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风险识别的水电站三层防护设施应用
1
作者 袁洋 林向阳 《四川水利》 202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为提高水电站抵御强降雨、大坝漏水、设备异常排水、山洪泥石流、滑坡等风险的能力,确保人员、设备和设施安全,亭子口电站在厂区外、厂房外和厂房内分别布设了大量三层防护设施,并创新应用水位、北斗监测及预警防护,形成了基于深度风险... 为提高水电站抵御强降雨、大坝漏水、设备异常排水、山洪泥石流、滑坡等风险的能力,确保人员、设备和设施安全,亭子口电站在厂区外、厂房外和厂房内分别布设了大量三层防护设施,并创新应用水位、北斗监测及预警防护,形成了基于深度风险辨识、识别的三层防护设施,有效降低了发电厂房安全风险,保障了运行人员及发电设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层防护 大型水电站 风险识别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研究冷冻馒头微波复热过程水分的迁移变化 被引量:23
2
作者 林向阳 何承云 +3 位作者 阮榕生 张锦胜 陈卫江 朱榕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2-86,共5页
普通新鲜馒头在-18℃的环境中冷冻24h后,取出进行微波解冻加热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研究冷冻馒头复热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变化。馒头在受热过程中水分的损失直接影响馒头的品质。实验比较了冷冻馒头在微波蒸碗不加水和加水两种... 普通新鲜馒头在-18℃的环境中冷冻24h后,取出进行微波解冻加热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研究冷冻馒头复热过程中水分的迁移变化。馒头在受热过程中水分的损失直接影响馒头的品质。实验比较了冷冻馒头在微波蒸碗不加水和加水两种方式下含水量的变化,发现微波蒸碗加水复热对馒头的水分有一定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馒头 MRI 微波加热 水分迁移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添加剂对面团持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林向阳 张宏 +3 位作者 林玲 朱榕璧 彭树美 娄广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53-356,共4页
本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讨变性玉米淀粉、馒头改良剂和蔗糖脂肪酸酯(SE)对馒头面团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将核磁共振仪测定结果与TA质构仪测定结果相比较,确定三种面团改良剂的最优复配比例。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变性玉米淀粉:面粉为4:46,... 本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探讨变性玉米淀粉、馒头改良剂和蔗糖脂肪酸酯(SE)对馒头面团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将核磁共振仪测定结果与TA质构仪测定结果相比较,确定三种面团改良剂的最优复配比例。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变性玉米淀粉:面粉为4:46,馒头改良剂添加量为0.5%,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为0.5%时,面团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较低,质子信号幅度较大,面团黏聚性好、硬度小、黏度适中,此时面团中的水分自由度较低,面团面筋充分形成,面团持水性和面团质构都达到最佳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面团改良剂 自旋-自旋弛豫时间 面团质构 持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在面团形成过程中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林向阳 陈卫江 +3 位作者 何承云 阮榕生 朱榕璧 张锦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3-167,共5页
面团的形成是面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面制品的品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能直观、快速、精确地反映和体现面团在搅拌过程中水分迁移变化,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 面团的形成是面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它的质量直接影响面制品的品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能直观、快速、精确地反映和体现面团在搅拌过程中水分迁移变化,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观察面团面筋网络的形成和破坏过程,采用多成分模型分析质子弛豫曲线,将面团中的水分划分为三部分,具有各自不同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分别为T21、T22和T23。随着和面时间的延长,面团的他值和质子信号幅度(A)发生相应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面团的NMR弛豫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面团形成过程的所体现的MR图像对指导和评价工业化面团形成所需要的最佳搅拌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当中速搅拌,水分添加量为面粉的45%,其水温为30℃时,低筋粉的和面时间为15~25min,其面团的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团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成像 搅拌时间 水分的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面包制品的核磁共振状态图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陈卫江 张锦胜 刘玉环 饶平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0-214,共5页
利用“NMR状态图概念”研究面包老化的动力学,利用NMR状态图可以分别求出它们的Tg,它们的值在-17℃到-19℃之间。添加三种不同天然食品添加剂对面包的Tg没有太大的变化。实验研究了大豆蛋白粉、木薯预糊化淀粉和大豆纤维三种不同天然食... 利用“NMR状态图概念”研究面包老化的动力学,利用NMR状态图可以分别求出它们的Tg,它们的值在-17℃到-19℃之间。添加三种不同天然食品添加剂对面包的Tg没有太大的变化。实验研究了大豆蛋白粉、木薯预糊化淀粉和大豆纤维三种不同天然食品添加剂对NMR状态图中的影响效果。从NMR状态图可以得知:添加三种不同天然食品添加剂对它们的Tg、T2、KBT和KPT都有作用,其中添加大豆蛋白和木薯预糊化淀粉能明显减低面包状态图的T2、KBT和KPT,说明添加大豆蛋白和木薯预糊化淀粉能促进面包中水分的结合方式;而添加大豆纤维只减低面包状态图的KBT和KPT,反而增加了T2,水分活度较高不利于面包的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状态图 不同配方 面包制品 TG KBT K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纤维素制备燃料酒精的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李资玲 高荫榆 刘玉环 刘成梅 《可再生能源》 CAS 2005年第6期51-54,共4页
纤维素原料资源贮量十分丰富,又是可再生资源,利用纤维素制备燃料酒精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途 径,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再生性。文章综述了燃料酒精的发展状况,重点阐述利用纤维素制造燃料酒精的预处 理、糖化、发酵过程的新工艺。
关键词 纤维素 燃料酒精 预处理 糖化与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菌酶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林向阳 何承云 +3 位作者 阮榕生 刘玉环 郑丹丹 朱榕璧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5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本文介绍了溶菌酶的来源、结构、性质、作用机制、提取方法、酶活力的测定及其在食品工业、医学和酶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利用溶菌酶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溶菌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溶菌酶 结构性质 作用机制 提取 酶活力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R和MRI技术研究面团的发酵过程 被引量:6
