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Tp-Te/QT比值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及预后评估价值
1
作者 翁韵洁 邹菲菲 林振丹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Tp-Te/QT比值(Tp-Te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1日至2023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22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VA分... 目的:探讨心电图Tp-Te/QT比值(Tp-Te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1日至2023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AMI患者122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VA分为并发组69例和非并发组53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者入院后24 h后检测血清CK-MB水平,记录所有患者的心电图,测量Tp-Te间期、QT间期和Tp-Te/QT比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p-Te/QT和CK-MB与并发VA和A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p-Te/QT和CK-MB对AMI患者并发VA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并发组患者Tp-Te/QT、CK-MB高于非并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Te/QT、CK-MB是AMI患者并发VA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Tp-Te/QT、CK-MB及联合预测对AMI患者并发V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0.851、0.930;AUC比较结果显示,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Z=2.803、3.062,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Tp-Te/QT、CK-MB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p-Te/QT、CK-MB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Tp-Te/QT、CK-MB及联合预测对AMI患者并发VA的AUC为0.840、0.844、0.947;AUC比较结果显示,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Z=2.618、2.394,P<0.05)。结论:心电图Tp-Te/QT联合CK-MB对AMI并发VA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Tp-Te/QT比值 肌酸激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肌腱蛋白-C水平与术后再狭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薛冰 林振丹 +4 位作者 丁东新 沈琪 缪以颖 蔡文隽 童迪夷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5期647-648,652,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肌腱蛋白-C水平与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343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CI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30)、未发生组(n=313),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影响因...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肌腱蛋白-C水平与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343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PCI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30)、未发生组(n=313),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术前血清肌腱蛋白-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生组患者吸烟、糖尿病比例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置入支架数量多于未发生组(P<0.05),直径短于未发生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尿酸、肌酐、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肌腱蛋白-C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尿酸、肌酐、植入支架直径、肌腱蛋白-C(P<0.05).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术前血清肌腱蛋白-C水平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诊断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8.5%,准确度为88.3%,阳性预测值为41.9%,阴性预测值为98.6%.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清肌腱蛋白-C水平与术后再狭窄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术前血清肌腱蛋白-C水平 术后再狭窄 影响因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