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臀位干预方案的证据图谱分析
1
作者 谢舒淇 何倩庄 +4 位作者 林岸芸 许川徽 萧玉莹 唐秋牧 成洁好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通过证据图谱系统描述和评价不同干预措施纠正胎儿臀位的相关研究,为今后开展干预研究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至2024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 目的:通过证据图谱系统描述和评价不同干预措施纠正胎儿臀位的相关研究,为今后开展干预研究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至2024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获取胎儿臀位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Risk of Bias和AMSTAR-2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基于护理结局分类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分类,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与编码,采用气泡图综合呈现纳入的研究内容。结果:最终纳入30篇文献,包括24篇随机对照试验和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共涉及4种干预类型和12种干预方法。其中体位管理干预4篇,外倒转术18篇,分娩球运动1篇,艾灸/刺激至阴穴9篇。结局指标主要包括头位转化有效性28篇,分娩方式18篇、疼痛评分13篇,新生儿状况9篇、不良反应、并发症等;有22篇结局效果为有效或可能有效。结论:研究显示宫缩抑制剂或麻醉下行外倒转术对胎儿臀位的干预是有效、成功率高的,但不同麻醉方式存在差异性。针灸、艾灸与体位管理等方法的干预效果尚未得到确凿证据支持。未来可以将关注点放在新技术和大样本实证研究,并注重干预过程中孕妇的舒适度和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先露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项目与成效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岸芸 覃玲 +1 位作者 萧慧娟 武彦 《现代医院》 2012年第7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产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实施项目:①开设孕妇学校;②开通孕妇营养门诊;③创建"广医二院胎儿大学";④温馨陪伴分娩;⑤"五心"级产程观察及护理;⑥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目的探讨产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实施项目:①开设孕妇学校;②开通孕妇营养门诊;③创建"广医二院胎儿大学";④温馨陪伴分娩;⑤"五心"级产程观察及护理;⑥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全面提供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队伍综合素质。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房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球合并滚轮按摩器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岸芸 萧玉莹 刘会云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89-91,98,共4页
目的:观察分娩球合并滚轮按摩器对初产妇产痛、产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本院建档产检的初产妇228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76例。A组产时使用分娩球合并滚轮按摩器;B组产时使用分娩球;C组按照常规... 目的:观察分娩球合并滚轮按摩器对初产妇产痛、产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本院建档产检的初产妇228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76例。A组产时使用分娩球合并滚轮按摩器;B组产时使用分娩球;C组按照常规护理。比较三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时疼痛程度(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脐带脱垂发生率,比较A、B组分娩球运动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VAS得分低,总产程时间缩短,剖宫产率低(P<0.05),A组上述作用更加明显;与B组比较,A组坚持分娩球时间明显更长(P<0.05);三组之间第二、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脐带脱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合并滚轮按摩器能减轻疼痛,提高舒适性,延长分娩球运动时间,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因为胎位异常及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结局 分娩球 滚轮按摩器 自然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产妇第二产程延长对母儿的影响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萧慧娟 林岸芸 +1 位作者 武彦 田耕 《现代医院》 2012年第9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第二产程延长对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167例初产妇第二产程延长的临床病因,比较各临床病因进行剖腹产、顺产、阴道助产的例数及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例数,并分析不同阶段的... 目的探讨初产妇第二产程延长对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167例初产妇第二产程延长的临床病因,比较各临床病因进行剖腹产、顺产、阴道助产的例数及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例数,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护理对策。结果胎头位置异常在不同分娩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在不同分娩方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准确判断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病因基础上采取正确的分娩方式,并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减少第二产程延长对母儿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产程延长 窒息 新生儿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8
5
作者 萧慧娟 林岸芸 +1 位作者 武彦 张兰珍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各类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并发症护理特点,为正确处理子宫畸形产妇分娩提供护理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妇女分娩期出现的并发症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子宫畸形剖宫产率为... 目的:探讨各类子宫畸形妊娠分娩期并发症护理特点,为正确处理子宫畸形产妇分娩提供护理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妇女分娩期出现的并发症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子宫畸形剖宫产率为65.2%,其他子宫畸形(双角子宫、纵隔子宫、残角子宫)剖宫产率为95.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子宫畸形的产科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窘迫的发生率较双子宫畸形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子宫畸形和其他子宫畸形的胎位异常和死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角子宫、纵隔子宫、残角子宫合并胎位不正、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均较双子宫畸形组高,双子宫妊娠结局相对较好;根据各类不同子宫畸形特点进行个性护理与整体护理结合,并配合医师对其并发症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畸形 分娩期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