8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陈卫江 何承云 朱榕璧 王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面团T2与发酵时间曲线表明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团的T21和T22影响不大,对T23的影响则相对大很多,说明酵母的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团中自由水的影响要大于对结合水的影响。面团自由水表现出来的弛豫时间T23与发酵时间曲线在整个发酵... 面团T2与发酵时间曲线表明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团的T21和T22影响不大,对T23的影响则相对大很多,说明酵母的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面团中自由水的影响要大于对结合水的影响。面团自由水表现出来的弛豫时间T23与发酵时间曲线在整个发酵期内呈波浪形变化。酵母添加量越多,面团的T23越大。MRI实验表明1.5%酵母的面团,在发酵过程中因酵母产气速度过快导致面团内部气孔分布很不均匀,面筋网络结构断裂。相比较而言,0.5%酵母和1.0%酵母的面团发酵过程产气速度比较平稳,整个过程面团的质子气泡区域的分布比较均匀,更适合用来加工馒头面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面团 发酵 水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测量食品玻璃化转变温度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何承云 张锦胜 朱榕璧 刘玉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9-271,共3页
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是影响食品品质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准确测量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改进食品的加工和贮藏条件非常重要。核磁共振技术(NMR/MRI)在研究食品玻璃化转变过程和测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作为一种先进的... 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是影响食品品质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准确测量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改进食品的加工和贮藏条件非常重要。核磁共振技术(NMR/MRI)在研究食品玻璃化转变过程和测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测量工具,在食品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玻璃化转变温度 食品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NMR)技术在粉状食品结块现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张锦胜 刘成梅 高荫榆 刘玉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分析粉状食品结块的机理,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研究食品的结块与玻璃态转变温度、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结块 粉状 转变温度 化学组成 机理 应用研究 玻璃态 食品 保质期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建设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林向阳 周红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5-48,70,共5页
从产业集群理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现有三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现状及经验。认为我国产业基地建设规划起点高、投入高、有明确发展方向和产业特色,并建立了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应提供体制保证,推进产业集群与市场... 从产业集群理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现有三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的现状及经验。认为我国产业基地建设规划起点高、投入高、有明确发展方向和产业特色,并建立了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应提供体制保证,推进产业集群与市场集群共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产业 产业基地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可导致胰岛素测定假阴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向阳 郑景晨 +2 位作者 史梅 王忠永 陈晓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抗体 自身免疫综合症 假阴性 IAS 少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食品的非热冷杀菌新技术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朱榕璧 邓少波 陈灵 饶平凡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非热等离子杀菌技术,研究表明这种非热等离子能杀灭流体食品如饮用水、苹果汁、橘子汁中像沙门氏菌那样的病原体。通过本试验条件的处理,杀菌效力可以达到5个对数。具体叙述了非热等离子在各种处理量和作用时间...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非热等离子杀菌技术,研究表明这种非热等离子能杀灭流体食品如饮用水、苹果汁、橘子汁中像沙门氏菌那样的病原体。通过本试验条件的处理,杀菌效力可以达到5个对数。具体叙述了非热等离子在各种处理量和作用时间下的杀菌效力以及原料特性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也比较了非热等离子与其它不同处理方式的VC减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热等离了 杀菌技术 流体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丸制品品质改良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向阳 邱丽聪 +2 位作者 卞智英 娄广庆 张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8-281,共4页
本实验从贡丸的配方和工艺两个方面对贡丸的品质进行了改良。整个实验过程的结果分析以感官评定为主,以质构仪分析和理化指标的分析为辅。对磷酸盐进行了复配,经实验证实,复合磷酸盐的最佳的配比为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2:2:... 本实验从贡丸的配方和工艺两个方面对贡丸的品质进行了改良。整个实验过程的结果分析以感官评定为主,以质构仪分析和理化指标的分析为辅。对磷酸盐进行了复配,经实验证实,复合磷酸盐的最佳的配比为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2:2:1。对贡丸浆料的乳化时间做了研究,得出贡丸浆料最佳的乳化时间为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丸 复合磷酸盐 乳化时间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核磁共振状态图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向阳 Roger Ruan +3 位作者 PaulChen 朱榕璧 Myong-soo Chung 刘成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94,共4页
