证候规律,笔者所在医院对高校青年人群作了亚健康生活状况的调查。方法对18~28岁的在校青年学生及教师发放亚健康生活状况的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276份。依据亚健康诊断标准,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76名调查对象中亚健康人群高达54.71%,其中男性占60.42%,女性占48.52%。主要症状以疲劳、失眠和情绪失调等多见;体质分析以热、湿、郁三种体质多见;中医基本证候以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气阴两虚多见。结论由于忽略身心健康的调养,高校青年人群同样存在生理和心理多重亚健康表现,需要合理引导,防治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 亚健康 中医证候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载荷下股骨转子间区域皮质骨厚度对骨折类型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利钦 林梓凌 +5 位作者 何祥鑫 孙文涛 李鹏飞 陈心敏 梁子毅 李木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髋部骨折的有限元研究多以股骨颈骨折为模型,而转子间骨折模型较少。文中旨在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股骨转子间皮质骨厚度对髋部近端骨折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男性志愿者1例。初步建立... 目的髋部骨折的有限元研究多以股骨颈骨折为模型,而转子间骨折模型较少。文中旨在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股骨转子间皮质骨厚度对髋部近端骨折类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男性志愿者1例。初步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定义材料属性及设置边界条件,构建厚皮质骨、中厚皮质骨、薄皮质骨模型。测量模型断裂时刻及该时刻的Von Mises应力云图、骨折线走行、最早失效单元的时间-压力曲线。结果薄皮质骨模型最易发生骨折,厚皮质骨模型最迟发生骨折。Von Mises应力云图显示,断裂发生起始时,各模型应力主要分布在股骨颈的后侧与转子间,并向下延伸至小转子后下方;随着转子间皮质厚度降低,股骨颈的最大应力范围逐渐缩小,并向股骨颈后下方及转子间转移;其中薄皮质骨模型的最大应力区域明显缩小,并主要分布于股骨颈基底部与转子间交界处;随着皮质骨变薄,小转子亦逐渐变成应力区。薄皮质骨模型在转子间及小转子周围均出现骨折线。最早失效单元的时间-压力曲线显示,薄皮质骨模型最早发生断裂,最大应力为51.6 Mpa;厚皮质骨模型最迟发生断裂,最大应力为96.4 Mpa;中厚皮质模型最大应力为89.7 Mpa。结论股骨转子间皮质骨厚度是影响髋部骨折类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皮质骨 骨折类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骨法治疗肾虚型骨关节炎的病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京涛 张庆文 +6 位作者 方斌 杨俊兴 樊粤光 粱德 林梓凌 曾展鹏 王海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骨中药治疗肾虚型骨性关节炎后膝关节的病理变化,从而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Wistar大鼠60只,建立骨关节炎肾虚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芬必得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用药后2、4、8周各组随... 目的观察补肾健骨中药治疗肾虚型骨性关节炎后膝关节的病理变化,从而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Wistar大鼠60只,建立骨关节炎肾虚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芬必得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分别在用药后2、4、8周各组随机处死大鼠行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对比观察。结果中药治疗组关节软骨及超微结构的破坏较其他组轻,软骨同源细胞数增多,关节软骨厚度明显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健骨中药促进髓内血管生成,维持软骨细胞的正常形态,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改善关节软骨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健骨法 肾虚型骨关节炎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长度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心敏 江腾 +3 位作者 杨威 郑利钦 林梓凌 涂世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7期92-95,F0003,共5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探讨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最佳长度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方法基于1例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的患者志愿者髋部CT资料,导入Mimics 19.0和Geomagic 2017等软件进行处理后得到仿真股骨近端模型,再将模型导入Solidwor...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探讨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最佳长度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方法基于1例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的患者志愿者髋部CT资料,导入Mimics 19.0和Geomagic 2017等软件进行处理后得到仿真股骨近端模型,再将模型导入Solidworks 2017软件中进行分割,模拟A3.3型骨折,并与不同长度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装配分别得到A(短钉)、B(中长钉)、C(长钉)模型,以step格式把模型逐个导入Abaqus 2016软件中设置材料参数、边界条件等后进行运算,查看模型的Von Mises云图并观察股骨整体应力、内固定应力、骨折端间隙和股骨头颈骨块内翻。结果B模型股骨整体应力最小,C模型最大,A模型居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是头颈骨块的主要支撑结构,承载了大部分的应力,应力峰值位于螺旋刀片与主钉的连接处,次峰值位于股骨外侧壁进钉点。骨折端间隙和头颈骨块内翻角度与主钉长度呈反比,A模型骨折端间隙和头颈骨块内翻角度最小,C模型最大,B模型居中。结论运用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端间隙小,骨折端更加稳定,生物力学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不同长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熟地黄配伍规律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启示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利钦 林梓凌 郑永泽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897-1903,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古代方剂中熟地黄的配伍规律并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利用Excel的筛选功能搜集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平台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所有含熟地黄的方剂,并对药物名称规范化处理,分别在S... 