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的不孕症早期流产患者与自然妊娠早期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荆霞 马天仲 +3 位作者 李云清 黄日艳 林志梅 陈碧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27-30,共4页
目的 观察借助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的不孕症早期流产患者和自然妊娠早期流产患者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核型差异。方法 根据妊娠方式不同,将164例早期流产患者分为借助ART妊娠的不孕症早期流产患者组(ART组,75例)和自然妊娠的早期流... 目的 观察借助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的不孕症早期流产患者和自然妊娠早期流产患者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核型差异。方法 根据妊娠方式不同,将164例早期流产患者分为借助ART妊娠的不孕症早期流产患者组(ART组,75例)和自然妊娠的早期流产患者组(NC组,89例),清宫术时获取流产绒毛组织标本,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比较两组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率,比较两组中年龄≥38岁和<38岁的患者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率,比较两组中流产男性胚胎和女性胚胎的患者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率。结果 ART组患者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核型50例,核型异常率为66.67%,NC组患者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核型48例,核型异常率为53.93%,两组相比,P>0.05。ART组患者绒毛组织染色体异常核型中,单体7例、三倍体0例,NC组单体1例、三倍体5例,两组相比,P均<0.05;其余异常核型资料相比,P均>0.05。ART组年龄≥38岁的22例患者中,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90.91%;NC组年龄≥38岁的20例患者中,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65.00%,两组相比,P<0.05。ART组年龄<38岁的53例患者中,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56.60%;NC组年龄<38岁的69例患者中,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50.72%,两组相比,P>0.05。去除性染色体和三倍体异常核型的12例患者后,152例流产患者中,ART组流产男性胚胎38例(占55.88%)、女性胚胎30例(占44.12%),NC组流产男性胚胎45例(占53.57%)、女性胚胎39例(占46.43%),两组相比,P>0.05。86例绒毛组织常染色体异常核型样本中,ART组43例、NC组43例,其中ART组男性胚胎23例,女性胚胎20例;NC组男性胚胎19例,女性胚胎26例;两组相比,P>0.05。结论 借助ART妊娠的不孕症早期流产患者和自然妊娠的早期流产患者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率相近,但借助ART妊娠的不孕症患者的绒毛组织性染色体异常核型(X单体)增多;年龄≥38岁的借助ART妊娠的不孕症早期流产患者比自然妊娠早期流产患者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率高;流产男性胚胎和女性胚胎者的胚胎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异常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核型 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 自然妊娠 流产 绒毛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AMH,AMHR-Ⅱ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荆霞 许丽华 +6 位作者 陈碧 张维 唐棣 王笑 林志梅 王丽莲 邹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2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与AMH,AMHR-Ⅱ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断的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50例为POF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PCR方法测定两组AMH,AMHR-Ⅱ基因多态性。结果 POF组AMH基因突变位点基...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与AMH,AMHR-Ⅱ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断的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50例为POF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PCR方法测定两组AMH,AMHR-Ⅱ基因多态性。结果 POF组AMH基因突变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F组AMHR-Ⅱc.49+10T>G基因位点GG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622-2C>T基因位点TT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622-24C>A基因位点AA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1038G>T基因位点TT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HR-Ⅱ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特发性卵巢早衰的重要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卵巢早衰 AMH AMHR-Ⅱ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