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性别对癫痫患儿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血药浓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志燕 刘海涛 +3 位作者 舒扬 王芳 田怀平 徐阿晶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及性别因素对癫痫患儿奥卡西平代谢产物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217例服用奥卡西平的儿童癫痫患儿进行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MHD)血清稳态质量浓度测定,分析其血清浓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年龄及性别因素对癫痫患儿奥卡西平代谢产物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217例服用奥卡西平的儿童癫痫患儿进行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MHD)血清稳态质量浓度测定,分析其血清浓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在推荐剂量8~46 mg/(kg.d)范围内,服用奥卡西平的患儿血清MHD质量浓度随着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条件下,不同性别组患儿血清MHD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奥卡西平活性代谢产物的血清质量浓度与性别无相关性,虽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选用奥卡西平治疗癫痫患儿时应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尽量实现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代谢产物 血药浓度 癫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血中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药物浓度及其在儿童癫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林志燕 刘海涛 +3 位作者 舒扬 王芳 田怀平 徐阿晶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LTG)和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10-羟基卡马西平(MHD)浓度的HPLC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方法:采用甲醇提取血清中LTG和MHD进样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4.6mm×250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LTG)和奥卡西平活性代谢物10-羟基卡马西平(MHD)浓度的HPLC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方法:采用甲醇提取血清中LTG和MHD进样测定。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25nm。结果:LTG在0.8~4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MHD在0.56~56.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LTG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8±4.29)%、(98.21±3.14)%、(97.78±2.52)%,MHD高、中、低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40±4.13)%、(102.30±2.88)%、(99.77±2.2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并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奥卡西平 10-羟基卡马西平 血药浓度 癫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的建立及在血管瘤患儿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志燕 黄晓会 杨萍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4-18,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全血中西罗莫司浓度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_(18)(2.1 mm×50 mm,1.8μm),流动相为水(A)-乙腈(0.1%甲酸,B),流速0.3 mL/min,梯度洗脱。依维莫司为内标,电喷雾离子源... 目的:建立测定人全血中西罗莫司浓度的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_(18)(2.1 mm×50 mm,1.8μm),流动相为水(A)-乙腈(0.1%甲酸,B),流速0.3 mL/min,梯度洗脱。依维莫司为内标,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正离子模式检测。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离子对m/z分别为936.5/409.5、980.6/389.3。同时采用该方法对我院血管瘤患儿西罗莫司血药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西罗莫司在0.625~40.000 ng/mL浓度范围内与相对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日内、日间RSD均<10%,提取回收率91.95%~118.50%,基质效应81.67%~107.84%。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快速,能满足临床常规监测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血管瘤 儿童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患儿血清中阿米卡星的浓度
4
作者 林志燕 黄晓会 +1 位作者 杨萍 陆晓彤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26-29,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测定儿童血清中阿米卡星药物浓度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血清样品经甲醇蛋白沉淀,以异帕米星为内标,采用Agilent Poroshell120HILIC-Z(2.1... 目的:建立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测定儿童血清中阿米卡星药物浓度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血清样品经甲醇蛋白沉淀,以异帕米星为内标,采用Agilent Poroshell120HILIC-Z(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A:100 m M醋酸铵溶液(含1%甲酸),流动相B:乙腈(含1%甲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采用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检测离子通道为m/z 586. 2/163. 1(阿米卡星)和m/z570. 2/411. 4(内标)。结果:阿米卡星在0. 625~40. 00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11. 14%,准确度为91. 76%~110. 31%,基质效应95. 02%~103. 23%,提取回收率90. 24%~96. 29%。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人血清阿米卡星浓度分析测定。将该方法用于临床6例儿科患儿阿米卡星药物浓度监测,测定结果显示患儿的稳态谷浓度和峰浓度个体差异较大,提示阿米卡星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药物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呋麻滴鼻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怀平 林志燕 +2 位作者 王冉冉 王玲 杜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45-48,共4页
