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能光(电)催化固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俊博 林生 +2 位作者 林志群 孙岚 林昌健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共23页
氨(NH_(3))是一种现代社会必需的化学物质。目前,工业上合成NH_3仍然采用的是Haber-Bosch过程,即以H_(2)和N_(2)为反应物在铁基催化剂的作用下于高温(400-600℃)高压(20-40Mpa)下将N_(2)转化为NH_(3)。然而,其效率只有10%-15%,同时造成... 氨(NH_(3))是一种现代社会必需的化学物质。目前,工业上合成NH_3仍然采用的是Haber-Bosch过程,即以H_(2)和N_(2)为反应物在铁基催化剂的作用下于高温(400-600℃)高压(20-40Mpa)下将N_(2)转化为NH_(3)。然而,其效率只有10%-15%,同时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而且CO_(2)排放不可避免。开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清洁友好的新能源体系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战略。半导体光(电)催化固氮可以利用绿色无污染的太阳能制取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氨,有望代替传统的化工制氨工艺,解决其能源消耗严重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文概述了光(电)催化固氮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光催化、电催化和光电催化固氮反应实验装置与基本特征、光(电)催化固氮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光电催化固氮反应机理,着重论述了半导体光催化剂、光(电)催化固氮体系以及光催化固氮机理的最新进展,并对太阳能光催化固氮技术加以评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电)催化 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化学微探针的发展及其在局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昌健 李彦 +4 位作者 林斌 胡融刚 张敏 卓向东 杜荣归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简要概述当前国内外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的扫描微探针技术及其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扫描微电极技术(SMET)、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Kelvin探针技术(SKP)等,其中SMET、SECM、SKP及局部交流阻抗技术可直接测定... 简要概述当前国内外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的扫描微探针技术及其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扫描微电极技术(SMET)、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Kelvin探针技术(SKP)等,其中SMET、SECM、SKP及局部交流阻抗技术可直接测定腐蚀电极表面或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的分布图像,而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则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从纳米尺寸测量腐蚀过程表面形貌的变化.文中侧重介绍作者近年先后建立的具有微米空间分辨度的电化学微探针技术,并利用各种扫描探针技术研究金属/溶液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及其局部腐蚀过程.研究表明,空间分辨电化学方法的发展及应用,加深了人们对金属表面和金属/溶液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特别是金属局部腐蚀发生、发展及过程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微电极技术 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扫描KELVIN探针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型不锈钢在受力形变条件下腐蚀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昌健 冯祖德 +3 位作者 林福龄 王发扬 谭建光 王元辉 《电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39-445,共7页
应用电化学稳态技术、电化学交流阻抗、微区电化学技术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18/8型不锈钢在Na_2S_2O_3稀溶液中,受外力形变条件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力学因素可使表面腐蚀电化学活性增加;表面微裂纹的发生... 应用电化学稳态技术、电化学交流阻抗、微区电化学技术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18/8型不锈钢在Na_2S_2O_3稀溶液中,受外力形变条件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力学因素可使表面腐蚀电化学活性增加;表面微裂纹的发生、消失和再钝化的动态过程,同时受电位和拉应力的影响;点腐蚀可优先发生在应力集中位置,点蚀的发展可能诱导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电化学行为 应力腐蚀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分辨电化学技术用于研究金属局部腐蚀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昌健 卓向东 +2 位作者 冯祖德 杜荣归 田昭武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5-30,共6页
综合介绍我们已建立的具有微米空间分辨度的电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多种扫描微电极技术,并用于研究金属表面和金属/溶液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及局部腐蚀破坏过程.结果表明,这些空间分辨电化学方法的发展及应用,有助于深化对金属表面和... 综合介绍我们已建立的具有微米空间分辨度的电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多种扫描微电极技术,并用于研究金属表面和金属/溶液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及局部腐蚀破坏过程.结果表明,这些空间分辨电化学方法的发展及应用,有助于深化对金属表面和金属/溶液界面电化学不均一性,特别是金属局部腐蚀发生、发展过程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辨 电化学 表面不均一性 局部腐蚀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极法研究不锈钢点腐蚀发生发展过程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昌健 陈丽江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2-17,共6页
应用微电极法研究不锈钢点腐蚀发生发展过程,首镒获得了不锈钢夹杂物缺陷在阳极活化电位的活性溶解信息和点腐蚀发展过程蚀点生长和消止两个相互竞争,不断发展的动态行为,深化对夹杂物缺陷诱点腐蚀的发生及点腐蚀发展过程机理的认识。
关键词 不锈钢 微电极 点腐蚀 机理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结构预应力拉索动态监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侯锐 陈静 +2 位作者 林昌健 沈艳忱 郭尧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8期2183-2185,共3页
