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伊朗电影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国淑 余佳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共3页
伊朗电影中"看得见"的因素如:主题、影像风格和"看不见"的因素如: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等,是近几年的影视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目前,伊朗电影人突破政策限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与众不同的电影艺术风格;政教合一的伊... 伊朗电影中"看得见"的因素如:主题、影像风格和"看不见"的因素如: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等,是近几年的影视理论界关注的重点。目前,伊朗电影人突破政策限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与众不同的电影艺术风格;政教合一的伊朗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的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仍然对电影的形式和内容有着强大的制约作用。如何找准位置正确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是同处于东方文化圈的我们和伊朗电影人都应该思考和面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影像风格 意识形态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现代派电影之现代哲学—神学渊源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国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9,共6页
用文本分析和历史解剖的方法,追溯欧洲现代派电影的哲学—神学渊源。以往在论述欧洲现代派电影时有意或无意地抛弃基督教传统是有悖于西方文化实情的;欧洲现代派电影的创作渊源可直接追溯到萨特的存在主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新正统存... 用文本分析和历史解剖的方法,追溯欧洲现代派电影的哲学—神学渊源。以往在论述欧洲现代派电影时有意或无意地抛弃基督教传统是有悖于西方文化实情的;欧洲现代派电影的创作渊源可直接追溯到萨特的存在主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新正统存在主义神学和新自由派神学;正是创作者对形而上的终极命题——人的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的无限探索与发问,使其自诞生以来备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电影 存在主义 直觉主义 新正统存在主义神学 新自由派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背景下的英格玛·伯格曼及其现代派电影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国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21,共4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大陆出现了一批现代派电影,其产生、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生在欧洲,动摇了欧洲人内心深处最为根深蒂固的潜意识“欧洲文明中心”论。
关键词 现代派 上帝 潜意识 电影 五六十年代 二十世纪 思想根源 欧洲文明中心 死亡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莱坞电影之悲剧精神与自由意志
4
作者 林国淑 贾茹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5期1-6,共6页
基于基督教文化对人、人类系统而严密的表述,好莱坞大片常常表现这种悲剧精神:人本能的感到对纯粹先天和不可控制的未明秩序的恐惧,然而却以弱小之力无悔无畏地去抗争强大而超然的命运。并用影像诠释着基督教文化中对人格结构中自由意... 基于基督教文化对人、人类系统而严密的表述,好莱坞大片常常表现这种悲剧精神:人本能的感到对纯粹先天和不可控制的未明秩序的恐惧,然而却以弱小之力无悔无畏地去抗争强大而超然的命运。并用影像诠释着基督教文化中对人格结构中自由意志的呈现,对自由意志与悲剧精神的内在同构与交织,把一系列形而上的哲理与玄思呈现给观众,当我们敞开心扉面对这个真实的文化现象时,已经不可能回避基督教理性之光带给我们心灵的触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人格结构 悲剧精神 自由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 被引量:15
5
作者 余佳丽 林国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6-8,共3页
萨义德指出":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无论西方历史上的哪一个阶段,凡是以东方与西方这一基本二分法作为起点的对东方、东方人、东方习俗、东方"... 萨义德指出":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无论西方历史上的哪一个阶段,凡是以东方与西方这一基本二分法作为起点的对东方、东方人、东方习俗、东方"心性"、东方命运等等进行本质主义陈述的写作都属于东方主义。"东方主义"不仅存在于西方的文学、音乐、建筑、戏剧里,而且广泛存在于文化产业的衍生物——影视作品中。电影的发端时期正值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在全球盛行,纵观西方电影,"东方主义"情结更是不胜枚举。本文拟就西方电影的代表——好莱坞电影为例,分析其各历史阶段"东方主义"的经典案例,对好莱坞影像中的"东方主义"思维和新动向予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萨义德 东方主义 东方/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