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同某污水厂机械浓缩+板框压滤机脱水系统设计方法探讨
1
作者 权国卿 林忠军 任春梅 《净水技术》 2025年第3期185-192,共8页
【目的】针对板框压滤机在污泥脱水系统中因工作模式差异导致的工艺流程不匹配、投资与能耗浪费等问题,以大同某污水厂为例,系统探讨机械浓缩与板框压滤机脱水系统的设计方法,明确不同工作模式的应用场景及优化策略,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 【目的】针对板框压滤机在污泥脱水系统中因工作模式差异导致的工艺流程不匹配、投资与能耗浪费等问题,以大同某污水厂为例,系统探讨机械浓缩与板框压滤机脱水系统的设计方法,明确不同工作模式的应用场景及优化策略,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方法】基于污泥处理量、运行时间及设备参数,提出2种工作模式:多台板框压滤机依次启动与同时启动。依次启动通过式(1)确定设备数量,同时启动模式对设备数量没有要求,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2种模式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经济性及可靠性。【结果】依次启动模式需按式(1)确定板框压滤机数量,适用于设备数量较少(如2台)场景,可降低土建投资(减少平衡池)及运行费用,但自控要求高;同时启动模式灵活性高(该工程选用3台并联),通过增设平衡池实现浓缩系统连续运行,虽增加投资(平衡池及转运泵),但可靠性更优(冗余调节功能)。【结论】板框压滤机工作模式需结合项目规模与运行需求选择:依次启动模式适用于小型工程,经济性显著;同时启动模式适应性强,适合大型系统。设计时应通过增设平衡池、优化高程(减少提升次数)及设备选型(如叠螺浓缩机)提升系统效率。建议未来工程综合考虑投资、操作复杂度与可靠性,并强化自动控制以匹配不同模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污泥浓缩 机械浓缩 板框压滤机 设计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郑玄以《礼》注《易》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林忠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7,共7页
《礼》、《易》虽然各有其特点和功用,但他们被纳入儒家话语系统之后,更多的是互补相通,此为郑玄以礼解《易》的前提。以《易》解《礼》、以《易》观《礼》,春秋时有之,以《礼》解《易》发端于孔子儒家,这是郑玄以礼解《易》的源头。以... 《礼》、《易》虽然各有其特点和功用,但他们被纳入儒家话语系统之后,更多的是互补相通,此为郑玄以礼解《易》的前提。以《易》解《礼》、以《易》观《礼》,春秋时有之,以《礼》解《易》发端于孔子儒家,这是郑玄以礼解《易》的源头。以《礼》注《易》是郑氏治易的重要特色。郑氏《周易注》以礼注《易》者大约有30多条,主要见于泰、同人、讼、豫等卦和《系辞》、《象传》、《序卦》等注释。就礼而言,涉及到三礼的婚礼、祭祀礼、宾礼、封侯礼、刑礼等。郑玄以礼解《易》的特点,大多先取象,然后由取象而引出礼,即他以《礼》解《易》不是单一的,而是与其他方法掺杂在一起的。就易学而言,以礼解《易》不同于一般历史方法,是以与之相近和相通的古文献解读《周易》。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把《周易》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以反映当时的历史风貌的文献解读之,最大限度地再现《周易》文辞的真实意义或作者的固有意义。这是其他方法所无法取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礼相通 以礼解《易》 郑玄易学特色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在城市排水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林忠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5期143-147,共5页
以广州市司马涌、荔湾涌和西濠涌为例,分析总结了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在城市防洪排涝和控制溢流污染方面的应用。指出深层隧道排水系统避开了拥挤的浅层地下空间,具有征地拆迁量少,对地面交通和建筑影响小,可实施性好等优点,是城市老城区... 以广州市司马涌、荔湾涌和西濠涌为例,分析总结了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在城市防洪排涝和控制溢流污染方面的应用。指出深层隧道排水系统避开了拥挤的浅层地下空间,具有征地拆迁量少,对地面交通和建筑影响小,可实施性好等优点,是城市老城区排水改造的可行方案。同时,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必须与局部浅层改造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隧道排水系统 防洪排涝 溢流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污泥回流对二沉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忠军 隋军 李朝林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4期125-127,7,共3页
