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环境加速实验装置中自动跟踪太阳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晓钢 高潮 +1 位作者 郭永彩 申屠南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5-117,共3页
自然环境中的材料加速老化实验装置的使用已成为耐候性实验的主要发展趋势 ,它的研制成功 ,对新材料 ,新涂料的研究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全自动、全天候准确的跟踪太阳则是该加速实验装置的重点攻关项目。提出了用于该加速实... 自然环境中的材料加速老化实验装置的使用已成为耐候性实验的主要发展趋势 ,它的研制成功 ,对新材料 ,新涂料的研究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全自动、全天候准确的跟踪太阳则是该加速实验装置的重点攻关项目。提出了用于该加速实验装置的一种新的准确跟踪太阳轨迹并对太阳运行轨迹公式进行修正的方法 ,介绍了该装置实时跟踪太阳模块的设计及其对太阳轨迹的修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老化 太阳跟踪传感器 轨迹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孔夫琅和费衍射法标定CCD光电响应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林晓钢 顾乃庭 杨泽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0-414,共5页
对比分析现有的各种CCD光电响应特性标定方法后,引入了利用小孔夫琅和费衍射标定CCD光电响应的方法。推导了该方法中Airy斑的理论相对光强分布I/I0与CCD像素位置n之间的定量关系,完成了对特定面阵CCD光电响应特性标定实验。在数据处理... 对比分析现有的各种CCD光电响应特性标定方法后,引入了利用小孔夫琅和费衍射标定CCD光电响应的方法。推导了该方法中Airy斑的理论相对光强分布I/I0与CCD像素位置n之间的定量关系,完成了对特定面阵CCD光电响应特性标定实验。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二次曲线拟合法准确获得了灰度曲线的峰值位置,实现了Airy斑归一化理论光强分布曲线与CCD实测灰度分布曲线对准,解决了这种方法的中心对准问题,得到准确的灰度峰值位置n0为404.650 0,获得了特定的CCD光电转换特性曲线。标定结果表明,平均相对误差为0.77%,拟合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耦合器件 光电响应 标定方法 小孔夫琅和费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吸收光谱的癌细胞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晓钢 潘英俊 +2 位作者 郭永彩 张玮 赵一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47-2550,共4页
细胞周期是生命起源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过程,是细胞全部生理过程的综合体现,文章从紫外吸收光谱随其细胞周期的变化入手,以一种简单且能准确反映癌细胞的生长变化过程的方式建模。通过人工诱导细胞同步化方法对子宫颈癌细胞进行处理,获取... 细胞周期是生命起源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过程,是细胞全部生理过程的综合体现,文章从紫外吸收光谱随其细胞周期的变化入手,以一种简单且能准确反映癌细胞的生长变化过程的方式建模。通过人工诱导细胞同步化方法对子宫颈癌细胞进行处理,获取了处于G1期、S期、G2期和M期的同步化细胞样品,通过测量这些样品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对不同周期细胞紫外-可见光光谱的吸光度随细胞周期中芳香族氨基酸、蛋白质及核酸等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根据细胞周期中不同阶段样品对应紫外-可见光光谱在204和260 nm处的吸光度和时间点的关系,利用分段线性回归法建立了子宫颈癌细胞紫外吸收光谱模型。可对细胞周期进行判断,为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也为细胞建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谱 细胞模型 细胞周期 子宫颈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识别率的语音密码锁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晓钢 汪文林 +1 位作者 何渝 郭永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10,共4页
采用基于统计模型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来描述语音模型,进行语音模型库训练,并使用模板匹配的Viterbi算法进行语音识别,实现了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的语音密码锁系统,包括键盘模块、电源模块、门锁控制... 采用基于统计模型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来描述语音模型,进行语音模型库训练,并使用模板匹配的Viterbi算法进行语音识别,实现了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的语音密码锁系统,包括键盘模块、电源模块、门锁控制模块、LCD显示模块。该密码锁将语音密码和键盘密码技术相结合以保证系统安全性,通过测试,系统对特定人语音识别率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密码锁 凌阳SPCE061A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细胞与组织超弱发光探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晓钢 郭永彩 +3 位作者 王文志 张玮 赵一石 易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5,共3页
为了实现对生物超弱发光现象的研究,研制该探测系统,以用于在常温下对生物样本的超弱发光现象进行测量。采用多种措施降低外界环境对探测系统的影响:选择灵敏度高、暗电流低的光电倍增管作为核心探测器件;制作测量系统专用暗箱保证测量... 为了实现对生物超弱发光现象的研究,研制该探测系统,以用于在常温下对生物样本的超弱发光现象进行测量。采用多种措施降低外界环境对探测系统的影响:选择灵敏度高、暗电流低的光电倍增管作为核心探测器件;制作测量系统专用暗箱保证测量环境的高信噪比和稳定性;设计了进行生物细胞与组织超弱发光实验的多波长激励光源。经过多次实验,系统在11.5℃环境温度下的本底噪声的平均值为43.5 CPS,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系统信噪比高,稳定性好,能够在常温下对生物的超弱发光和延迟发光现象进行观察,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超弱发光 探测系统 生物细胞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细胞及其聚苯乙烯微球模型的光散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晓钢 朱濠 +1 位作者 翁凌冬 宛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5-330,共6页
