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地震预报战略思想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林命周 《地震学刊》 CSCD 1993年第1期57-59,共3页
文章阐述了对地震预报的基本态度,是坚持地震预报,但要深入认识其难点,对地震预报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基本思想、基本理论要多作逆向思维。提出地震“预报”和“预测”是不同范畴的问题,将其分开是必要的。最后提出了当前地震预报的几条... 文章阐述了对地震预报的基本态度,是坚持地震预报,但要深入认识其难点,对地震预报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基本思想、基本理论要多作逆向思维。提出地震“预报”和“预测”是不同范畴的问题,将其分开是必要的。最后提出了当前地震预报的几条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模糊性 措施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陆强震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炜 刘悦 +4 位作者 李国正 吴耿锋 马钦忠 赵利飞 林命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6,共8页
统计学习理论是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机器学习规律的理论.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框架下的一种新的通用机器学习方法.它不但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困扰很多学习方法的小样本、过学习、高维数、局部最小等实际难题,而且具有很强的泛化(预测... 统计学习理论是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机器学习规律的理论.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框架下的一种新的通用机器学习方法.它不但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困扰很多学习方法的小样本、过学习、高维数、局部最小等实际难题,而且具有很强的泛化(预测)能力,其预测效果通常优于人工神经网络.我国大陆强震与全球主要板块边界的强震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尽管这种关系还不清楚,但是通过支持向量机可以很好地进行建模,并对我国大陆强震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习理论 支持向量机 人工神经网络 地震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及地震活动参数的约简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炜 马钦忠 +2 位作者 林命週 吴耿锋 吴绍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4-531,共8页
选择从不同侧面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特征的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和D值8个参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的综合指标W.通常这8个参量之间具有一定... 选择从不同侧面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特征的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和D值8个参量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的综合指标W.通常这8个参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参量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各有所异,预报效果并不理想.但是综合指标W在华北13次5.8级以上地震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表明综合指标W可以较好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本文还对主成分分析所得结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数据挖掘 特征向量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炜 林命週 +2 位作者 马钦忠 吴耿锋 吴绍春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9-416,共8页
用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6.0级地震前后震中附近地区的地震资料,选择与地震活动强度有关的3级以上地震的频次N、b值、η值、A(b)值、Mf值和Ac值等6个参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对上述参量的有效约减。这6个参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参... 用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6.0级地震前后震中附近地区的地震资料,选择与地震活动强度有关的3级以上地震的频次N、b值、η值、A(b)值、Mf值和Ac值等6个参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实现对上述参量的有效约减。这6个参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各参量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各有所异,预报效果并不理想。但是根据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反应地震强度异常特征的综合指标W,发现该指标在2次溧阳地震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震后异常恢复。表明综合指标W可以较好地反映地震活动异常增强的特征。文章还对与主成分分析所得结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 特征向量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炜 林命週 +1 位作者 马钦忠 赵利飞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8-84,共7页
统计学习理论(SLT)是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机器学习规律的理论。支持向量机(SVM)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可以处理高度非线性分类和回归等问题,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过学习、高维数、局部最小等实际难题,而且具有很强的泛化(预测)能力。本文... 统计学习理论(SLT)是研究小样本情况下机器学习规律的理论。支持向量机(SVM)基于统计学习理论,可以处理高度非线性分类和回归等问题,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过学习、高维数、局部最小等实际难题,而且具有很强的泛化(预测)能力。本文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回归方法,分析了这一方法的特点,讨论了该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习理论 支持向量机 分类 回归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分维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某些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冯德益 刘喜兰 +2 位作者 蒋淳 郑熙铭 林命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59-468,共10页
在模糊集理论与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引进了模糊分维的概念;给出了模湖容量维D_0与模糊关联维D_2的定义与确定方法;讨论了模糊分维与常用的分维(清晰分维)的关系.给出了模糊分维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结果: 1.根据模糊容量维D_0随时间的上升... 在模糊集理论与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引进了模糊分维的概念;给出了模湖容量维D_0与模糊关联维D_2的定义与确定方法;讨论了模糊分维与常用的分维(清晰分维)的关系.给出了模糊分维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结果: 1.根据模糊容量维D_0随时间的上升趋势变化,可以划分出大地震活动的高潮期;由模糊容量维D_0与模糊关联维D_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分析识别大地震前的中长期前兆异常. 2.根据模糊容量维D_0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可以划分出未来大震所在的地区,并可发现大震前数年D_0呈现增大或减小的趋势. 3.根据前兆数据的模糊时间分维D_0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发现大地震的短期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分维 地震 前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震活动的模糊时间分维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德益 林命週 +3 位作者 刘喜兰 蒋淳 伊藤秀美 吉田明夫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1,共11页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模糊分维的概念与确定方法。然后以中国华北、川滇、甘宁青地区,日本伊豆和日本海地区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地震活动时间分布为例,研究了大地震活动的模糊时间分维特征,并用模糊分维划分强震活动的高潮期和探索...