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桐鹰尺蠖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守平 詹芳芳 +4 位作者 林和再 林浩宇 丁珌 宋海天 曾丽琼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8-40,61,共4页
于2022年,采用随机排列和两两组合的方法研究油桐鹰尺蠖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油桐、油茶、乌桕、尾巨桉)的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4种寄主植物随机排列试验中,油桐鹰尺蠖幼虫对尾巨桉、油桐、乌桕的取食概率较高,分别平均为0.35、0.31、0... 于2022年,采用随机排列和两两组合的方法研究油桐鹰尺蠖幼虫对4种寄主植物(油桐、油茶、乌桕、尾巨桉)的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4种寄主植物随机排列试验中,油桐鹰尺蠖幼虫对尾巨桉、油桐、乌桕的取食概率较高,分别平均为0.35、0.31、0.31,显著高于对油茶的取食概率。油桐鹰尺蠖幼虫对4种寄主叶碟的取食比例存在显著差异,最大的为油桐、乌桕,分别为42.90%、37.72%;其次是桉树,为28.37%;最少是油茶,仅8.13%。不同寄主两两组合试验中,幼虫对尾巨桉、油桐和乌桕的取食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油茶。综合结果表明,油桐鹰尺蠖幼虫对油桐、乌桕和尾巨桉具有明显的取食偏向,不倾向于取食油茶;但油桐、乌桕叶碟的被取食比例显著比尾巨桉高。研究结果可为探讨油桐鹰尺蠖的成灾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鹰尺蠖 取食选择性 叶碟法 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绿僵菌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守平 何学友 +4 位作者 林和再 宋海天 郑宏 尹丽钦 何金源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6期44-49,共6页
油桐鹰尺蟻Biston suppressaria(Guenee)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近年来在速生枚■树林分中大面积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文中研究了不同来源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生长与产孑包特性及对油桐鹰尺蟆幼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 油桐鹰尺蟻Biston suppressaria(Guenee)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近年来在速生枚■树林分中大面积发生,造成较大的损失。文中研究了不同来源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生长与产孑包特性及对油桐鹰尺蟆幼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出高效防治该虫的生物资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绿僵菌菌株间菌落生长速度和产葩量差异显著,MaZPTR-01菌株15d的菌落直径为6.5 cm,显著较其它菌株大;MaFZ-13和MaZPTR-01菌株培养15 d产胞量最高,分别为1.33 x 108子cm和1.28x10蔦包子-cm'2o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油桐鹰尺蟆幼虫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MaFZ-13和MaZPTR-01菌株的幼虫校正死亡率、僵虫率均较其它菌株高,接种后15 d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5%、92.7%,僵虫率分别为75%、61.7%;这2个菌株的致死中时(LT50)显著比其它菌株短,分别为4.34和4.52d。绿僵菌MaFZ-13和MaZPTR-01菌株对油桐鹰尺護幼虫的致病力强,且具有良好的生产性状,可作为该虫的生物防治资源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油桐鹰尺蟻 致死中时(LT50) 僵虫率 枝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述5种危害桉树的食叶害虫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守平 曾丽琼 +5 位作者 林和再 林曦碧 宋海天 尹丽钦 黄仕君 《福建林业》 2020年第3期28-32,48,共6页
本文记述了桉树落祝蛾Epimactis talantis Meyrick、曲线苹枯叶蛾Odonestis via Moore、星黄毒蛾Euproctis flavinata(Walker)、直角点足毒蛾Redoa anserella Colenete沙罗双透点黑斑蛾Trypanophora semibyalina argyrospila Walker等5... 本文记述了桉树落祝蛾Epimactis talantis Meyrick、曲线苹枯叶蛾Odonestis via Moore、星黄毒蛾Euproctis flavinata(Walker)、直角点足毒蛾Redoa anserella Colenete沙罗双透点黑斑蛾Trypanophora semibyalina argyrospila Walker等5种危害按树新的食叶害虫。其中桉树落祝蛾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曲线草枯叶蛾为福建新记录种。同时,对它们的寄主、分布、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简述,供生产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新害虫 食叶害虫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尺蠖幼虫不同危害时期施药防治效果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和再 蔡守平 +3 位作者 何学友 曾丽琼 宋海天 吴庆全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1期33-35,共3页
桉树尺蠖是闽南地区桉树林中发生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控制其危害,确定最佳防治适期,通过采用林间喷洒2%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粉剂的方法,比较第1代幼虫危害早期(5月2日)、危害中期(5月13日)和危害后期(5月30日)分别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 桉树尺蠖是闽南地区桉树林中发生最严重的食叶害虫,为控制其危害,确定最佳防治适期,通过采用林间喷洒2%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粉剂的方法,比较第1代幼虫危害早期(5月2日)、危害中期(5月13日)和危害后期(5月30日)分别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第1代尺蠖幼虫危害早期,每667 m^(2)使用5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97.5%;危害中期每667 m^(2)施用5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95.3%;危害后期每667 m^(2)施用1000 g药剂进行防治,5 d后虫口减退率为83.9%,明显比早期和中期开展防治的低。危害早期和中期施药防治,第2代幼虫不产生危害;而危害后期开展防治,第2代幼虫仍有轻度危害。在危害中期以前防治对提高防治效果、减少损失有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尺蠖 幼虫 药剂防治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固体发酵菌丝生长阶段温度与CO_(2)变化
5
作者 蔡守平 杨际伟 +4 位作者 曾丽琼 林和再 兰翔 谢峥 何学友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15-20,61,共7页