以河湖治理研究基地项目太湖试验厅工程大跨度空间预应力拉索钢结构为例,采用磁通量索力测试方法对结构索体索力进行了测量及动态监测,指导现场预应力张拉施工,并与预应力拉索有限元模拟索力进行对比分析,复核有限元模拟和实测索力偏差... 以河湖治理研究基地项目太湖试验厅工程大跨度空间预应力拉索钢结构为例,采用磁通量索力测试方法对结构索体索力进行了测量及动态监测,指导现场预应力张拉施工,并与预应力拉索有限元模拟索力进行对比分析,复核有限元模拟和实测索力偏差是否在可控范围内,对索力进行安全复核和预应力损失复核。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大跨度结构的索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结构 预应力拉索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电化学与材料科学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8,共4页
现代电化学与材料科学进展①林昌健(厦门大学材料科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首次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是由国际电化学会和美国电化学会共同组织,于1997年8月31日至9月5日在法... 现代电化学与材料科学进展①林昌健(厦门大学材料科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首次国际电化学联合大会是由国际电化学会和美国电化学会共同组织,于1997年8月31日至9月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规模空前,大获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材料科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化学及新型太阳能电池》专辑序言--新型太阳能电池:未来绿色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希望
8
作者 林昌健 李永舫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14,共2页
众所周知,能源与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急剧攀升,传统化石资源的不断耗竭,全球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日趋严重,发展各种可再生绿色能源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共性问题和研究热点.太阳能光电转化技术... 众所周知,能源与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急剧攀升,传统化石资源的不断耗竭,全球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日趋严重,发展各种可再生绿色能源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共性问题和研究热点.太阳能光电转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希望真正解决未来社会可再生能源和洁净环境问题的先进技术.太阳可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能源宝库,每年照射到地球的太阳能量高达174000 TW,换言之,只要能以10%效率转化0.1%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光电 洁净环境 全球温室效应 光电化学 化石资源 未来社会 地球表面 太阳能量 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表面修饰纳米TiO_2膜电极的电催化活性 被引量:46
9
作者 褚道葆 沈广霞 +2 位作者 周幸福 林昌健 林华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78-681,共4页
用电化学合成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2膜,TEM和XRD测试表明晶型为锐钛矿型,晶粒平均尺寸为25nm.用循环伏安法、循环方波伏安法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纳米TiO2膜电极在硫酸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对硝基苯还原的... 用电化学合成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2膜,TEM和XRD测试表明晶型为锐钛矿型,晶粒平均尺寸为25nm.用循环伏安法、循环方波伏安法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纳米TiO2膜电极在硫酸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对硝基苯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TiO2膜电极具有异相氧化还原催化行为,膜中的Ti(Ⅳ)/Ti(Ⅲ)作为媒质间接电还原硝基苯为对氨基苯酚,收率和电流效率分别达91.6%和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膜电极 电催化 循环伏安 硝基苯 对氨基苯酚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溶解钛金属直接水解法制备纳米TiO_2 被引量:36
10
作者 周幸福 褚道葆 +4 位作者 韩爱杰 顾家山 林昌健 田中群 谭建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7-371,共5页
Metallic titanium was electrochemically dissoluted in absolute ethanol in the presence of Et4N· Br(as electro conductive additive),The electrolyte solution was then directly hydrolysized to obtain nanocrystalline... Metallic titanium was electrochemically dissoluted in absolute ethanol in the presence of Et4N· Br(as electro conductive additive),The electrolyte solution was then directly hydrolysized to obtain nanocrystalline TiO2.The powder obtained was calcined at 720℃ for 1 h.FT IR,Raman spectra,XRD and TEM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and particle size of the powder.Studies showed that the nanocrystalline TiO2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was of monocline structure with high textural stability and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of 10- 20 nm,and its Raman spectra showed a shift of about 25 cm- 1.The experiments also showed that the product yield could be improved by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under 50- 60℃ ,selecting R4N· Br as conductive additive and preventing titanium anode from being passivated.The electrochemical dissolution of metal anode may be recommanded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the synthesis of nano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阳极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钛配乙酯 水解 拉曼光谱 电化学溶解 恒电位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钝化膜耐蚀性与半导体特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1