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模糊分维的概念与确定方法。然后以中国华北、川滇、甘宁青地区,日本伊豆和日本海地区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的地震活动时间分布为例,研究了大地震活动的模糊时间分维特征,并用模糊分维划分强震活动的高潮期和探索强震前的中长期测震学前兆异常指标。结果表明,模糊分维数D_0呈趋势上升的时期为强震活动的高潮期;此外,据D_0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发现一些大地震前数年D_0先下降而后回升的中长期前兆异常变化。本文还研究了模糊集“大地震”的λ-截集的分维数D_0(λ),具体取λ=0.65和λ=0.8,并与模糊分维数D_0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_0(λ)与D_0的总变化趋势相近,但一般说来D_0的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活动 分维 模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在地震预报中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德益 林命周 +5 位作者 顾瑾平 陈荣华 何建树 蒋淳 姜长宁 杨彩霞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把研究不确定信息的两种理论方法,即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综合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初步研究结果:(1)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在灰色系统理论 GM(1.1)模型的基础上,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和灰色突变预测结合... 把研究不确定信息的两种理论方法,即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综合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在以下三方面取得了初步研究结果:(1)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在灰色系统理论 GM(1.1)模型的基础上,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和灰色突变预测结合在一起,建立了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为地震预报实用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的途径,并给出了初步应用实例;(2)地震模糊聚类预测中指标优劣的灰色建模判断.仍以 GM(1,1)灰色建模为基础,在模糊聚类分析之前作指标择优处理,减少了指标选择的盲目性.以1975年以来江苏及其邻区的地震活动资料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比较清晰,比一般模糊聚类结果有所改进:(3)关联度和模糊聚类在地震预报中的联合应用.把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方法和模糊集理论中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联合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当中,以华北地区每年地震强度预测为例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震预报所依据的不少信息和指标都带有灰色模糊的性质,因而,综合使用模糊集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可望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预报 模糊集理论 灰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烈度的两种模糊评定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德益 林命周 +1 位作者 吴国有 蒋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5-56,共12页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地震烈度的两种模糊定量评定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具有任意分布形态的模糊指标的烈度评定方法。这是一种不受正态分布假定约束的一般性方法。重点研究了以建筑物破坏为特征指标从Ⅵ度到Ⅺ度的模糊烈度评定。从26份...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地震烈度的两种模糊定量评定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具有任意分布形态的模糊指标的烈度评定方法。这是一种不受正态分布假定约束的一般性方法。重点研究了以建筑物破坏为特征指标从Ⅵ度到Ⅺ度的模糊烈度评定。从26份有关地震烈度的报告中收集了约2300个有关建筑物破坏的资料,作出了不同类型建筑物在不同烈度下的分布曲线,并得出了它们的近似解析逼近式。采用模糊模式识别与贴近度方法,具体研究了单点评定和群体评定两种情况。 第二种方法是从模糊烈度出发的地震烈度评定方法,主要是对模糊烈度的清晰化作了简化,省去了清晰化过程中的贴近度运算,而改用量板法,更易于分析处理。 最后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烈度 模糊评定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活动参数约简的因子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炜 林命週 +1 位作者 赵利飞 马钦忠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目前地震活动性分析有许多指标参量,各参量在不同时段变化各异,预报效果不理想。由于各参量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选择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和D值8个参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反映地震活动时... 目前地震活动性分析有许多指标参量,各参量在不同时段变化各异,预报效果不理想。由于各参量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选择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和D值8个参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的综合指标Wfa。结果表明Wfa在2005年江西九江5.7级地震和华北14次5.7级以上地震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还对因子分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因子分析 特征向量 贡献率 九江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模糊决策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11
作者 冯德益 林命周 +1 位作者 蒋淳 朱凤桐 《灾害学》 CSCD 1990年第4期1-7,19,共8页
本文把多级模糊决策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文中详细论证和推导了多级模糊决策方法与模型。该方法使决策部门可以根据输入前兆的变化随时作出合理的对策。文中还给出了地震预报多级模糊决策数字解实例,并用回顾法讨论了1976年松潘7.2... 本文把多级模糊决策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当中。文中详细论证和推导了多级模糊决策方法与模型。该方法使决策部门可以根据输入前兆的变化随时作出合理的对策。文中还给出了地震预报多级模糊决策数字解实例,并用回顾法讨论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的模糊预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模糊决策 地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冯德益 蒋淳 +1 位作者 林命周 陈荣华 《地震学刊》 CSCD 1989年第4期10-15,共6页
地震研究是由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综合进行的,且难度相当大的研究工作。大至天体运动,小到微生物行为,都是地震研究的对象。用于研究地震的资料与信息中,又有许多是带有模糊性的。因此,新近兴... 地震研究是由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综合进行的,且难度相当大的研究工作。大至天体运动,小到微生物行为,都是地震研究的对象。用于研究地震的资料与信息中,又有许多是带有模糊性的。因此,新近兴起的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研究中可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作者们完成的研究工作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地震预报 地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速上海模糊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的若干建议
13
作者 朱训生 俞应乐 +1 位作者 林命周 徐昌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模糊理论大国之一,从事专业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实力和阵容很强。国际上每年发表的技术成果,大部分是在中国和日本完成的。然而,我国在模糊技术产业化方面,却远远落在日、美、欧诸国后面。研读此文,或可有所改观。
关键词 上海 模糊技术 应用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线性规划在灾害对策中的应用
14
作者 冯德益 林命周 +1 位作者 冯雯 蒋淳 《灾害学》 CSCD 1991年第2期17-21,共5页
本文把模糊线性规划方法引入灾害对策的研究当中。着重讨论了疏散人口和疏散地点间的关系,简单介绍了模糊疏散距离及其初步确定方法。
关键词 灾害 对策 模糊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