食品中质量感官指标和货架期与它的理化特性有关,水是食品原料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含量与食品的理化特性有关,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玻璃态转化” 的概念是在研究食品原料和产品理化特性的聚合物理论时提出的。食品玻璃态转化状态... 食品中质量感官指标和货架期与它的理化特性有关,水是食品原料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含量与食品的理化特性有关,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玻璃态转化” 的概念是在研究食品原料和产品理化特性的聚合物理论时提出的。食品玻璃态转化状态图通常用来描述水含量与食品理化特性的关系。状态图能有效地反映在不同温度和水分含量下的物质的理化特性。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观念—“核磁共振状态图” 概念,核磁共振状态图是指核磁共振弛豫时间(通常指自旋-自旋弛豫时间或T2)和温度之间的曲线图,它放映食品的核磁共振弛豫现象与食品的理化特性关系。我们在研究时发现这条曲线图与物质的许多理化特性有着良好的相关性。利用核磁共振状态图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应用:(1)通过分析产品的成分,确定产品变化的规律;(2)预测产品的理化性质的变化(质地、粘性、结块、水分和油脂的迁移等)的趋势,营养成分降解和微生物代谢与食品中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3)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很好地帮助理解水分(特别游离水分)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的影响。本文描述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核磁共振弛豫现象的特征与食品特性的关系,并为研究食品体系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弛豫现象 玻璃态转化 食品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欧姆加热温度分布监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3 位作者 何承云 张锦胜 朱榕璧 刘玉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72-275,共4页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分析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对食品的加工和品质监控。欧姆加热技术尤其适用于固体颗粒食品和固相混合食品的加热,但是,监测欧姆加热的过程一直是一个难题。利用MRI快速测定欧姆加热过程...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分析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对食品的加工和品质监控。欧姆加热技术尤其适用于固体颗粒食品和固相混合食品的加热,但是,监测欧姆加热的过程一直是一个难题。利用MRI快速测定欧姆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构建温度瞬时分布图,为建立欧姆加热的数学模型,加快欧姆加热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欧姆加热 温度分布图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及水分分布状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向阳 彭树美 +3 位作者 Roger Ruan 张宏 朱榕壁 吴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3,共6页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组织化豆粕中水分分布状态,并分析了组织化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豆粕组织化产品的加工、保藏及挤压在膳食纤维改性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水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与挤出物中均含有两种状态...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组织化豆粕中水分分布状态,并分析了组织化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变化情况,以期为豆粕组织化产品的加工、保藏及挤压在膳食纤维改性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水分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与挤出物中均含有两种状态的水分。其中,T21的弛豫时间在2~3 ms之间;T22的弛豫时间在7~11 ms之间。经挤压处理之后,挤出物中的水分进行了重新分配,邻近水在总水量中的比例上升至91.93%,多层水的比例则降至8.07%。水溶性膳食纤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物料水分含量、螺杆转速、挤压温度及大豆蛋白添加量对挤出物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均有影响,不同加工方式均会提高豆粕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影响顺序为:挤压〉微波〉蒸煮〉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豆粕 核磁共振技术 水分分布 水溶性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练习系统设计的分析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向阳 周红妹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
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文本的练习系统设计进行分析,认为教材的练习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专业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列教材练习设计与传统体育专业教材练习设计相比... 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文本的练习系统设计进行分析,认为教材的练习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专业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列教材练习设计与传统体育专业教材练习设计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但也存在情境化不足与缺乏学科间联系等缺点,认为系列教材练习的设计和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提出体育专业教材练习系统设计应遵循的要求和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专业 教材练习系统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向阳 陈晓东 +1 位作者 许菲菲 徐玉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8-158,共1页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能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而且可灭活舒血管物质缓激肽,因而在血管生理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ACE活性与ACE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有关,以DD型ACE活性最高[1]。近年来研究发现A...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能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而且可灭活舒血管物质缓激肽,因而在血管生理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ACE活性与ACE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有关,以DD型ACE活性最高[1]。近年来研究发现ACE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7q23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 基因多态性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头发中肌酐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向阳 陈晓东 +1 位作者 陆永绥 朱小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8-339,共2页
用碱性苦味酸法建立了头发肌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本法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批内CV为4.5%,批间CV为6.7%,平均回收率为94.2%,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测定40例健康人,其范围为0.74~1... 用碱性苦味酸法建立了头发肌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本法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批内CV为4.5%,批间CV为6.7%,平均回收率为94.2%,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测定40例健康人,其范围为0.74~1.50μmol/g,以x+2s为参考值上限,健康人头发肌酐含量小于1.48μmol/g。初步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 肌酐含量 肾功能衰竭 碱性苦味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