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癫痫二次发作危险因素分析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丽娜 卢晔芬 +1 位作者 林文萍 蔡学礼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6期813-81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二次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时机的研究总结。方法随访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本院及合作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85例,至少存在一次卒中后癫痫发作,98例发生二次癫痫发作患者为观察组,87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二次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时机的研究总结。方法随访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本院及合作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85例,至少存在一次卒中后癫痫发作,98例发生二次癫痫发作患者为观察组,87例未发生二次癫痫发作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分析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根据早发性癫痫发作、晚发性癫痫发作,记为早发组和晚发组;记录第一次卒中后癫痫是否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分为早发治疗组、早发未治疗组及晚发治疗组、晚发未治疗组。分析以上4组患者在连续随访时间点癫痫二次发作的发生率及好发时间。结果脑出血、病灶部位、脑电图、癫痫发作类型可能是与卒中后癫痫二次发作相关的因素;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晚发组均较早发组癫痫再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组6个月、9个月、12个月三个随访时间点的无发作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未治疗组较早发未治疗组的无发作率、总有效率低,晚发治疗组较未治疗组无发作率、总有效率高,在随访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病灶位于皮质、脑电图异常、晚发性癫痫可能是脑卒中后癫痫二次发作的危险因素;患者脑卒中后首次早发性癫痫发作不建议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而晚发性则建议即开始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癫痫 癫痫二次发作 危险因素 治疗时机 抗癫痫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文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14期131-133,共3页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对义务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有效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此对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进行概述,指出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对义务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有效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此对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进行概述,指出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稀释脱敏滴注速度对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护理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季小云 林文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8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分段稀释滴注法滴注抗五步蛇毒血清及其滴注时间对五步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4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五步蛇咬伤患者82例采用分段稀释滴注法滴注抗蛇毒血清,根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分为阴性组67... 目的探讨使用分段稀释滴注法滴注抗五步蛇毒血清及其滴注时间对五步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4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五步蛇咬伤患者82例采用分段稀释滴注法滴注抗蛇毒血清,根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分为阴性组67例和阳性组15例,再根据血清滴注时间将阴性组分为≤1.5 h组(37例)和>1.5 h组(30例),将阳性组分为≤3 h组(8例)和>3 h组(7例),各自记录滴注抗五步蛇毒血清的时间及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滴注抗五步蛇毒血清前后以及不同滴注时间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分段稀释滴注抗五步蛇毒血清治疗后,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等均较滴注前有所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阴性组≤1.5 h组和阳性组≤3 h组分别较阴性组中>1.5 h组和阳性组中>3 h组,上述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纠正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稀释滴注抗五步蛇毒血清能够纠正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且滴注速度越快对凝血功能的改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稀释脱敏滴注法 滴液速度 蛇咬伤 凝血功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