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赖于细胞形态的识别。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的不同将导致生物组织中光传播特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将影响细胞的光散射特性。目前,动态光散射理论是动态识别细胞尺寸和形状... 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赖于细胞形态的识别。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的不同将导致生物组织中光传播特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将影响细胞的光散射特性。目前,动态光散射理论是动态识别细胞尺寸和形状的最佳方式。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组成,因此,分析它们的光散射特性对于光学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实验获取了癌细胞和聚苯乙烯球的光散射特性,并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建立细胞质模型进行细胞光散射特性仿真。从肺癌细胞的光散射结果可以看出,线粒体对前向散射(0°~20°)和后向散射(160°~180°)贡献最大,细胞核对侧向散射(80°~100°)贡献最大,细胞质对各个角度贡献均等。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数值仿真 聚苯乙烯微球 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多光谱研究(英文)
7
作者 林晓钢 翁凌冬 +3 位作者 朱濠 宛楠 叶长彬 杜基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8-273,共6页
参麦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复合物,广泛应用于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在生理(PH7.4)环境下,通过荧光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参麦注射液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参麦注射液能够有效地引起人血清白蛋... 参麦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复合物,广泛应用于癌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在生理(PH7.4)环境下,通过荧光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参麦注射液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参麦注射液能够有效地引起人血清白蛋白的内荧光源淬灭,其淬灭机理为动态淬灭。利用Stern-Volmer方程对荧光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温度(296,303,310 K)下的结合常数(KA)。通过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该结果表明疏水力是人血清白蛋白与参麦注射液结合时的主要相互作用力及结合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此外,同步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当参麦注射液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时,主要结合点位于酪氨酸残基,且引起了人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淬灭机制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燃料芯块几何尺寸同步测量系统研究
8
作者 高潮 廖品真 +1 位作者 郭永彩 林晓钢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0,共2页
几何尺寸和密度是影响核燃料燃烧效率和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针对核燃料芯块的特殊性,研制了芯块几何尺寸、密度等多参数集成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光学非接触法对芯块的高度和直径进行二维同步高精度测量,同时使用重量传感器测量重量,... 几何尺寸和密度是影响核燃料燃烧效率和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针对核燃料芯块的特殊性,研制了芯块几何尺寸、密度等多参数集成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光学非接触法对芯块的高度和直径进行二维同步高精度测量,同时使用重量传感器测量重量,进而获取芯块密度参数。文中还对测量原理误差和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际测量结果表明,该系统相对于接触式测量,具有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并可实现数据的同步采集、实时显示、处理、远程存储及超差提示、报表、系统设置、用户管理和权限设置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芯块 高度 直径 密度 同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透镜阵列的平面人工复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力 张晓虎 +2 位作者 林晓钢 高潮 郭永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178,共11页
为了实现轻量化、集成化与大视场的光学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透镜阵列的平面化人工复眼结构。该结构使用基于几何相位原理的不同取向二氧化钛纳米柱结构来实现电磁波调控,使得超透镜阵列面与复眼的像面均为平面,不需要传统曲面复... 为了实现轻量化、集成化与大视场的光学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透镜阵列的平面化人工复眼结构。该结构使用基于几何相位原理的不同取向二氧化钛纳米柱结构来实现电磁波调控,使得超透镜阵列面与复眼的像面均为平面,不需要传统曲面复眼所需要的非球面加工。在传统超透镜聚焦相位的基础上叠加倾斜相位,能够较好地抵消光学系统非近轴区域光线离轴照明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实现大视场复眼的效果。所设计的复眼主要由一个11×11的超透镜阵列组成,总体尺寸仅为165μm×165μm,总体高度为18.6μm,视场角可达140°×140°。仿真结果表明:光线以较大离轴角(50°)照明的情况下,所提出的复眼结构仍能实现较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透镜阵列 人工复眼 超表面 离轴成像 轻量化 平面结构 大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