目的探讨中国古代方剂中熟地黄的配伍规律并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利用Excel的筛选功能搜集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平台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所有含熟地黄的方剂,并对药物名称规范化处理,分别在SPSS、Weka、Pajek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可视化处理。结果共搜集到487首熟地黄方,累计使用频率在50%以上的中药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甘草、人参等24种,以益气补血为主;熟地黄的使用剂量多集中在2两以内,而以1两以内为多,其中1两以内又以1~2钱,3~4钱,5~6钱为主;关联规则中二项药物关联置信度较高的是山茱萸—熟地黄、泽泻—熟地黄、延胡索—当归等;三项药物关联置信度较高的是当归—茯苓—川芎、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等;四项药物关联置信度较高的是川芎—白芍—熟地黄—当归、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白术—茯苓—熟地黄—人参等。关联规则可视化处理显示,熟地黄常以四物汤、八珍汤、六味地黄汤的形式被遣用。结论运用熟地黄益气补血与填精益髓并重防治骨质疏松症可能是重要的或有效的治则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 关联规则 可视化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结核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庆庆 林梓凌 甄杰武 《国医论坛》 2007年第6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骨关节结核 痨虫感染 正气虚弱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髓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耻骨上支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永泽 陈心敏 +3 位作者 郑利钦 李木生 梁子毅 林梓凌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65-669,共5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价弹性髓内钉治疗耻骨上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与空心螺钉髓内固定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位志愿者骨盆CT数据,运用逆向工程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并截骨模拟耻骨上支骨折,分别与不同内植物进行装配得到...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价弹性髓内钉治疗耻骨上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并与空心螺钉髓内固定的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位志愿者骨盆CT数据,运用逆向工程软件重建骨盆三维模型并截骨模拟耻骨上支骨折,分别与不同内植物进行装配得到空心钉模型、单弹性钉模型和双弹性钉模型,在ANSYS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材料赋值、加载载荷等步骤后提交运算。结果:弹性钉模型骨盆整体移位较空心钉模型小,其中双弹性钉模型整体位移最小,但空心钉模型内植物位移最小,单弹性钉模型内植物位移最大;空心钉固定应力虽小但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弹性钉应力大但无明显应力集中,尤其双弹性钉应力分布较为均匀且骨盆整体应力最小。结论:3种固定方式均能有效改善骨盆前环稳定性,空心钉固定、双弹性钉固定的总体生物力学性能无明显差距,均优于单弹性钉固定。弹性钉固定同时具有微创手术的优势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作为治疗耻骨上支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耻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非解剖复位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涂世杰 邹洋 +3 位作者 熊赵平 陈心敏 林梓凌 邹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71-75,F0003,共6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3种不同复位状态高龄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生物力学。方法基于志愿者髋部CT资料,通过Mimics、Geomagic等软件提取和优化股骨近端模型,再导入Solidworks软件中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装配并... 目的运用有限元法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3种不同复位状态高龄股骨颈基底部骨折的生物力学。方法基于志愿者髋部CT资料,通过Mimics、Geomagic等软件提取和优化股骨近端模型,再导入Solidworks软件中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装配并分割模拟骨折线,移动骨折块分别得到3个不同复位状态的模型(阳性支撑、中性支撑、阴性支撑),最后把3个模型全部导入Abaqus软件中设置材料参数、边界条件等后进行运算,查看模型的Von Mises云图。结果阳性支撑骨折端应力分布最均匀且骨折端位移最小,阴性支撑骨折端应力集中且骨折端移位最大,中性支撑应力分布较均匀且骨折端移位稍大。结论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应避免阴性支撑复位状态,尽量维持解剖复位或阳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阳性支撑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力学的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颈骨折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木生 林梓凌 +3 位作者 郑利钦 郑永泽 陈心敏 梁子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5-919,共5页
目的国内关于大鼠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鲜有报道,对大鼠髋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尚处于空白。文中旨在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断裂力学的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近端骨折的有限元模型。方法获取1只健康成年SD大鼠股骨原始CT数据,初步建立... 目的国内关于大鼠股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鲜有报道,对大鼠髋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尚处于空白。文中旨在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断裂力学的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近端骨折的有限元模型。方法获取1只健康成年SD大鼠股骨原始CT数据,初步建立大鼠右侧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定义材料属性、设定边界条件、失效参数、加载载荷,构建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颈骨折的断裂模型。测量模型断裂时刻及该时刻的受力分布VonMises云图、剪切应力、应力、应变、位移,骨折起始点。结果VonMises应力云图显示:模型断裂时刻为0.109980s,断裂起始时,最大应力、剪切应力主要分布在股骨颈内下方及外上方,最大应力为367.9Mpa,剪切应力为200.4Mpa;最大应变为1.2%,最大应变与裂纹扩展路径一致,自股骨颈内下方向上扩展;最大位移为1.6mm,主要分布在股骨近端,集中于股骨头,大鼠股骨最终形成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模型。结论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成功建立,为动物实验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质疏松 股骨颈骨折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