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间第—首诗”——林庚先生访谈录
- 1
-
-
作者
林庚
林在勇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1997年第2期2-6,共5页
-
文摘
上次我们谈话,有些顺便带出来的批评的话,发表了就不太合适。你应作剪裁、加工。我只是觉得不应擅改您的原话,原生态的东西可以给人多方的启发。删掉一些还是可以的。许多文章其实也都经过编辑的加工,这没什么不可以。看过之后我还补充了一些文字,注在边上,可以供你参考。譬如关于艺术的形式,我补充例子:扇面,
-
关键词
文艺复兴
文学艺术
哲学家
莎士比亚
中国文化
林庚
西方文化
理论
价值观
物质文明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治学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戴家祥
林在勇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共7页
-
-
关键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
王国维
陈先生
导师
《中国历史研究法》
清华学校
梁启超
《庄子》
《吴宓自编年谱》
科研能力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丝路追梦
- 3
-
-
作者
林在勇(词)
周湘林(曲)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
-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5,共6页
-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发展神话观初论
- 4
-
-
作者
林在勇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9-53,共5页
-
文摘
一、历史过程中的世界神话我们考察神话的真实境况,即在历史过程中探究它的本质、特征及与其他精神物质领域的关系,这里,试图以中国神话的演变为脉络,分析世界范围的神话现象。1.《山海经》所代表的时代《山海经》包罗宏富、神怪斑驳,“盖古之巫书”(鲁迅语)。相传为禹、益所作(《上山海经表》、《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啖助《春秋集传纂例》说:“古之解说,悉是口传……《山海经》广说殷时,而云夏禹所记。……本皆口传,后之学者。
-
关键词
山海经
神话观
中国神话
原始图腾
世界神话
图腾崇拜
巴比伦
神话理论
体系神话
部落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东方文化复兴与中国文艺理论重建
被引量:15
- 5
-
-
作者
季羡林
林在勇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6,共5页
-
文摘
○先生近年发表了一系列精采的见解,认为东方文化这一自成格局的文化价值体系,作为与西方文化并行的人类文明的两大成就之一,将在未来世纪发挥日益重要甚至是主导的作用.对于先生所指示的文化前景,我个人是心向往之.但是,在目下这个一切都最好“与国际接轨”一下子开过去的心态下,先生的说法自然就引起不小的争议,这种争议也和本世纪前期的争议差不多,理性的讨论因其本不可能达成共识也就无所谓理性的讨论,大多流于既定立场的情绪化.
-
关键词
中国文艺理论
文化复兴
《文心雕龙》
传统文化
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古代
王国维
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
《随园诗话》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艺术的哲学和审美的生活
被引量:7
- 6
-
-
作者
王朝闻
林在勇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共7页
-
-
关键词
艺术的哲学
西方现代派
文人画
审美活动
审美感受
唯心主义
抽象派
文学艺术
审美主体
假定性
-
分类号
J0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我们需要“盛唐气象”、“少年精神”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林庚
林在勇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共7页
-
文摘
■在这么一个炎热的下午打搅先生,真是过意不去.也不敢指定一个什么范围,就请先生乘兴而谈吧.□我也没有一个系统的可讲的东西.《新文学史料》上有我的传记.我今年八十五周岁,是福州人,确切说是闽侯人.我这个人一身有两种生活.一般人好像不大有这种“兼差”,总觉得古典文学和新文学创作,是很远的两件事.施蛰存先生倒也是既搞新文学创作,又搞古典文学.他原先写小说,编《现代》杂志.但是他和我也不一样,他到抗战以后就不写小说了,后来完全是研究古典文学.而我写新诗一直写到80年代.我在这两方面都没有间断,一边教古典文学,一边照样写新诗.直到最近,《诗创作》
-
关键词
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
古典文学
生活语言
诗歌
文学艺术
《诗经》
《中国文学史》
文学创作
《西游记》
-
分类号
I03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周振甫先生访谈録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周振甫
林在勇
-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1996年第2期2-4,共3页
-
文摘
每次我面对某位学问深湛的老前辈时,心里总会想他年轻时、甚至少年童年时是什么样子,也总想向他提一个中学生式的问题,比如说,治学的格言、人生的信条之类。也许问题本身很幼稚,也许并没有什么警句可回答,但肯定每个人都是有说法的。先生能否谈谈。的确像你所说,一时难以回答。要说的话,也就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
关键词
实事求是
文心雕龙
钱钟书
孔子
每个人
例话
毛主席诗词
中学生
李商隐
谈艺录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治学、研究要从读书开始
- 9
-
-
作者
王利器
林在勇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7,共6页
-
文摘
□我是辛亥年生人,但阳历已是1912年,因为我的生日是在腊月。八十四了,虚岁还要加两岁。 ○今天在文史哲方面卓有建树、最受景仰的老前辈,年纪和您相差都在一两岁之间,大多是30年代初北大、清华的几届。这在学术史上算是个人才“辈”出的有趣现象了。而在古籍校勘整理、古典文学研究注释方面,若论著作质量之精,数量之丰,像先生这样恐怕是少有的。 □这也是过誉了。 ○我觉得,尽管您所做的工作,对学术研究的深入有很大帮助,许多学者会从中得益,但毕竟不是一个能够时不时地掀起“舆论轰动”的治学方向。
-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国民党
《红楼梦》翻译
《道藏》
图书馆
《文镜秘府论》
北大
古典文学研究
研究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分类号
K825.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学术界要自重、自爱、自强
- 10
-
-
作者
任继愈
林在勇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共7页
-
文摘
先生是大陆学界的哲学老人,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中国哲学史、宗教学两个学科的博士生导师,还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成员,请您谈谈治学履历吧.我最初是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哲学史.1964年,筹办世界宗教研究所,任所长,编制到了中国社科院,实际一直在北大兼课,没离开过.“文革”中一切都停顿了,到河南下放劳动.“四人帮”倒台以后,1978年正式恢复工作,开始招硕士生,接着81年招博士生.现在还担任着北京图书馆的馆长,主编一百几十卷的《中华大藏经》.就人文学科而言,如今文、史、哲划分过细,有否必要?
-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哲学史
学术界
中国文化
研究生
《中华大藏经》
佛教
博士生
冯友兰
-
分类号
C1
[社会学]
-
-
题名略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 11
-
-
作者
顾蓓晔
林在勇
-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21-24,29,共5页
-
文摘
一艾宾浩斯有一句名言:“心理学有长期的过去,但仅有短期的历史。”他在这里偷换了一个概念。他试图说明,作为近代科学的心理学才刚刚形成,仍处于孩提阶段;而作为人类智慧之一部分的心理学却渊源流长,早已是一个有着丰富过去的思想成人,甚至从学科意义上说,从亚里士多德起就有了心理学科的分类。
-
关键词
心理学思想
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
艾宾浩斯
学科意义
冯特
近代科学
渊源流长
存在心理学
燕国材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