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油Ⅱ类储层低粘滑溜水携细砂技术研究
1
作者 陈鑫 林庆祥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11期93-96,共4页
致密油Ⅱ类储层是外围油田持续稳产的接替领域和坚实储量基础,目前,Ⅱ类储层探明未动用储量1.4×10^(8)t,“十四五”期间预计新增1.0×10^(8)t。近两年,致密油区块Ⅱ类储层平均占比增至60%,致密油直井区块压后投产效果差异比较... 致密油Ⅱ类储层是外围油田持续稳产的接替领域和坚实储量基础,目前,Ⅱ类储层探明未动用储量1.4×10^(8)t,“十四五”期间预计新增1.0×10^(8)t。近两年,致密油区块Ⅱ类储层平均占比增至60%,致密油直井区块压后投产效果差异比较大,部分井未达到设计产量,以Ⅱ类层为主的直井未达到设计产量占比62%,提产效果差,达不到效益开发要求。主要阐述开展一体化低粘滑溜水携小粒径支撑剂工艺技术,使Ⅱ储层实现效益开发。经树A、高B和芳C三个区块进行现场试验,证实了应用该项复合工艺,可以对Ⅱ类储层进行有效改造,为该类储层压裂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储层 低粘滑溜水 小粒径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原油与压裂液乳化的液阻效应及其对采油的影响实验
2
作者 李诗豪 钟立国 +6 位作者 高大鹏 贾磊磊 孙红宇 张海龙 林庆祥 何剑 张明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174,共12页
致密油藏在压裂改造过程中易发生压裂液侵入,投产后存在产能恢复速度慢和产能低等问题。为了明确致密油藏压后产能低的影响因素,通过核磁共振(NM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致密油藏孔隙结构特征,基于原油乳化前后的流变性和界面张力... 致密油藏在压裂改造过程中易发生压裂液侵入,投产后存在产能恢复速度慢和产能低等问题。为了明确致密油藏压后产能低的影响因素,通过核磁共振(NM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致密油藏孔隙结构特征,基于原油乳化前后的流变性和界面张力测定及乳化相态显微分析,研究了压裂液与原油的乳化规律,结合天然岩心驱替实验与微观刻蚀模型驱替实验模拟,研究了压裂液侵入与原油采出过程。结果表明,压裂液侵入后与原油原位乳化,形成的大乳滴、聚集排列的小乳滴以及多重乳滴流经狭窄的孔喉时会产生强烈的液阻效应,阻碍原油采出。压裂液侵入后原油采出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Ⅰ阶段为侵入区压裂液的返排;第Ⅱ阶段为乳状液缓速排出;第Ⅲ阶段为纯原油的采出。附加阻力计算结果显示,当孔喉半径小于或等于0.20μm时,乳滴通过孔喉所需的压力梯度大于0.02965 MPa/m,原油乳液流动难度大。研究成果能够从乳化及其液阻效应的角度理解致密油藏压裂液侵入伤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压裂液侵入 乳化 液阻效应 原油采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龙西低渗油藏开发中硫化氢生成机理研究
3
作者 孙红宇 钟立国 +4 位作者 张海龙 林庆祥 王珂昕 杨光 杨玉财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在大庆龙西区块扶余油层开发过程中发现,该扶余油层中含硫化氢(H_(2)S)且存在其质量浓度超过阈限值(15.0 mg/m^(3))的情况,但其生成H_(2)S机制尚不明确。采用室内H_(2)S生成机理实验与基于PHREEQC和CMG软件的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 在大庆龙西区块扶余油层开发过程中发现,该扶余油层中含硫化氢(H_(2)S)且存在其质量浓度超过阈限值(15.0 mg/m^(3))的情况,但其生成H_(2)S机制尚不明确。采用室内H_(2)S生成机理实验与基于PHREEQC和CMG软件的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龙西区块地层生成H_(2)S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储层(100~125℃)生成H_(2)S的机理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H_(2)S的质量浓度为3.20~6.10 mg/m^(3);低温储层(≤60℃)生成H_(2)S的机理为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反应,H_(2)S的质量浓度最高可达29.70 mg/m^(3);压裂液通过降低近井地带温度,促进了SRB的繁殖,短时间内生成的H_(2)S质量浓度较采出水中SRB生物还原反应提高了7.5倍;1 m^(3)酸液与0.80 mol FeS的岩心和堵塞物反应生成H_(2)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330.69、11466.75 mg/m^(3)。因此,压裂和酸化是龙西区块扶余油层开发生成H_(2)S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硫酸盐还原菌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压裂液 酸化 地层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油田复杂储层压裂改造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庆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海塔盆地低孔、低渗复杂储层压裂改造施工成功率低,存在储层动用程度低和压裂改造效果差的问题。研究应用海塔盆地低渗透复杂类型储层压裂增产改造工艺,实现了高停泵压力梯度储层现场快速诊断技术,建立了砂泥薄互储层的隔层遮挡标准... 海塔盆地低孔、低渗复杂储层压裂改造施工成功率低,存在储层动用程度低和压裂改造效果差的问题。研究应用海塔盆地低渗透复杂类型储层压裂增产改造工艺,实现了高停泵压力梯度储层现场快速诊断技术,建立了砂泥薄互储层的隔层遮挡标准,形成了高含泥储层压裂施工参数优化方法。通过室内评价及现场应用,一次施工成功率由2008年的50.0%上升到2011年的92%,有效改善了高含泥储层的压裂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停泵压力梯度 砂泥互层 压裂改造 海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应力分析解释技术在压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吕俊丰 刘鹏 +2 位作者 林庆祥 侯景龙 王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4-66,i006,共4页