目的:建立小儿呋麻滴鼻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方法,制备1∶10供试液,薄膜过滤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分别进行微生物计数检查和控制菌检查的方法适用性实验。结果:薄膜过滤法可有效消除小儿呋麻滴鼻液供... 目的:建立小儿呋麻滴鼻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方法,制备1∶10供试液,薄膜过滤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分别进行微生物计数检查和控制菌检查的方法适用性实验。结果:薄膜过滤法可有效消除小儿呋麻滴鼻液供试品的抗菌活性。微生物计数检查的5种实验菌的回收比值均在0. 5~2. 0之间。控制菌检查中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都能够检出。结论:采用1∶10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的检查方法和检验条件,方法适用性实验已确认可以进行小儿呋麻滴鼻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呋麻滴鼻液 微生物限度检查 微生物计数检查 控制菌检查 薄膜过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联用咪达唑仑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晓彤 刘艳 +4 位作者 徐阿晶 舒扬 张春 王芳 林志燕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可同时进行氟康唑和咪达唑仑生物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应用RP-HPLC法分别测定氟康唑、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的血药浓度;同时考察氟康唑与咪达唑仑联用对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 mL血清样品加入内标后以5 mL乙酸乙酯提... 目的:建立可同时进行氟康唑和咪达唑仑生物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应用RP-HPLC法分别测定氟康唑、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的血药浓度;同时考察氟康唑与咪达唑仑联用对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 mL血清样品加入内标后以5 mL乙酸乙酯提取,有机相用氮气吹干,以100μL甲醇溶解,分别在不同的色谱条件下以20μL进样测定。结果:氟康唑、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及内标能够在同一条件下被提取。氟康唑在0.5~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0,n=6),咪达唑仑在0.03~7.29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5,n=16),1-羟基咪达唑仑在0.09~7.29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n=5)。联用氟康唑和咪达唑仑组较单用咪达唑仑组中咪达唑仑血药浓度明显增高。结论:该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同时测定氟康唑、咪达唑仑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联用氟康唑和咪达唑仑与单用咪达唑仑比较,咪达唑仑血药浓度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法 氟康唑 咪达唑仑 1-羟基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志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正畸患者心理特征观察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找到相应适合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全力配合完成正畸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未成年和成年人两类,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完成正畸治疗。结果充分了解正畸患者的就诊心态,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 目的通过对正畸患者心理特征观察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特点,找到相应适合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全力配合完成正畸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未成年和成年人两类,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完成正畸治疗。结果充分了解正畸患者的就诊心态,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对正畸治疗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针对患者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心理护理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排水系统在农村生活污水分流改造中的应用
8
作者 林志燕 《居业》 2024年第9期73-75,共3页
农村的污水收集处理逐渐成为市政工作重点。负压排水系统因其具有耗水量低、污水处理效率高及经济成本小的特性被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中。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其施工细节仍需进一步完善。本文详细介绍了负压排水系统的类型... 农村的污水收集处理逐渐成为市政工作重点。负压排水系统因其具有耗水量低、污水处理效率高及经济成本小的特性被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中。然而,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其施工细节仍需进一步完善。本文详细介绍了负压排水系统的类型,并依托实体工程介绍了负压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流程。负压排水系统具有施工周期短、排水效率高、环保性及经济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负压排水系统 分流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溶栓中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廖彬容 陈宝燕 +1 位作者 林志燕 孔秋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溶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形成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患者15例,注射尿激酶联合红外线治疗仪进行治疗,并给予尿激酶溶栓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红外线治疗仪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溶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形成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患者15例,注射尿激酶联合红外线治疗仪进行治疗,并给予尿激酶溶栓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中,成功14例(93.3%);随访5个月,治疗后第1、2、3、4、5个月的通畅率分别为86.7%、73.3%、66.7%、66.7%、60.0%;治疗后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尿蛋白及总胆红素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尿激酶联合使用红外线治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溶栓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红外线治疗仪 动静脉内瘘 血栓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