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对日本鬼鲉受精卵发育及仔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小金 《福建水产》 2008年第4期24-26,共3页
研究了盐度对日本鬼鲉(Inimicus japonicus)受精卵发育及仔鱼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1)鬼蚰受精卵盐度在19—35均可孵化,最适盐度为27—31。盐度高于31,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盐度低于2... 研究了盐度对日本鬼鲉(Inimicus japonicus)受精卵发育及仔鱼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仔鱼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1)鬼蚰受精卵盐度在19—35均可孵化,最适盐度为27—31。盐度高于31,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盐度低于27,孵化率随盐度的下降而降低。(2)试验盐度范围内鬼铀仔鱼SM值为3.49~22.12,仔鱼生长和存活的最适盐度范围为23~27,适宜盐度范围为1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鲉 盐度 受精卵 仔鱼生长 存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颗粒饲料对拟穴青蟹成活、生长和肌肉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黄伟卿 林小金 +6 位作者 钟传明 陈云月 张艺 王永贵 臧蔓 施蕾 周振平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9,共6页
在水温24~28℃下,将体质量(34.9±15.50)^(38.65±16.31)g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饲养在循环水养殖车间中,一蟹一盒,每组3个平行,每组30只,投喂由37%鳀、37%鱼粉、10%水、7%复合多维、5%脱壳素和4%石花粉组成、经100℃... 在水温24~28℃下,将体质量(34.9±15.50)^(38.65±16.31)g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饲养在循环水养殖车间中,一蟹一盒,每组3个平行,每组30只,投喂由37%鳀、37%鱼粉、10%水、7%复合多维、5%脱壳素和4%石花粉组成、经100℃水蒸汽蒸煮15 min制成的软颗粒饲料70 d,对照组投喂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投喂量为2%~5%,研究了软颗粒饲料对拟穴青蟹成活、生长和肌肉氨基酸组份的影响。结果显示:拟穴青蟹摄食软颗粒饲料时,成活率为(82.4±6.72)%,极显著高于对照组(79.3±2.57)%(P<0.01);甲壳长和体质量的特定增长率分别为(0.34±0.12)%·d^-1和(0.80±0.29)%·d^-1,显著高于对照组(0.20±0.16)%·d^-1和(0.56±0.37)%·d^-1(P<0.05);脱壳隔时间为(28.5±6.36)d,比对照组低(33.0±7.07)d(P<0.05);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13.06±5.2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9.95±3.45)%(P<0.01),必需氨基酸(4.33±1.64)%和呈味氨基酸(5.35±2.02)%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3.36±1.06)%和(3.99±1.25)%(P<0.05),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0.44,小于对照组(71.72)。本研究结果可为拟穴青蟹人工饲料的制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软颗粒饲料 成活率 生长 氨基酸组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肝脏病变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振勇 谢友佺 林小金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1,共5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法,对不同生存条件下的大黄鱼以及肝脏病变的大黄鱼肝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酸水解法测定不同生存条件下以及患肝肿大的大黄鱼肝脏的脂肪含量,了解其变化情况。以野生大黄鱼的肝组织... 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法,对不同生存条件下的大黄鱼以及肝脏病变的大黄鱼肝组织进行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酸水解法测定不同生存条件下以及患肝肿大的大黄鱼肝脏的脂肪含量,了解其变化情况。以野生大黄鱼的肝组织细胞结构为参照,初步探明了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脂肪肝、肝肿大、肝胆汁淤积、肝淤血的组织病理变化情况,讨论了大黄鱼肝脏病变的原因和病变致死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肝脏 病变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继发细菌感染致死原因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振勇 林小金 +2 位作者 谢友佺 吴宁江 范希军 《福建水产》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明确大黄鱼刺激隐虫病大量死亡的致死原因,从患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病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肝脏中分离细菌,病情程度较轻的鱼未分离到细菌,非常严重的鱼分离到细菌;分离的菌株经纯化后鉴定为创伤弧菌(Vibrio ... 为明确大黄鱼刺激隐虫病大量死亡的致死原因,从患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病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肝脏中分离细菌,病情程度较轻的鱼未分离到细菌,非常严重的鱼分离到细菌;分离的菌株经纯化后鉴定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利用纯化后的菌株作回归感染试验,其感染率为100%,死亡率为80%。研究表明患刺激隐核虫病的大黄鱼体内的细菌为继发性感染,是导致大黄鱼大量死亡的致病菌,其感染途径为水→伤口→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刺激隐核虫 继发细菌感染 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宁德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振勇 谢友佺 +1 位作者 林小金 范希军 《福建水产》 2014年第5期351-358,共8页
