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3期68-70,共3页
总结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福建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福建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体系的构成,根据全省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分别探讨4个分区预防保护的策略及侧重点,并从重要江河源头、重要饮用水水源地...
总结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福建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福建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体系的构成,根据全省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分别探讨4个分区预防保护的策略及侧重点,并从重要江河源头、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重点预防区监测、预防监督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全省近期预防保护的重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水土流失
预防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合遥感技术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年第3期78-79,85,共3页
采集试验区域高分辨航空、卫星数字影像图,经分析得出研究区地形条件因子,结合经验公式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与试验的实际观测成果进行比较,分析遥感技术在水土流失预测中的应用,同时对常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的精确度和适用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水土流失预测
经验公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易灾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策略探讨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年第1期23-25,共3页
福建省由于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加上台风暴雨不断,导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主要几种地质灾害(山洪、滑坡、泥石流)的分布特征,划分易灾地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并从小流域综...
福建省由于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加上台风暴雨不断,导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主要几种地质灾害(山洪、滑坡、泥石流)的分布特征,划分易灾地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并从小流域综合治理、监督管理、动态监测等方面,探讨福建省易灾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水土流失防治
易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木兰溪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年第4期44-46,共3页
简要介绍木兰溪流域的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现状,指出流域的水土流失具有上游地区流失面积大、下游地区流失级别强、水源地面源污染严重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将流域划分成三个类型区,针对各分区存在的问题,...
简要介绍木兰溪流域的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现状,指出流域的水土流失具有上游地区流失面积大、下游地区流失级别强、水源地面源污染严重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将流域划分成三个类型区,针对各分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溪流域
水土流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不同植物配置类型下河岸带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强
王一楷
+6 位作者
肖海燕
陈志彪
陈善沐
张巧玲
牛玉娇
陈志强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年第3期12-18,48,共8页
以福建省主要水系河岸带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沿河流线路选取代表性河段设置大样方的方法,对自然、人工-自然和人工植物配置类型下福建省河岸带植物的组成和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外调查共记录福建省河岸带植物125科382属560种,...
以福建省主要水系河岸带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沿河流线路选取代表性河段设置大样方的方法,对自然、人工-自然和人工植物配置类型下福建省河岸带植物的组成和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外调查共记录福建省河岸带植物125科382属560种,其中被子植物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88.8%、94.8%和95.4%,是河岸带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植物配置类型下,菊科、禾本科和大戟科是福建省河岸带植物的优势科,醉鱼草属和榕属植物是优势属。适度的人工配置介入使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加,但完全由人工实施的植物配置则呈现出植物集中在某些科属而忽视一些小科属物种的问题。与福建省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相匹配,福建省河岸带植物区系主要以热带、泛热带和东亚区系为主,同时有一定的北温带分布,不同植物配置类型下的植物区系构成相近,符合福建省本地的自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植物配置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讨
6
作者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年第1期56-58,共3页
简评公路建设项目所产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特点,并引用实际案例,介绍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水土流失治理的一般方法,重点分析了弃渣的治理,其基本思路是:优化主体设计—提高综合利用—堆放至弃渣场并采用防护措施。
关键词
公路建设
水土保持
弃渣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
9
7
作者
朱颂茜
龚洁
+1 位作者
林恩标
金时来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3期24-30,共7页
南方丘陵区林地水土流失问题日渐突出,经过调研,太湖流域丘陵区的林下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生态公益林区的侵蚀劣地上种植马尾松、油茶为主的林地,另一类是以人类生产活动比较频繁的茶园、果园、竹林等商品林区为典型代表...
南方丘陵区林地水土流失问题日渐突出,经过调研,太湖流域丘陵区的林下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生态公益林区的侵蚀劣地上种植马尾松、油茶为主的林地,另一类是以人类生产活动比较频繁的茶园、果园、竹林等商品林区为典型代表的林地。通过分类分析这两大类典型林地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与人为活动影响,得出第一类的林下水土流失主要由于历史原因加上土壤贫瘠,植被难以恢复;第二类的林下水土流失主要由于林地管护方式的差别。作者在调查太湖流域丘陵区林地产生水土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林地制定对应的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丘陵区
林地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方法体系探讨——以福银高速公路联合段为例
被引量:
3
8
作者
林敬兰
朱颂茜
+2 位作者
温秀萍
龚洁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以福银高速公路尤溪联合段为研究区域,探讨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的监测方法。研究表明,遥感监测、实地建立径流小区、人工模拟降雨法、水文观测和实地调查测量法的综合集成是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较好的方法体系:通过遥感法来...
以福银高速公路尤溪联合段为研究区域,探讨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的监测方法。研究表明,遥感监测、实地建立径流小区、人工模拟降雨法、水文观测和实地调查测量法的综合集成是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较好的方法体系:通过遥感法来监测项目建设前后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通过径流小区法、水文观测法和侵蚀沟法以获得项目土壤侵蚀量,结合实地调查和测量法进行监测土壤侵蚀造成的影响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建设
土壤侵蚀
监测
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3
9
作者
陈善沐
朱颂茜
+2 位作者
龚洁
林强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围绕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中涉及的水土保持规划总体目标确定、不同类型区域划分、规划主要内容、总体布局制定及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以期为我省各级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规划编制
重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与成果
被引量:
1
10
作者
林强
龚洁
+1 位作者
杨舜成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4期33-36,共4页
《福建省水土保持规(2016~2030年)》是我省首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完成的省级水土保持规划。首次完成了全省的水土保持功能区划、依法划分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明确了未来水土保持发展的目标、任务、规模、布局及重点...