11
作者 林玉华 杜荣归 +1 位作者 胡融刚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0-745,共6页
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钝化膜半导体特性等电化学测量,研究了经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的不锈钢钝化膜在0.5mol·L-1NaCl溶液中耐蚀性能与其半导体特性的关系,进一步探索电化学改性处理不锈钢钝化膜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不锈钢钝... 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钝化膜半导体特性等电化学测量,研究了经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的不锈钢钝化膜在0.5mol·L-1NaCl溶液中耐蚀性能与其半导体特性的关系,进一步探索电化学改性处理不锈钢钝化膜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不锈钢钝化膜在负于平带电位范围表现为p型半导体,在高于平带电位范围表现为n型半导体,这主要与组成钝化膜的Fe和Cr氧化物半导体性质有关.与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不锈钢钝化膜比较,发现经过电化学阳极氧化后不锈钢钝化膜具有较低的施主与受主浓度,平带电位负移,说明阴离子在钝化膜表面发生吸附.低的施主与受主浓度及钝化膜表面负电荷的增强,可有效排斥侵蚀性Cl-在钝化膜表面的特性吸附,有利于提高不锈钢的耐局部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钝化膜 耐腐蚀性 电化学阻抗谱 半导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复合微pH电极原位测量局部腐蚀体系pH分布图象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昌健 骆静利 +1 位作者 孙海燕 杜荣归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72-377,共6页
金属点腐蚀是一种典型的局部腐蚀,点腐蚀过程不仅与金属相组分、夹杂及表面状态等有关,而且与许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在金属/溶液界面Cl-浓度和pH的分布是影响金属点腐蚀发生、发展过程最为重要的微化学环境因素.研究点腐... 金属点腐蚀是一种典型的局部腐蚀,点腐蚀过程不仅与金属相组分、夹杂及表面状态等有关,而且与许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在金属/溶液界面Cl-浓度和pH的分布是影响金属点腐蚀发生、发展过程最为重要的微化学环境因素.研究点腐蚀过程中金属/溶液界面微化学环境对于了解点腐蚀机理及过程动力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次研制成功复合型IrO2/PtpH电极,复合微电极是IrO2/PtpH微探针和AgCl/Ag(KCl)微参比电极组成.实验表明,复合型IrO2/Pt微pH电极对pH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量灵敏度高,并可补偿局部腐蚀电位差异的影响,能够原位检测靠近金属/溶液界面二维方向微区pH值的分布图象.结合微区电位分布测试仪测量了不锈钢点蚀过程,金属/溶液界面二维方向微区pH值及其变化,探索了点腐蚀发展过程机理.扫描复合型pH微电极可成为原位研究金属局部腐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pH电极 原位测量 pH分布图象 局部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制备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82
13
作者 赖跃坤 孙岚 +1 位作者 左娟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63-1066,共4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HF水溶液体系使纯钛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规整有序的高密度TiO2纳米管阵列,考察了几种主要的实验参数(阳极氧化电压、温度、时间、电解液浓度)对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氧化电压是影响氧化钛...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HF水溶液体系使纯钛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规整有序的高密度TiO2纳米管阵列,考察了几种主要的实验参数(阳极氧化电压、温度、时间、电解液浓度)对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氧化电压是影响氧化钛形貌和纳米管尺寸的最主要因素,而温度和电解液浓度只影响TiO2纳米管阵列形成的时间.对TiO2纳米管阵列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分析,初步表征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电学性质.并讨论了TiO2纳米管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制备 形成机理 阳极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共掺杂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可见光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36
14
作者 吴奇 苏钰丰 +3 位作者 孙岚 王梦晔 王莹莹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5-640,共6页
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结合浸渍和退火后处理制备了Fe和N共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剂,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N共掺杂对TiO2纳米管阵... 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结合浸渍和退火后处理制备了Fe和N共掺杂的TiO2纳米管阵列光催化剂,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仪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N共掺杂对TiO2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结构没有明显影响,Fe和N均掺入了TiO2晶格.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显示Fe和N共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的吸收带边较纯TiO2纳米管阵列和单一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红移,可见光吸收增强.以可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考察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Fe和N共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对RhB的降解速率较纯TiO2纳米管阵列和单一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明显提高,证明了Fe、N共掺杂产生的协同效应提高了TiO2纳米管阵列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和N 共掺杂 TIO2纳米管阵列 罗丹明B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侵蚀下钢筋在混凝土中腐蚀行为的EIS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胡融刚 黄若双 +1 位作者 杜荣归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50,共5页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氯离子探针技术,研究在氯化物侵蚀作用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体系的阻抗谱中包含两个时间常数,分别对应于界面的双电层和钢筋表面的混凝土保护层.自行研制的氯离子探针可连续、无损地测... 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氯离子探针技术,研究在氯化物侵蚀作用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体系的阻抗谱中包含两个时间常数,分别对应于界面的双电层和钢筋表面的混凝土保护层.自行研制的氯离子探针可连续、无损地测量钢筋/混凝土界面的氯离子浓度.根据腐蚀反应电阻Rct、Warburg阻抗等元件参数和界面氯离子浓度的变化,讨论了混凝土中钢筋腐蚀发生、发展各阶段界面化学环境及钢筋腐蚀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侵蚀 EIS 钢筋 混凝土 电化学阻抗谱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缓蚀剂聚天冬氨酸对铜的缓蚀性能与吸附行为 被引量:24
