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黄酮积累的苦荞萌发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白永亮 林柔敏 +3 位作者 吴采瑛 何伟俊 曾荣 夏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135-142,共8页
【目的】以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优化苦荞的萌发工艺,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光照强度、萌发温度、萌发时间和相对湿度对萌发苦荞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苦荞的萌发工艺。比... 【目的】以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优化苦荞的萌发工艺,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光照强度、萌发温度、萌发时间和相对湿度对萌发苦荞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苦荞的萌发工艺。比较萌发前后苦荞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变化,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亚铁还原能力(FRAP)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苦荞最优萌发工艺条件为光照强度7500 lx、萌发温度25℃、相对湿度80%、萌发时间48 h,该条件下苦荞的黄酮含量为7.489%、较萌发前提高5.927个百分点,其中金丝桃苷、芦丁和4’-O-葡萄糖苷牡荆素含量显著提高;萌发后苦荞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4.39%、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52.12%、FRAP还原能力为64.87%,比萌发前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苦荞种子萌发有利于提高其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可用于苦荞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促进苦荞的高值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萌发 黄酮 可见分光光度法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发酵苦荞黄酒工艺优化及香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永亮 林柔敏 +3 位作者 王海燕 廖运鹏 陈海强 白卫东 《酿酒科技》 2022年第9期75-84,共10页
为获得苦荞黄酒最佳发酵工艺,提高黄酮含量,增强酒香,本文以苦荞为原料,系统研究了泡粮时间、蒸煮时间、拌曲量、糖化时间、糖化温度、发酵料液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8个因素对苦荞黄酒酒精度及黄酮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 为获得苦荞黄酒最佳发酵工艺,提高黄酮含量,增强酒香,本文以苦荞为原料,系统研究了泡粮时间、蒸煮时间、拌曲量、糖化时间、糖化温度、发酵料液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8个因素对苦荞黄酒酒精度及黄酮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苦荞黄酒酿造的最佳工艺,并对最佳工艺得到的苦荞黄酒香气成分进行GC-MS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泡粮时间2 h、蒸煮时间30 min、酿酒曲0.3%、糖化时间12 h、糖化温度30℃、料液比0.4 mL/g、发酵时间2 d、发酵温度39℃工艺酿造的苦荞黄酒品质最好;以该工艺酿造的苦荞黄酒黄酮含量为1107.8 mg/L,酒精度为11.4%vol,总酸为5.3 g/L,总糖为15.6 g/L,pH4.4。GC-MS香气分析表明,苦荞黄酒挥发性成分共34种,酯类最多,赋予了黄酒丁香、玫瑰香、蜂蜜香等香味特征,醇香浓郁。本文为酿造富含黄酮的苦荞黄酒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黄酮 黄酒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