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竹林立竹形态塑性的林分密度效应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柳滨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1-14,17,共5页
为揭示苦竹秆形、枝形和冠形特征对林分密度的响应规律,为苦竹良好形态建成的林分密度构建提供参考,调查测定了3种林分密度(低密度:14 430—16 545株/hm^2;中密度:31 590—34 560株/hm^2;高密度:54 120—55 560株/hm^2)苦竹林2年生立竹... 为揭示苦竹秆形、枝形和冠形特征对林分密度的响应规律,为苦竹良好形态建成的林分密度构建提供参考,调查测定了3种林分密度(低密度:14 430—16 545株/hm^2;中密度:31 590—34 560株/hm^2;高密度:54 120—55 560株/hm^2)苦竹林2年生立竹秆形、枝形和冠形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苦竹立竹胸径先升高后下降,立竹全高、枝下高和冠长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冠幅和枝盘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立竹胸径、枝下高和冠幅不同林分密度竹林间差异显著,且高密度竹林立竹全高、冠长均显著高于低密度竹林,枝盘数则相反。立竹分枝数、枝长和枝分角随林分密度的增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枝夹角则相反,枝长和枝夹角不同林分密度竹林间差异显著,低、中密度竹林分枝数和枝分角显著高于高密度竹林。主成分分析表明中密度苦竹林立竹表型特征综合得分最高。研究表明,苦竹秆形、冠形和枝形存在明显的林分密度效应,林分密度增大苦竹高生长增加,冠形径向扩展受抑而趋于紧缩,枝形趋于稀疏,中密度苦竹林具有最大的立竹胸径、较长分枝与开张的角度,是试验区苦竹林立竹良好形态建成的适宜林分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竹 林分密度 形态塑性 主成分分析 秆形 枝形 冠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