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蓄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怡辉 张正国 王世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10,共4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硬脂酸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并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其结构与性能 .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是三维网络状纳米材料 ,而且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 。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相变复合材料 蓄能材料 热能存储技术 纳米材料 蓄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蓄能复合材料 被引量:33
2
作者 林怡辉 张正国 王世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C17H3 5COOH SiO2 复合材料 ,并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是三维网络状纳米复合材料 ,而且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 。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复合材料 蓄热能力 蓄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相变蓄热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怡辉 张正国 王世平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83,共3页
将有机相变蓄热材料与导热系数高的无机物进行纳米复合的创新方法 ,克服现有有机蓄能材料存在液体渗漏、传热率低、相变时体积变化、有可燃性、对母体材料有副作用以及无机蓄能材料存在腐蚀性、相变过程中具有过冷和反相等缺点 ,将有机... 将有机相变蓄热材料与导热系数高的无机物进行纳米复合的创新方法 ,克服现有有机蓄能材料存在液体渗漏、传热率低、相变时体积变化、有可燃性、对母体材料有副作用以及无机蓄能材料存在腐蚀性、相变过程中具有过冷和反相等缺点 ,将有机相变材料嵌入到导热系数较高的二氧化硅纳米层空间内 ,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导热系数仪分析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 ,结果表明 ,复合相变材料是多孔纳米复合材料 ,其蓄热能力较好、导热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相变 潜热 蓄热 热导率 纳米材料 相变蓄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研究动态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怡辉 王世平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蓄冷技术 动态发展方向 制冷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处理中充气量对LSAR载体流化床运行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林怡辉 霍瑞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4-77,共4页
以LSAR(球形木素磺酸阳离子树脂 )为载体 ,在升流式好氧生物流化床中 ,测定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基质的COD去除率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溶解氧 (DO)量增大 ,微生物活性增加 ,使出水水质好 ,但溶解氧超过一定范围后 ,充氧气体的剪... 以LSAR(球形木素磺酸阳离子树脂 )为载体 ,在升流式好氧生物流化床中 ,测定不同溶解氧条件下基质的COD去除率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溶解氧 (DO)量增大 ,微生物活性增加 ,使出水水质好 ,但溶解氧超过一定范围后 ,充氧气体的剪切力使载体附着微生物膜部分脱落 ,反而使有机物去除率下降 .溶解氧在 5.0~ 6 .5mg/L时 ,以LSAR为载体去除有机物效率高 .其基质附着微生物增长常数为 0 .14 9,衰减常数为 0 .54d-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生物流化床 LSAR 充气量 载体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