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鲜湿米粉中蜡样芽孢杆菌生长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宇斌 李安平 +1 位作者 付湘晋 林亲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81,共4页
测定了不同储藏温度(5、10、15、20、25、30、35℃)下鲜湿米粉中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数据,利用Gompertz模型、Baranyi模型、Logistic模型、MMF模型构建鲜湿米粉中芽孢杆菌生长预测初级模型。结果表明,Baranyi模型与实际测试数据符合度最... 测定了不同储藏温度(5、10、15、20、25、30、35℃)下鲜湿米粉中蜡样芽孢杆菌的生长数据,利用Gompertz模型、Baranyi模型、Logistic模型、MMF模型构建鲜湿米粉中芽孢杆菌生长预测初级模型。结果表明,Baranyi模型与实际测试数据符合度最好,选用Baranyi作为初级预测模型。进一步利用Baranyi模型参数,选用Ratkowsky平方根方程建立了鲜湿米粉中芽孢杆菌生长预测次级模型。鲜湿米粉中芽孢杆菌生长预测模型表明,鲜湿米粉应在15℃以下储藏,芽孢杆菌在鲜湿米粉中的最低生长温度为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米粉 蜡样芽胞杆菌 预测微生物学 Baranyi模型 Ratkowsk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屿港区莆头作业区炸礁施工与质量控制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宇斌 《珠江水运》 2018年第10期68-69,共2页
在进行港口作业时,炸礁施工爆破控制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对于水流比较急的区域,在进行爆破施工时,需要合理选择炸礁施工工艺并做好质量控制。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选择了合适的施工方案,然后对炸礁施工进行探... 在进行港口作业时,炸礁施工爆破控制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对于水流比较急的区域,在进行爆破施工时,需要合理选择炸礁施工工艺并做好质量控制。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选择了合适的施工方案,然后对炸礁施工进行探讨,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顺利完成了炸礁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礁施工 网路联结形式 清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林宇斌 温建立 仲艾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7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了解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7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症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部炎症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症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8.24±1.45)、(9.11±1.21)、(8.24±1.41)、(10.21±2.21)d,均短于常规治疗组的(10.34±1.67)、(11.45±1.67)、(10.78±1.89)、(12.78±2.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86%(1/35),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5.7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实施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并提高肺功能,控制肺部炎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机 激素 丙种球蛋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流域分析法”切除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10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楠 陈树兴 +3 位作者 许德新 许添辉 林宇斌 陈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2021年9月~2022年10月我科采用“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10例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术前行三维重建,确定结节位于肺亚段交界,明确结... 目的探讨“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2021年9月~2022年10月我科采用“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10例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术前行三维重建,确定结节位于肺亚段交界,明确结节归属静脉流域及其靶静脉,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术中暂时阻断靶静脉,无需处理动脉、支气管,荧光反染法或膨胀-萎陷法确定边界,然后释放阻断的靶静脉,根据边界切除靶肺。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扩大切除,无中转肺叶切除。手术时间52~100 min,平均74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0 ml。术后引流时间1~4 d,平均2.6 d。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4.4 d。切除淋巴结1~5枚,(3.1±1.2)枚,均未见肿瘤转移。10例随访2~15个月,平均10.1月,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流域分析 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 周围型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