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连环蛋白在毛囊形态发生及毛囊干细胞增生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常敏 李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58-360,共3页
β 连环蛋白 (β catenin)是一个多功能、广泛分布的蛋白。它参与了包括胚胎形成及个体发育等许多生物过程 ,该文作者综述了β catenin在诱导毛囊形态发生及毛囊干细胞增生分化中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Β-连环蛋白 毛囊 Wnt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微囊膜通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常敏 李宇 +3 位作者 黄铿 纪影畅 蔡湘娜 李国强 《现代医院》 2008年第9期16-17,共2页
目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APA(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膜的通透性。方法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分子量分别为10 ku、40 ku、70 ku的葡聚糖与APA微囊共同孵育,观察形成的激光共聚焦图像,检测相同... 目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APA(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膜的通透性。方法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分子量分别为10 ku、40 ku、70 ku的葡聚糖与APA微囊共同孵育,观察形成的激光共聚焦图像,检测相同时间、不同直径的APA微囊中葡聚糖-荧光素的强度。结果荧光素在APA微囊中呈同心圆状、逐层渗透的方式扩散,在相同时间、同一层面观察,分子量越大,通透的速度越慢,相同分子量、相同时间内荧光强度比较:小囊组>中囊组>大囊组(p<0.05)。结论APA微囊既可允许小分子的物质通过,保证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的自由进出,又能截割大分子物质,起到免疫隔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微囊 通透性 毛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宏生 李宇 +3 位作者 纪影畅 蔡湘娜 林常敏 李国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移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下肢软组织缺损,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1/3胫前、足背、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 目的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移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下肢软组织缺损,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1/3胫前、足背、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18 cm×10 cm。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40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静脉血回流通畅,适合修复小腿远1/3胫前、足背、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皮瓣 组织缺损 小隐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降糖方式——透皮短肽经大鼠足垫皮肤导入胰岛素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铿 崔华中 +2 位作者 林常敏 蔡博治 陈先才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1期13-15,共3页
目的评价透皮短肽TD-1在无毛区域透皮及携带胰岛素进入大鼠体内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制备高纯度的TD-1,TD-1-FITC(以荧光FITC标记的TD-1)。将TD-1和胰岛素混合后,分别涂抹于大鼠背部、足垫皮肤,定时鼠尾取血检测、比较血糖的变化。结果 T... 目的评价透皮短肽TD-1在无毛区域透皮及携带胰岛素进入大鼠体内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制备高纯度的TD-1,TD-1-FITC(以荧光FITC标记的TD-1)。将TD-1和胰岛素混合后,分别涂抹于大鼠背部、足垫皮肤,定时鼠尾取血检测、比较血糖的变化。结果 TD-1能够携带胰岛素通过背部及足垫皮肤,诱发大鼠血糖下降,但足垫起效时间比背部皮肤明显延迟。结论 TD-1能够通过无毛囊区域的皮肤,并导入胰岛素引起大鼠血糖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导入 皮肤 透皮促进剂 短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头皮毛乳头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其不同代数形态学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蔡博治 傅从从 +5 位作者 陈乐 刘喆汇 李先蕾 倪娜 林常敏 黄铿 《现代医院》 2020年第8期1200-120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代数人头皮毛乳头(Dermal papilla,DP)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其形态学差异。方法从人头皮分离DP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培养至第9代,观察、记录不同代数细胞形态、多层聚集性变化。结果1~3代DP细胞呈梭形,具有明显的多层聚集生... 目的比较不同代数人头皮毛乳头(Dermal papilla,DP)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其形态学差异。方法从人头皮分离DP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培养至第9代,观察、记录不同代数细胞形态、多层聚集性变化。结果1~3代DP细胞呈梭形,具有明显的多层聚集生长特性;而4代以上形状不规则DP细胞逐渐增多,细胞传代时间从低代的2~3周延长至6周以上,多层聚集性逐渐消失。结论体外培养的DP细胞随着代数次数增加,其生长速度、形态、多层聚集性等特性发生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 细胞培养 多层聚集性 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触须毛乳头的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先才 陈海滨 +1 位作者 蔡博治 林常敏 《现代医院》 2011年第5期20-21,共2页
目的分离、培养SD大鼠触须毛乳头,体外进行扩增、培养。方法将大鼠触须毛球部剪下,胶原酶Ⅰ(2 mg/m l)37℃消化3 h后,加入DMEM稀释消化液,反复吹打使毛乳头全部游离出来,在显微镜下用微量移液器逐个收集表面无杂质黏附的毛乳头。结果分... 目的分离、培养SD大鼠触须毛乳头,体外进行扩增、培养。方法将大鼠触须毛球部剪下,胶原酶Ⅰ(2 mg/m l)37℃消化3 h后,加入DMEM稀释消化液,反复吹打使毛乳头全部游离出来,在显微镜下用微量移液器逐个收集表面无杂质黏附的毛乳头。结果分离得到的毛乳头贴壁率高,体外培养出现典型的多层聚集性生长。结论应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大鼠触须毛乳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细胞培养 毛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分钟教学法”工作坊培训效果探索临床教师高效培训途径 被引量:10
7
作者 万岩岩 王洪发 +2 位作者 叶剑锋 林常敏 王颖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6期820-823,共4页
目的依据“一分钟教学法”工作坊培训效果研究分析提升临床教师培训有效性的途径。方法针对临床教师,开展“一分钟教学法”工作坊培训,并通过问卷测试和模拟带教方式评估培训效果,采用SPSS 21.0分析;访谈相关人员对培训的看法。结果培... 目的依据“一分钟教学法”工作坊培训效果研究分析提升临床教师培训有效性的途径。方法针对临床教师,开展“一分钟教学法”工作坊培训,并通过问卷测试和模拟带教方式评估培训效果,采用SPSS 21.0分析;访谈相关人员对培训的看法。结果培训前后临床教师问卷测试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一分钟教学法”培训组与非培训组在模拟带教评分中,六个维度中的逻辑性和综合得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访谈结果显示,培训效果跟多种因素相关。结论程序性的师资培训工作坊对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有效、但不全面的,应充分考虑培训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深入思考能够使临床教师从理论向实践行为转变的方法和途径,才能达到师资培训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分钟教学法 工作坊 临床教师 师资培训 柯氏四级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整合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金红 陈斌 +1 位作者 杨苗 林常敏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课程整合是21世纪课程转型的核心理念。文章基于课程整合视角,介绍了一个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案例,为高校英语课程整合的具体实施提供借鉴。高校在实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策略和学习评价四方面的整合改革时,还需要完善教学团队建设,建立... 课程整合是21世纪课程转型的核心理念。文章基于课程整合视角,介绍了一个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案例,为高校英语课程整合的具体实施提供借鉴。高校在实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策略和学习评价四方面的整合改革时,还需要完善教学团队建设,建立完善长效的课程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整合 案例研究 大学英语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