《福建省水土保持规(2016~2030年)》是我省首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完成的省级水土保持规划。首次完成了全省的水土保持功能区划、依法划分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明确了未来水土保持发展的目标、任务、规模、布局及重点,形成了一批专题规划与研究成果,为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省的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对全省规划的编制与成果的介绍,以期对全省规划的实施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
成果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恩标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3期68-70,共3页
文摘
总结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福建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福建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体系的构成,根据全省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分别探讨4个分区预防保护的策略及侧重点,并从重要江河源头、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重点预防区监测、预防监督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全省近期预防保护的重点对策。
关键词
福建省
水土流失
预防保护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合遥感技术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被引量:
2
2
作者
林恩标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年第3期78-79,85,共3页
文摘
采集试验区域高分辨航空、卫星数字影像图,经分析得出研究区地形条件因子,结合经验公式法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与试验的实际观测成果进行比较,分析遥感技术在水土流失预测中的应用,同时对常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的精确度和适用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
遥感技术
水土流失预测
经验公式法
分类号
S12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易灾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策略探讨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恩标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摘
福建省由于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加上台风暴雨不断,导致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主要几种地质灾害(山洪、滑坡、泥石流)的分布特征,划分易灾地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并从小流域综合治理、监督管理、动态监测等方面,探讨福建省易灾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的策略。
关键词
福建省
水土流失防治
易灾地区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木兰溪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1
4
作者
林恩标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年第4期44-46,共3页
文摘
简要介绍木兰溪流域的基本情况和水土流失现状,指出流域的水土流失具有上游地区流失面积大、下游地区流失级别强、水源地面源污染严重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将流域划分成三个类型区,针对各分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木兰溪流域
水土流失治理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不同植物配置类型下河岸带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强
王一楷
肖海燕
陈志彪
陈善沐
张巧玲
牛玉娇
陈志强
林恩标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年第3期12-18,48,共8页
文摘
以福建省主要水系河岸带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沿河流线路选取代表性河段设置大样方的方法,对自然、人工-自然和人工植物配置类型下福建省河岸带植物的组成和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外调查共记录福建省河岸带植物125科382属560种,其中被子植物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88.8%、94.8%和95.4%,是河岸带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植物配置类型下,菊科、禾本科和大戟科是福建省河岸带植物的优势科,醉鱼草属和榕属植物是优势属。适度的人工配置介入使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加,但完全由人工实施的植物配置则呈现出植物集中在某些科属而忽视一些小科属物种的问题。与福建省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相匹配,福建省河岸带植物区系主要以热带、泛热带和东亚区系为主,同时有一定的北温带分布,不同植物配置类型下的植物区系构成相近,符合福建省本地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
河岸带
植物配置
植物区系
Keywords
Riparian zone
plant configuration
flora
分类号
Q948.5257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讨
6
作者
林恩标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年第1期56-58,共3页
文摘
简评公路建设项目所产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特点,并引用实际案例,介绍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水土流失治理的一般方法,重点分析了弃渣的治理,其基本思路是:优化主体设计—提高综合利用—堆放至弃渣场并采用防护措施。
关键词
公路建设
水土保持
弃渣治理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
9
7
作者
朱颂茜
龚洁
林恩标
金时来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3期24-30,共7页
文摘
南方丘陵区林地水土流失问题日渐突出,经过调研,太湖流域丘陵区的林下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生态公益林区的侵蚀劣地上种植马尾松、油茶为主的林地,另一类是以人类生产活动比较频繁的茶园、果园、竹林等商品林区为典型代表的林地。通过分类分析这两大类典型林地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与人为活动影响,得出第一类的林下水土流失主要由于历史原因加上土壤贫瘠,植被难以恢复;第二类的林下水土流失主要由于林地管护方式的差别。作者在调查太湖流域丘陵区林地产生水土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林地制定对应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南方丘陵区
林地水土流失
分类号
S714.70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方法体系探讨——以福银高速公路联合段为例
被引量:
3
8
作者
林敬兰
朱颂茜
温秀萍
龚洁
林恩标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福建省测绘院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0年第4期47-51,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3N049)
文摘
以福银高速公路尤溪联合段为研究区域,探讨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的监测方法。研究表明,遥感监测、实地建立径流小区、人工模拟降雨法、水文观测和实地调查测量法的综合集成是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较好的方法体系:通过遥感法来监测项目建设前后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通过径流小区法、水文观测法和侵蚀沟法以获得项目土壤侵蚀量,结合实地调查和测量法进行监测土壤侵蚀造成的影响监测。
关键词
开发建设
土壤侵蚀
监测
方法体系
分类号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3
9
作者
陈善沐
朱颂茜
龚洁
林强
林恩标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2期44-47,共4页
文摘
本文围绕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中涉及的水土保持规划总体目标确定、不同类型区域划分、规划主要内容、总体布局制定及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以期为我省各级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规划编制
重大问题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与成果
被引量:
1
10
作者
林强
龚洁
杨舜成
林恩标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出处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年第4期33-36,共4页
文摘
《福建省水土保持规(2016~2030年)》是我省首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完成的省级水土保持规划。首次完成了全省的水土保持功能区划、依法划分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明确了未来水土保持发展的目标、任务、规模、布局及重点,形成了一批专题规划与研究成果,为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省的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对全省规划的编制与成果的介绍,以期对全省规划的实施和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
成果
编制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省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策略探讨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结合遥感技术进行水土流失预测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省易灾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策略探讨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福建省木兰溪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福建省不同植物配置类型下河岸带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分析
林强
王一楷
肖海燕
陈志彪
陈善沐
张巧玲
牛玉娇
陈志强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讨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南方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
朱颂茜
龚洁
林恩标
金时来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方法体系探讨——以福银高速公路联合段为例
林敬兰
朱颂茜
温秀萍
龚洁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陈善沐
朱颂茜
龚洁
林强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福建省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与成果
林强
龚洁
杨舜成
林恩标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