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子果腐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温碧柔 林来凤 +3 位作者 赖文娜 陈仕林 刘活 易润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89-97,共9页
【目的】确定椰子果实腐烂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椰子贮运及防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稀释分离法从病果中分离的纯培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目的】确定椰子果实腐烂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椰子贮运及防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稀释分离法从病果中分离的纯培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椰子果腐病菌为Thielaviopsis paradoxa,可侵染菠萝蜜、甘蔗、木薯、香蕉、豆薯、龙血树、芒果和凤梨。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均为25℃。菌丝生长最快的pH为6,产孢、孢子萌发最佳pH分别为6和5;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最佳光照培养条件均为24 h光照培养,最佳产孢的光照条件为24 h黑暗培养;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均为阿拉伯树胶,孢子萌发最佳碳源为淀粉;菌丝生长、产孢、孢子萌发最佳的氮源均为酵母粉;菌丝生长、产孢、孢子萌发最适培养基分别为PDA、PSA和OMA。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硅唑·吡唑对果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05 mg/L和3.657 mg/L。【结论】环境因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影响显著,25℃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氟硅唑·吡唑对椰子果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该病害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果腐病 生物学特性 奇异根串珠霉菌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