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刚石表面生成碳化铬的物理机制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高巧君
胡毅飞
林汀
林增栋
彭晓芙
-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系
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
-
出处
《磨料磨具与磨削》
1991年第1期2-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本文用粉末覆盖沉积法在金刚石表面生成了碳化铬。利用X射线及电子衍射结构分析,配合扫描电镜形貌观察,研究了磷化铬生成的动力学及在金刚石表面上生长的物理机制,从而揭示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机理。
-
关键词
金刚石
表面金属化
覆盖沉积法
-
分类号
TG731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
-
题名金属—金刚石的粘结界面与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
被引量:53
- 2
-
-
作者
林增栋
-
机构
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
-
出处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9,共9页
-
文摘
研究了在铜基合金中添加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液相下通过与金刚石表面的界面反应而改变了金刚石与合金的界面形态,从而实现合金对金刚石的粘结。进一步提出了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的模型和技术途径。这种表面金属化的金刚石颗粒具有一般金属颗粒的可烧结性、可焊接性及表面可导电(可电镀)性。强化了粉末治金或电镀金属基体对金刚石颗粒的粘结力,可大幅度提高金刚石工具的水平。
-
关键词
金属-金刚石
界面
金刚石
金属化
-
分类号
TF125.34
[冶金工程—粉末冶金]
-
-
题名钎焊法制造金刚石单层工具的研究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林增栋
-
机构
北京市粉末冶金研究所
-
出处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
文摘
含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合金对金刚石表面浸润的机理与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技术是钎焊制造单层金刚石工具的技术基础。由于金刚石颗粒被强力焊接及其出刃突出 ,并可有序排布决定了钎焊单层金刚石工具具有磨削效率高、工具寿命长的基本特点。本文以三种金刚石工具为例 ,详细介绍了钎焊法制造金刚石工具的工艺。并与电镀金刚石工具进行了对比。
-
关键词
金刚石工具
钎焊
单层
出刃
-
Keywords
diamond tool
brazing
single-layer
protrusion
-
分类号
TQ164
[化学工程—高温制品工业]
-
-
题名烧结金刚石聚晶体的表面金属化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林增栋
高巧君
-
机构
北京粉末冶金研究所
北京大学物理系
-
出处
《磨料磨具与磨削》
1990年第1期3-7,共5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烧结金刚石聚晶体的表面形貌,它是由不同粒度(5~50μm)的金刚石、少量金属粘结剂及反应生成的碳化物组成,表面很粗糙。作者运用所发明的“金刚石表面金属化技术”,结合聚晶体表面特征、研制成功与聚晶体表面有界面反应、结合紧密的金属化表层,层厚3~10μm。该层有良好的可焊性,可以施加常规的锡焊、银焊和铜焊,并与一般金属粉末有良好的烧结性。
-
关键词
金刚石
聚晶体
表面
金属化
-
分类号
TG731
[金属学及工艺—刀具与模具]
-
-
题名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衬底上生长金刚石薄膜机制的研究
- 5
-
-
作者
高巧君
林增栋
-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系
北京粉末冶金研究所
-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46-346,共1页
-
文摘
用CVD法生长金刚石薄膜,其衬底可以是金刚石,也可以是非金刚石,诸如Si、W、Mo、SiO_(2)、玻璃等。目前人们正以浓厚的兴趣去研究金刚石薄膜的生长机制,以及揭示金刚石膜与衬底结合界面的状态。我们曾推断,在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衬底上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物理机制,应当是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物理机制的逆过程。
-
关键词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CVD法
金刚石薄膜
-
分类号
TQ164
[化学工程—高温制品工业]
-
-
题名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机理
- 6
-
-
作者
林增栋
高巧君
彭晓芙
-
机构
北京粉末冶金研究所
北京大学物理系
-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60-360,共1页
-
文摘
由于金刚石与一般金属合金之间具有很高的界面能,故不易与之浸润和焊接,人们虽在金刚石表面镀以Cu、Co、Ni等“金属衣”,但因其易于熔落,实际上并未改变金刚石的表面性能。我们通过金刚石表面与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之间的界面反应,在金刚石表面造就一层与金刚石表面结合牢固的金属碳化物层,从而使金刚石表面具有可焊性、可烧结性及导电性等金属特性,我们称此为金刚石表面金属化。
-
关键词
金刚石表面
界面反应
金属化机理
-
分类号
TQ164
[化学工程—高温制品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