刺激隐核虫病是福建宁德海水养殖鱼类最为严重的疾病。本文通过连续监测各站点、广泛调查、参考相关实验和资料,研究刺激隐核虫的生物学特性和该病的流行特点。结果表明: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前置因素是水流... 刺激隐核虫病是福建宁德海水养殖鱼类最为严重的疾病。本文通过连续监测各站点、广泛调查、参考相关实验和资料,研究刺激隐核虫的生物学特性和该病的流行特点。结果表明: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前置因素是水流、水深和养殖密度;每年病情的发展趋势呈双峰形,并确定了病情程度的划分方法。当春季水温达到22.2℃时可见虫体,23.2℃-28.0℃时为该病的暴发期;秋季水温降到27.5℃左右时也会暴发该病。患病鱼大量致死的原因是继发细菌感染和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类 刺激隐核虫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刺激隐核虫的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振勇 谢友佺 +1 位作者 林小金 范希军 《福建水产》 2012年第6期471-475,共5页
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初是福建省沿海养殖的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明确患病大黄鱼暴发性死亡的原因,进行了患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试验。结果表明,病情越严重的鱼出现浮头、大量死亡时的溶氧量越高、耗氧率... 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初是福建省沿海养殖的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明确患病大黄鱼暴发性死亡的原因,进行了患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试验。结果表明,病情越严重的鱼出现浮头、大量死亡时的溶氧量越高、耗氧率越低。健康鱼的窒息点和耗氧率分别为2.58 mg/L、332.4 mg/kg·h-1,而病情呈"+++"鱼的窒息点和耗氧率分别为3.83 mg/L、196.0 mg/kg·h-1。结合试验结果和养殖生产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患刺激隐核虫病的大黄鱼对低溶氧量的耐受力降低,易导致其暴发性大量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隐核虫 大黄鱼 溶氧量 耐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大黄鱼溶藻酸弧菌病病原菌传染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振勇 林小金 《福建水产》 2005年第1期26-29,12,共5页
从养殖大黄鱼病鱼的肝脏和脾脏内分离、纯化到溶藻酸弧菌, 经回归感染试验证实它是该病的致病菌。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自动细菌鉴定仪 (ATB)进行细菌鉴定, 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符合溶藻酸弧菌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养殖大... 从养殖大黄鱼病鱼的肝脏和脾脏内分离、纯化到溶藻酸弧菌, 经回归感染试验证实它是该病的致病菌。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自动细菌鉴定仪 (ATB)进行细菌鉴定, 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符合溶藻酸弧菌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养殖大黄鱼溶藻酸弧菌病病原菌传染途径, 主要是从水经伤口传染到体内, 在试验条件下传染率为 60%。病原菌在 30℃时生长很快, 20℃时生长慢, 10℃时基本不生长,对氟苯尼考、四环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等 7种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弧菌病 养殖 生长 氟苯尼考 使用法 鱼病 病原菌 传染途径 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对溶解氧耐受力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振勇 谢友佺 林小金 《福建水产》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在封闭的容器内,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进行不同规格的曼氏无针乌贼对溶解氧耐受力的实验。采用隔膜法检测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溶解氧,及结合乌贼养殖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其对溶解氧耐受情况。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与水温成正比例关... 在封闭的容器内,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进行不同规格的曼氏无针乌贼对溶解氧耐受力的实验。采用隔膜法检测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溶解氧,及结合乌贼养殖生产实际情况,研究其对溶解氧耐受情况。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与水温成正比例关系、与个体体重成反比例关系,耗氧率为146.0-431.4mg/kg.h-1,窒息点为1.96-3.04mg/L,致死点为1.38-2.16mg/L,养殖过程中多数时间溶解氧应维持在5.0mg/L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溶解氧 耐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振勇 全汉锋 +1 位作者 林小金 范希军 《水产科技情报》 2002年第6期255-257,共3页
平均体重为 1.8kg的 5~ 6龄青石斑鱼亲鱼 ,经强化培育、雄性亲鱼的促熟培育、性腺促熟、人工催产等措施 ,获受精卵 32 0万粒 ,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为 2 6h ,孵化率为 80 .7% ;仔稚鱼的饵料系列为 :牡蛎受精卵或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桡足... 平均体重为 1.8kg的 5~ 6龄青石斑鱼亲鱼 ,经强化培育、雄性亲鱼的促熟培育、性腺促熟、人工催产等措施 ,获受精卵 32 0万粒 ,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为 2 6h ,孵化率为 80 .7% ;仔稚鱼的饵料系列为 :牡蛎受精卵或担轮幼虫、轮虫、卤虫、桡足类 ;经 4 1d培育 ,育出平均全长为 3.79cm的幼鱼 19万尾 ,培育成活率为 7.3%。通过试验取得了一套可行的青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 人工繁技术 稚鱼 培育 仔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