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罗蜜柠檬酸合酶基因(AheCS)的表达及其与柠檬酸积累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李思彤 李真琴 +1 位作者 林婉彤 王俊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目的】分析波罗蜜柠檬酸合酶基因(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citrate synthase,AheCS)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柠檬酸含量与AheC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为探究AheCS基因在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Ahe)果实有机酸代谢中的可... 【目的】分析波罗蜜柠檬酸合酶基因(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citrate synthase,AheCS)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柠檬酸含量与AheC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为探究AheCS基因在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Ahe)果实有机酸代谢中的可能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大2号波罗蜜果实为材料,采用0.5 mg·L^(-1)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和1000 mg·L^(-1)外源乙烯利(ethrel,ETH)(40%)处理,研究室温(22±1)℃、相对湿度90%条件下波罗蜜果实成熟过程中柠檬酸的动态变化,克隆获得3个波罗蜜的CS基因(AheCS1、AheCS2和AheCS3),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3个AheCS基因在不同采后处理下(自然成熟、外源乙烯催熟和1-MCP延缓成熟)的相对表达情况及其与柠檬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波罗蜜果实的自然成熟,果实中柠檬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外源ETH处理加速了柠檬酸的合成速率,提前了峰值出现的时间;1-MCP处理抑制了贮藏前期柠檬酸含量下降速率,推迟了高峰出现时间。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heCS1/2/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422~1827 bp,编码蛋白都含有柠檬酸合酶保守结构域WPNVDAHS,属于柠檬酸合酶家族成员。AheCS1/2/3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与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sCS(MH_048698.1)、川桑(Morus notabilis C.K.Schneid.)MnCs(XP010087965.1)、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AaCS(JAT55223.1)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分别达到86.49%、97.00%、86.00%。qRT-PCR结果显示:AheCS1/2/3基因在果实自然成熟(CK)前期表达量低,而后期表达量高;外源ETH处理提前了AheCS 1的表达峰值时间,整体提高了AheCS 2/3的表达量;而1-MCP处理推迟了AheCS1/2/3表达峰值出现时间,增加了AheCS1/2/3成熟后期的表达量。相关性分析发现,波罗蜜果实成熟过程中柠檬酸含量与AheCS1/2/3基因表达呈一定相关性,其中与AheCS2相关性显著。【结论】AheCS2是参与调控波罗蜜成熟过程中柠檬酸积累的潜在基因,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波罗蜜AheCS基因的功能及遗传改良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罗蜜 柠檬酸 AheCS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水凝胶珠封装荧光假单胞菌防治番茄青枯病
2
作者 谢明慧 薛洋 +3 位作者 林婉彤 蒋子冰 吴旭 徐秀彬 《农业工程学报》 2025年第18期261-268,共8页
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重要病害。为改变传统化学防治存在的环境污染和抗药性问题,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海藻酸钠(Alg)、ε-聚赖氨酸(ε-PL)和氯化钙(CaCl_(2))的pH响应型水凝胶珠(SC11@APC),用于负载生... 番茄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重要病害。为改变传统化学防治存在的环境污染和抗药性问题,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海藻酸钠(Alg)、ε-聚赖氨酸(ε-PL)和氯化钙(CaCl_(2))的pH响应型水凝胶珠(SC11@APC),用于负载生防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C11pLAFR-GFP(SC11)),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Alg/5%CaCl_(2)交联水凝胶呈现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可维持荧光假单胞菌SC11第21天活性保持率达61.2%;该材料表现出明显的pH响应特性,在pH值8.0时20 min内溶胀率达453.5%,90 min内菌体累计释放率达到58.6%,性能均优于pH 4.0条件;抑菌圈试验和活/死染色试验证实SC11和SC11@APC对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EP1有优异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表明,30粒SC11@APC处理能够完全防控青枯病(发病率为0),地上部鲜质量(23.2 g)和干质量(2.8 g)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较病害组分别增加364%和460%,较SC11悬浮液组分别增加29.6%和33.3%。SC11@APC水凝胶珠有效维持了菌体活性,降低了植株的病害发生率,为绿色农业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病 荧光假单胞菌 水凝胶珠 生物防治 可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