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新发现的史料看胡适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书缘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树帅 邹新明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根据新发现的胡适捐赠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万国公报》、胡适与北京大学图书馆交换古籍的书信,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揭示胡适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书缘。
关键词 胡适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万国公报 单不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四”话剧中的模式剧与译编剧创作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树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在"五四"话剧创作中,以西方近现代戏剧文学为文本参照的模式剧与译编剧是重要组成部分。从时代与现实背景上看,这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当时"五四"剧作家群体主客观局限性的现实折射。从具体... 在"五四"话剧创作中,以西方近现代戏剧文学为文本参照的模式剧与译编剧是重要组成部分。从时代与现实背景上看,这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当时"五四"剧作家群体主客观局限性的现实折射。从具体的创作趋势上看,基于"五四"剧作家创作热情与反映现实的可操作性的考虑,它又经历了从对西方话剧进行部分移植的模式剧向全盘借鉴模仿的译编剧的转变过程。"五四"模式剧与译编剧创作一方面反映了对西方戏剧积极、开放的文化心态;一方面在技术层面上为"五四"话剧的原创性创作起到了有益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话剧 模式剧 译编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五四”话剧戏剧冲突的内化——以两部《孔雀东南飞》话剧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树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3-49,共7页
在"五四"话剧的戏剧美学发展历程中,戏剧冲突由外化向内化的转变是其一个明显的特征。以1920年代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合编的《孔雀东南飞》话剧与作家袁昌英创作的《孔雀东南飞》话剧为代表,分别在戏剧冲突的发生契机、... 在"五四"话剧的戏剧美学发展历程中,戏剧冲突由外化向内化的转变是其一个明显的特征。以1920年代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合编的《孔雀东南飞》话剧与作家袁昌英创作的《孔雀东南飞》话剧为代表,分别在戏剧冲突的发生契机、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以及戏剧冲突的爆发环节三个层面上体现出这种由外转内的审美转变。这是"五四"话剧由强调二元对立的人与社会矛盾向探索人类复杂的内心矛盾的转变,是"五四"启蒙视角的拓展与对"人"在认识上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话剧 戏剧冲突 内化 《孔雀东南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自编文集集名释义
4
作者 林树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周作人一生的写作前后持续60多年,著译文字达千万字以上,其中由其亲自编订完成的各种文集、诗集、书信集及回忆录共35种,其中绝大多数自编文集集名都含有其特殊的意见与迥殊的审美品味。对于周作人自编文集集名含义的阐释,将有助于我们... 周作人一生的写作前后持续60多年,著译文字达千万字以上,其中由其亲自编订完成的各种文集、诗集、书信集及回忆录共35种,其中绝大多数自编文集集名都含有其特殊的意见与迥殊的审美品味。对于周作人自编文集集名含义的阐释,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了解周作人各个阶段的思想动态、文学主张、写作风格与文化旨趣。周作人自编文集集名的更迭似乎预示了周作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从郁郁葱葱,到枯老干涩,以至成为毫无生命气息的木片,最终走向寂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自编文集 集名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