采用固体发酵箱进行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中试试验,对菌丝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CO_(2)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0~24 h为发酵准备期(延滞期),白僵菌菌丝生长慢,固体培养料温度呈小幅上升的趋势,维持在22℃左右,发酵箱内CO_(2)浓度则呈现逐... 采用固体发酵箱进行球孢白僵菌固体发酵中试试验,对菌丝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CO_(2)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0~24 h为发酵准备期(延滞期),白僵菌菌丝生长慢,固体培养料温度呈小幅上升的趋势,维持在22℃左右,发酵箱内CO_(2)浓度则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从2000 mg·m^(-3)逐渐上升到5000 mg·m^(-3);24~48 h为菌丝初始生长期(升温期),菌丝逐步生长,固体培养料温度急剧上升,发酵箱内形成了明显的温度梯度和CO_(2)梯度,上层与下层温度差异可达5℃以上,上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上升至13000 mg·m^(-3)左右,下层CO_(2)浓度从5000 mg·m^(-3)升到6500 mg·m^(-3)左右;48~96 h为菌丝旺盛生长期(稳定期),菌丝大量生长,但固体培养料的发酵温度逐渐降低;96 h以后为产孢期,该阶段固体料温度依然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逐渐下降接近或略高于室温。通过加入空气内循环系统,可消除发酵箱内温度梯度,并降低CO_(2)浓度梯度,促进发酵箱内菌丝生长均匀。研究结果可为白僵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固体发酵 温度 CO_(2)浓度 发酵箱 空气内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浦县发生桉树尺蠖虫害的风险评估及防控 被引量:4
6
作者 林和再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3期115-117,146,共4页
该研究以漳浦县桉树尺蠖的发生情况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布情况、传播能力、潜在危害、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等方面计算得出桉树尺蠖的危险性等级R值为1.66,为中度危险,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控... 该研究以漳浦县桉树尺蠖的发生情况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布情况、传播能力、潜在危害、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等方面计算得出桉树尺蠖的危险性等级R值为1.66,为中度危险,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尺蠖 风险评估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新型肥料对闽南桉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和再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2期121-122,125,共3页
该研究以闽南桉树为试验对象,施用新型肥料配方并观测了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桉树施肥肥效明显,施用几种新型肥料对桉树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配方3对桉树的胸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对材积的生长作用也最大;而配方1对树高的增长作用最大... 该研究以闽南桉树为试验对象,施用新型肥料配方并观测了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桉树施肥肥效明显,施用几种新型肥料对桉树生长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配方3对桉树的胸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对材积的生长作用也最大;而配方1对树高的增长作用最大;从综合来看,以配方3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施肥 肥料配方 增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初奖 张华峰 +3 位作者 陈德兰 张思禄 康文通 林和再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6,共3页
通过对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跟踪监测,掌握了该虫在福建省的发生分布情况,明确已扩散至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29个县(市、区),发生面积多于5000 hm^2。总结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省发生危害的特点,并根据分... 通过对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et La Salle跟踪监测,掌握了该虫在福建省的发生分布情况,明确已扩散至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29个县(市、区),发生面积多于5000 hm^2。总结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福建省发生危害的特点,并根据分类施策、科学防治的原则,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枝瘿姬小蜂 发生现状 防控对策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油桐鹰尺蠖生长发育的影响
9
作者 林浩宇 蔡守平 +4 位作者 詹芳芳 林和再 吴云忠 丁珌 曾丽琼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5年第5期201-206,共6页
为探究油桐鹰尺蠖对桉树的适应性并研究取食不同寄主对油桐鹰尺蠖生长发育的影响,以4种寄主植物:油桐、油茶、乌桕和尾巨桉为试验对象,测定并计算油桐鹰尺蠖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的发育历期、蛹质量、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等指标。油桐... 为探究油桐鹰尺蠖对桉树的适应性并研究取食不同寄主对油桐鹰尺蠖生长发育的影响,以4种寄主植物:油桐、油茶、乌桕和尾巨桉为试验对象,测定并计算油桐鹰尺蠖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的发育历期、蛹质量、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等指标。油桐鹰尺蠖取食尾巨桉、油桐、乌桕后均可顺利化蛹并羽化为成虫,而在油茶上基本无法正常化蛹。取食尾巨桉的油桐鹰尺蠖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分别为80%、85%和96.5%;取食油桐的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分别为70%、82.5%、90.75%;取食乌桕的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分别为80%、82.5%、93.75%;而取食油茶的油桐鹰尺蠖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分别为5%、10%、41.62%,均显著低于其他3种寄主(P<0.05)。取食尾巨桉的油桐鹰尺蠖幼虫平均发育历期为27.06d,显著长于油桐(22.56d)和乌桕(20.63d),取食尾巨桉的油桐鹰尺蠖幼虫体质量在第20天达到峰值,而取食乌桕的油桐鹰尺蠖幼虫质量在第14天达到最高。取食尾巨桉的油桐鹰尺蠖蛹质量为0.57 g,均显著低于取食油桐(0.93 g)和乌桕(0.91 g)的油桐鹰尺蠖。取食尾巨桉油桐鹰尺蠖的幼虫相对生长率(0.0875)、食物利用率(20.29%)和营养转化率(46.56%)也显著低于取食油桐和乌桕。取食尾巨桉的油桐鹰尺蠖幼虫相对生长率、食物利用率、化蛹率、蛹重等均低于取食油桐和乌桕,但能够顺利化蛹并羽化为成虫,且化蛹率和羽化率之间没有差异,油桐鹰尺蠖可能已经逐渐适应取食尾巨桉,在桉树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的情况下,未来该虫的危害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鹰尺蠖 寄主适应 生长发育 营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