介绍了地应力剖面在水力压裂改造中应用的重要性和运用测井技术解释地应力剖面的方法, 根据地应力剖面, 制定射孔方案、选择合理的压裂工艺、应用全三维压裂模拟软件进行压裂工程参数优化, 通过小型测试压裂和井温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 介绍了地应力剖面在水力压裂改造中应用的重要性和运用测井技术解释地应力剖面的方法, 根据地应力剖面, 制定射孔方案、选择合理的压裂工艺、应用全三维压裂模拟软件进行压裂工程参数优化, 通过小型测试压裂和井温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地应力剖面 水力压裂 裂缝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芳198-133区块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实践 被引量:21
6
作者 金成志 何剑 +2 位作者 林庆祥 梅俭 段彦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8-225,共8页
大庆油田致密油储层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为促进大庆油田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探索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压裂施工模式。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平台井压裂方案的整体优化,将地质、钻井、压裂、作业施工紧密结合,实现了致密油储层改造规模... 大庆油田致密油储层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为促进大庆油田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探索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压裂施工模式。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通过平台井压裂方案的整体优化,将地质、钻井、压裂、作业施工紧密结合,实现了致密油储层改造规模最大化。采用集约型的工厂化施工方式,现场用工人数缩至26人,占地面积节约77%,利用一套车组完成芳198-133区块9口水平井154段压裂施工,用时仅32天,大幅提升了施工时效;通过该区块的探索应用,形成了一套具有大庆特色的工厂化压裂施工标准。芳198-133区块经过改造后,生产158天,累计产油1.55×10^4m^3,单井平均日产油38.1m3,相比同区直井措施产量提升14倍,达到了预期的增产效果。通过增能提效,使综合施工成本降低36%,实现了试验区致密油藏整体动用和经济有效开发,对大庆油田其他致密油区块增产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地质工程一体化 工厂化 压裂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裂缝型砂岩储层缝网压裂技术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秀臣 杨成彬 +3 位作者 张有才 杨东 林庆祥 王守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5-239,共5页
为了保证致密砂岩储层的压裂成功率和改造效果,研究了缝网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通过压裂裂缝扩展分析,确定缝网形成的条件是产生应力释放缝,与主裂缝的夹角为75°.通过分析应力释放缝的岩石力学性质、净压力、最小主应力及应力差等... 为了保证致密砂岩储层的压裂成功率和改造效果,研究了缝网形成机理和主控因素.通过压裂裂缝扩展分析,确定缝网形成的条件是产生应力释放缝,与主裂缝的夹角为75°.通过分析应力释放缝的岩石力学性质、净压力、最小主应力及应力差等力学影响因素,以及致密储层缝网形成机理,明确了影响缝网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工艺选井选层方法,并以实现缝网压裂为目标进行缝网压裂工艺优化.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一套适合大庆致密油气储层的缝网压裂技术,明显提高了该类储层压后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缝网压裂 应力释放缝 净压力 内聚力 内摩擦角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西部斜坡稠油地层流动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钟立国 刘冰岩 +3 位作者 李大勇 张海龙 林庆祥 文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147,共6页
针对大庆西部斜坡稠油在开采过程中与地层水和注入水乳化生成高黏的油包水型乳状液降低地层流动性的问题,通过流变性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乳化、温度及地层渗透率对稠油黏度和地层流动性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原油在地层中流动困难的... 针对大庆西部斜坡稠油在开采过程中与地层水和注入水乳化生成高黏的油包水型乳状液降低地层流动性的问题,通过流变性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乳化、温度及地层渗透率对稠油黏度和地层流动性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原油在地层中流动困难的原因及改善流动性的技术方向。结果表明:含水乳化和温度是影响其黏度的主要因素,温度由30℃上升至120℃,脱水稠油黏度降低了95.5%;当含水率低于70%时,原油与水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含水率越大黏度越大,含水率为70%的稠油的黏度是脱水黏度的30倍左右;地层渗透率、温度及含水乳化对原油地层流动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地层渗透率越低、温度越低、含水乳化越严重,原油流动性越差,不同温度和含水率下的采油指数相差可达10倍以上。因此,促使含水稠油乳状液转相是油田降黏增产的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对同类油藏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乳化 流动性 大庆西部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方式对海带中重金属脱除效果的影响
9
作者 陈钰红 邓文辉 +6 位作者 许晶 木尼热·卡地尔 姜泽东 郑明静 蔡真珍 倪辉 林庆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9期7-12,共6页