借助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利用标准紊流模型,对广州某污水处理厂平流式二沉池在不同回流比和吸泥机位于不同位置时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沉淀池进水端存在两个涡流区,当吸泥机与进水口距离小于25 m时,涡流区体积占二沉池总体... 借助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利用标准紊流模型,对广州某污水处理厂平流式二沉池在不同回流比和吸泥机位于不同位置时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沉淀池进水端存在两个涡流区,当吸泥机与进水口距离小于25 m时,涡流区体积占二沉池总体积百分比由回流比R=0时的10%增加到R=2.0时的25%,当二者距离大于25 m时,涡流区体积基本不受回流比影响;吸泥机前混合液水平流速大于吸泥机后混合液水平流速,且吸泥机前流速随回流比增加而增加,吸泥机后混合液流速不受污泥回流影响,基本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沉池 流场 数值模拟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清俞樾对于汉易的整合与阐发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忠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4,共10页
俞樾沿袭乾嘉易学之学风,从象数和训诂两个层面对汉易做了深入的探索。就象数而言,整合了荀爽、虞翻升降说和旁通说,提出了穷通变化说;通过解构汉易卦变说,提出了"非反对则旁通"的刚柔相易说与"八纯卦和八交卦"的... 俞樾沿袭乾嘉易学之学风,从象数和训诂两个层面对汉易做了深入的探索。就象数而言,整合了荀爽、虞翻升降说和旁通说,提出了穷通变化说;通过解构汉易卦变说,提出了"非反对则旁通"的刚柔相易说与"八纯卦和八交卦"的变卦说;发现汉代卦气说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辨析和修正;秉承了汉易的思路,以象解《易》,贯通经文。就训诂而言,他以"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为解经要旨,将文字训诂运用于解《易》之中,提出不同于前人的解释。俞氏易学迎合了晚清经学汉宋兼采的特点,折中汉宋象数之学,重建以训诂兼象数的汉代易学。俞樾成为乾嘉以后汉易研究最有成就的易学家,对于后世汉易传承和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樾 汉易 乾嘉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坚克难 创见迭出——评《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
6
作者 林忠军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42-144,共3页
刘彬教授在其新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一书中,针对帛书《易传》六篇的"疑难词句",不避艰险,攻坚克难,取得了突破性和创新性成果。其精要者,如对《二三子问》"理顺五行"之古人施政顺应时令... 刘彬教授在其新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一书中,针对帛书《易传》六篇的"疑难词句",不避艰险,攻坚克难,取得了突破性和创新性成果。其精要者,如对《二三子问》"理顺五行"之古人施政顺应时令思想的揭示,对《系辞》"易知则有亲""有亲则可久"之创新义理的发掘,对《衷》篇"重阳者亡,故火不吉也""重阴者沈,故水不吉也"之"乾离一体,坤坎同居"象数思想的发明,对《衷》篇"爻变"说的挖掘,对《要》篇古卦气思想的考索等,皆堪为攻坚克难创辟新说之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易传》 疑难词句 时令思想 易知则有亲 乾离一体 坤坎同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远市东城污水处理厂分区组团地下式总体设计
7
作者 林忠军 李胜 《中国市政工程》 2014年第3期80-82,108-109,共3页
清远市东城污水处理厂总规模8×104 m3/d,一期设计规模4×104 m3/d,采用CASS和转盘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土建采用地下式分区组团布置,各组团通过地下综合管沟相连。介绍工艺流程和主要构筑物设计情况,对主要设计特点、新技术应用... 清远市东城污水处理厂总规模8×104 m3/d,一期设计规模4×104 m3/d,采用CASS和转盘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土建采用地下式分区组团布置,各组团通过地下综合管沟相连。介绍工艺流程和主要构筑物设计情况,对主要设计特点、新技术应用及投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分区组团地下式布置 综合管沟 CASS 转盘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苏玉凤 林忠军 +3 位作者 宣翔虎 陆明奎 徐华庆 吕凤娟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84-485,共2页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采用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消化性溃疡患者62例,按照收治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2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临床...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采用小柴胡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消化性溃疡患者62例,按照收治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2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3%高于对照组的87%;溃疡面积比较:观察组溃疡面积愈合较对照组好。结论: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比单纯使用西药疗效更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小柴胡汤 加减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