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体质分型6525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142
1
作者 陈润东 杨志敏 +4 位作者 林嬿钊 杨小波 韦芳宁 李小燕 黄鹂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讨论广州地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对6 525例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2 635例... 目的通过大样本中医体质分类的调查,讨论广州地区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结合中医四诊综合辨识方法对6 525例体检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9种体质的分布按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气虚质(2 635例)、痰湿质(2 029例)、阳虚质(1 556例)、气郁质(1 308例)、湿热质(778例)、瘀血质(551例)、平和质(474例)、阴虚质(443例)、特禀质(23例)。广州地区个体体质分布前5位:痰湿质(806例)、气虚兼痰湿质(787例)、气虚质(665例)、阳虚质(577例)、气郁兼气虚质(554例)。结论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体质的分布当中占有相当比例;性别、年龄等因素影响着体质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调查 体质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中药茶调理偏颇体质的一致性测评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宋和平 曹烨民 +9 位作者 郭义 忻玮 张晓天 朱吉 窦永起 范金茹 欧秀梅 林嬿钊 赵辉 赵刚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7期76-79,共4页
目的:系统分析《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指南)中所推荐的调理偏颇体质的药茶在实践测评中是否与指南一致。方法:通过全国10家一致性测评单位的实践测评,对推荐的21种药茶进行对应的体质调理,每种偏颇体质对应2~3种药茶,共测评241例,调理... 目的:系统分析《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指南)中所推荐的调理偏颇体质的药茶在实践测评中是否与指南一致。方法:通过全国10家一致性测评单位的实践测评,对推荐的21种药茶进行对应的体质调理,每种偏颇体质对应2~3种药茶,共测评241例,调理时间为1个月,观察受试者对药茶的接受度和口感、服用药茶后症状改善情况和体质疗效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受试者对指南中推荐的药茶的接受度和口感,其中口感非常满意率为34.4%,满意率达98.3%左右,偏颇体质倾向症状改善率为100.0%,体质疗效指数中总有效率约76.8%,不良反应率为3.7%,仅1例退出,其他减量后不良反应缓解。结论:指南中所推荐的调理偏颇体质的药茶在实践测评中与指南一致,容易被患者接受且具有较好的口感和较好的调理效果,安全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指南 药茶 体质调理 一致性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析运气学说中岁气客气关系的矛盾 被引量:5
3
作者 宾炜 黎敬波 +2 位作者 林嬿钊 老膺荣 吴弥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2,共2页
运气学说中的岁气是指司天、在泉。当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观点是司天即客气的三之气,在泉即客气的终之气,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司天、在泉应是协同主司全年气候变化的岁气,作用时间是全年,而不是客气之一。客气在岁气的统御下分司1年内各1/... 运气学说中的岁气是指司天、在泉。当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观点是司天即客气的三之气,在泉即客气的终之气,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司天、在泉应是协同主司全年气候变化的岁气,作用时间是全年,而不是客气之一。客气在岁气的统御下分司1年内各1/6年的气候变化。对上半年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司天强于在泉;对下半年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在泉强于司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气学说 岁气 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虚体质生物电阻抗身体成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叶子怡 李海 +5 位作者 宾炜 范宇鹏 陈欣燕 谭健成 张嘉文 林嬿钊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2期38-41,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阳虚体质与平和体质的身体成分指标及代谢性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分析阳虚体质人群身体成分组成的特点。方法:对阳虚质人群94例和平和质人群97例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并对其心率、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指标进行统计... 目的:通过比较阳虚体质与平和体质的身体成分指标及代谢性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分析阳虚体质人群身体成分组成的特点。方法:对阳虚质人群94例和平和质人群97例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并对其心率、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平和质人群相比,阳虚质人群的蛋白质(PRO)、骨矿物质含量(BMC)、身体细胞量(BCM)、骨骼肌(M)、基础代谢(BMR)降低,体脂率(FM%)、内脏脂肪面积(VFA)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虚质体成分组成特征,是机体内在功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对中医体质的健康干预促进具有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体质 身体成分 骨骼肌 体脂率 基础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区感冒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梁嘉恩 陈欣燕 +2 位作者 林嬿钊 李海 杨志敏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5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感冒易感人群中医体质特点,为中医治未病健康调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感冒易感人群受试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辨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出问卷调查表126份,...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感冒易感人群中医体质特点,为中医治未病健康调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感冒易感人群受试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辨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出问卷调查表126份,回收有效问卷调查表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3.7%。118例中113例(95.8%)为兼夹体质,5例(4.2%)为单一体质;主要体质类型以阳虚质居多,占68.6%。兼夹体质113例中兼夹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居多;主要体质为阳虚质者兼夹体质以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居多,主要体质为气虚质者兼夹体质以阳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居多,主要体质为瘀血质者兼夹体质以阳虚质、湿热质居多。结论岭南地区感冒易感人群主要体质类型以阳虚质为主,兼夹体质以气虚质多见,提示岭南地区感冒易感人群在中医治未病健康调养中,应针对阳虚质、气虚质采用相应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易感人群 体质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泽泻-白术药对治疗血脂异常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志滨 李李 +1 位作者 陈欣燕 林嬿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37-4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泽泻-白术药对治疗血脂异常的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检索收集泽泻、白术的活性成分,基于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泽泻-白术药对治疗血脂异常的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检索收集泽泻、白术的活性成分,基于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获取血脂异常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靶点;采用DAVID6.8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3.8.0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核心活性成分;利用SwissDock数据库对核心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A、白术内酯Ⅲ等10个核心活性成分,VEGFA、IL6、EGFR等11个关键靶点,KEGG分析得到影响基础代谢率的HIF-1信号通路,抑制脂肪生成的AMPK信号通路,影响食欲、脂肪代谢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103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泽泻-白术药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治疗血脂异常的关键靶点可紧密结合。结论泽泻-白术药对的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A、白术内酯Ⅲ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控VEGFA、IL6、EGFR等靶点的表达,激活或抑制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抑制食欲、抑制胆固醇转运及合成、抑制脂肪细胞生长等作用,从而治疗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白术 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的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志滨 李李 +1 位作者 陈欣燕 林嬿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6期141-146,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的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文献,利用...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中药复方治疗血脂异常的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文献,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获取核心药物,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结合文献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相关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取交集后通过DAVID 6.8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分析,并构建“核心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共纳入文献969篇,涉及790首方剂、316味中药。结合数据分析结果,获得核心药物:净山楂、丹参、泽泻、茯苓、决明子、白术。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靶点有420个,血脂异常疾病靶点1767个,交集靶点132个。“核心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的活性成分共有62个,包括槲皮素、24-乙酰泽泻醇A、丹参酮ⅡA、茯苓酸、白术内酯Ⅰ等。KEGG富集通路共有91条,其中与治疗血脂异常相关的通路有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结论中医治疗血脂异常多用健脾益气之药补虚,兼用活血化瘀、利湿泻浊、清肝通便之药治标。核心药物对血脂异常的治疗存在分子靶点、化学通路层面的理论及实验依据。临床治疗可参考本研究获取的用药规律及药物作用机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医案云平台 血脂异常 中药复方 组方规律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