16
作者 徐群杰 朱律均 +3 位作者 曹为民 万宗跃 周国定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24-1728,共5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绿色缓蚀剂聚天冬氨酸(PASP)对铜在200mg·L-1的Na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20℃时,PASP使用的最佳浓度为15mg·L-1,缓蚀率可达到78.3%,PASP的吸附明显降低了Cl-的侵蚀,属于... 采用电化学阻抗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绿色缓蚀剂聚天冬氨酸(PASP)对铜在200mg·L-1的Na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20℃时,PASP使用的最佳浓度为15mg·L-1,缓蚀率可达到78.3%,PASP的吸附明显降低了Cl-的侵蚀,属于阳极型缓蚀剂.随着温度的升高,PASP的缓蚀性能下降.在50℃时,PASP的缓蚀率下降至40.4%.PASP的吸附行为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是自发的、放热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聚天冬氨酸 吸附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氨基-1,2,4-三氮唑自组装膜对黄铜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徐群杰 万宗跃 +4 位作者 印仁和 朱律均 曹为民 周国定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5-120,共6页
3-氨基-1,2,4-三氮唑(ATA)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金属处理剂,以其在黄铜表面制备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用电化学方法研究ATASAMs对黄铜的缓蚀作用及其吸附行为.结果表明,ATA分子易在黄铜表面形成稳定的ATASAMs,SAMs抑制了黄铜的阳极氧化过... 3-氨基-1,2,4-三氮唑(ATA)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金属处理剂,以其在黄铜表面制备了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用电化学方法研究ATASAMs对黄铜的缓蚀作用及其吸附行为.结果表明,ATA分子易在黄铜表面形成稳定的ATASAMs,SAMs抑制了黄铜的阳极氧化过程,改变了电极表面的双电层结构,固/液界面双电层电容明显降低,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研究结果还表明,ATA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理是典型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ATA 自组装单分子膜 缓蚀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铜过程混合电位本质的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谷新 胡光辉 +1 位作者 王周成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现场测量了铜基和陶瓷基化学镀铜过程混合电位-时间曲线(Emix-t),成功地检测到了化学镀诱发过程.考察了添加剂和络合剂的浓度以及pH值对Emix-t曲线的影响,结合阴、阳极极化曲线及双电层理论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新生铜活化的铜基... 现场测量了铜基和陶瓷基化学镀铜过程混合电位-时间曲线(Emix-t),成功地检测到了化学镀诱发过程.考察了添加剂和络合剂的浓度以及pH值对Emix-t曲线的影响,结合阴、阳极极化曲线及双电层理论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新生铜活化的铜基化学镀铜的诱发过程是一个缓慢激活过程,所对应的Emix-t曲线是一个稍微倾斜的台阶,这不同于钯活化的基体的诱发过程.通过对不同活化工艺的Emix-t曲线的比较,发现较高的活化温度能明显减少活化时间,而且还可加速诱发过程,从而提高化学沉积铜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铜 铜基体 陶瓷基体 新生铜 混合电位 诱发时间 活化工艺 电化学过程 钯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阴极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杜荣归 黄若双 +2 位作者 赵冰 胡融刚 林昌健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14,共4页
综述了电化学阴极保护在混凝土中钢筋防腐蚀的应用及其进展,着重评述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中阳极系统的应用现状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钢筋 腐蚀 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线薄膜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燕峰 杜荣归 +2 位作者 李静 漆海清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49-2353,共5页
应用水热法在钛箔表面制备TiO2纳米线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薄膜进行表征,用电极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考察TiO2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结果表明:薄膜由纵横交错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线组成,纳米线的... 应用水热法在钛箔表面制备TiO2纳米线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薄膜进行表征,用电极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考察TiO2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结果表明:薄膜由纵横交错的锐钛矿型TiO2纳米线组成,纳米线的直径约10nm.在150℃下反应6h生成的TiO2纳米线薄膜在0.3mol·L-1 Na2SO4溶液和0.3mol·L-1 Na2SO4+0.5mol·L-1 HCOOH混合溶液中对与TiO2薄膜耦连的403不锈钢均有良好的阴极保护效应.TiO2膜所在溶液中含有HCOOH时,可使耦连的403不锈钢在0.5mol·L-1 NaCl溶液中电极电位负移约545mV,界面反应电阻显著变小,表明电解质溶液加入HCOOH可以增强TiO2纳米线薄膜对403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TiO2纳米线薄膜 光生阴极保护 403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