以福建连江“黄官一号”海带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独使用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及二者混合进行发酵,分析测定不同发酵方式对海带中铅、镉、铜、铁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的海带样品铅、镉、铜、铁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不同发酵方式对... 以福建连江“黄官一号”海带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独使用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及二者混合进行发酵,分析测定不同发酵方式对海带中铅、镉、铜、铁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的海带样品铅、镉、铜、铁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不同发酵方式对同种重金属的脱除效果存在差异,同种微生物对不同重金属的脱除效果也有不同。其中,酵母菌发酵对海带中铅、镉、铜、铁的脱除率分别为57%、29%、44%与45%;植物乳杆菌发酵对海带中铅、镉、铜、铁的脱除率分别为19%、11%、31%与32%;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对海带中铅、镉、铜、铁的脱除率分别为34%、33%、11%和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酿酒酵母菌 植物乳杆菌 重金属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压裂施工诊断及工艺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鸿林 段彦清 +2 位作者 范立华 张海龙 林庆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6-184,共9页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裂缝形态复杂,压裂施工规模受限。为了准确判断施工难点,降低压裂加砂难度,增强储层改造效果,利用已施工井测试G函数曲线分析,结合岩心标定,归纳形成了3类典型的页岩油储层G函数曲线解释图版,并优选停泵压力梯度...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储层裂缝形态复杂,压裂施工规模受限。为了准确判断施工难点,降低压裂加砂难度,增强储层改造效果,利用已施工井测试G函数曲线分析,结合岩心标定,归纳形成了3类典型的页岩油储层G函数曲线解释图版,并优选停泵压力梯度、近井摩阻、滤失系数3项特征参数,建立压裂特征参数诊断标准,提高了诊断效率及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诊断结论,探索形成了动态酸处理、“临界砂比法”试探加砂、砂塞打磨降滤、逆混合主缝延伸和阶段控排量分级加砂5项针对性的工艺控制措施。现场应用后,疑难施工层段比例由初期的55%降至20%,水平段压裂加砂强度由1.13 m^3/m提至2.48 m^3/m,取得较好效果。研究成果为页岩油储层压裂现场决策提供了一套量化判别标准,实现了页岩油储层改造能力提升,推动了古龙页岩油资源的有效动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压裂施工 G函数 施工诊断 工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低山区森林土壤中的微量营养元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曙才 俞元春 +1 位作者 张祥芹 林庆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43-347,共5页
本文对闽北低山区森林土壤中的B,Mo,Cu,Zn,Fe,Mn六种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水平,分布,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北森林土壤中的全B、Zn、Mn含量均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属于较低或很低的水平;影响全量... 本文对闽北低山区森林土壤中的B,Mo,Cu,Zn,Fe,Mn六种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水平,分布,影响因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闽北森林土壤中的全B、Zn、Mn含量均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属于较低或很低的水平;影响全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质地和pH值.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除Zn、Fe外,其它四种元素含量均低于临界值含量,属于很低水平;其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质地、全量、pH值和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 森林土壤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西部斜坡稠油渗流规律和增产潜力研究
12
作者 林庆祥 文强 +1 位作者 何剑 尹浩然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9期50-52,55,共4页
在高性能实验设备基础上,通过流变性实验和岩芯流动实验,确定了西部斜坡稠油油藏地层流体的非线性渗流特征,但采取降粘措施后转变为线性渗流特征。结合降粘实验参数,采用CMG的STARS数值模拟器建立稠油油藏模型,评价化学降粘增产工艺的... 在高性能实验设备基础上,通过流变性实验和岩芯流动实验,确定了西部斜坡稠油油藏地层流体的非线性渗流特征,但采取降粘措施后转变为线性渗流特征。结合降粘实验参数,采用CMG的STARS数值模拟器建立稠油油藏模型,评价化学降粘增产工艺的增产潜力,最终确定不同类型储层的增产潜力范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可以指导增产改造工艺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渗流规律 增产潜力 西部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结构设计
13
作者 林庆祥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5年第4期34-35,共2页
就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结构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墙体排块设计、芯柱设计、壁柱设计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空心砌块 排块设计 芯柱设计 壁柱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理念是成功的关键——访辽宁HFO-沈阳熙格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Tony Tong先生
14
作者 林庆祥 《汽车制造业》 2009年第03X期22-23,共2页
Tony Tong大学时代读的是中文专业,毕业后进入公务体系从事公务员工作20余年。2006年变身成哈斯公司辽宁HFO-沈阳熙格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IG)的掌门人,
关键词 数控机械 管理理念 沈阳 辽宁 总经理 HF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