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促进小型颌骨囊肿术后成骨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林后学
周倩雯
+2 位作者
黄静
杨雅楠
刘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促进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例颌骨囊肿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囊肿摘除(对照组)与囊肿摘除后置放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实验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摄CBCT片,分别评价两...
目的:探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促进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例颌骨囊肿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囊肿摘除(对照组)与囊肿摘除后置放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实验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摄CBCT片,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颌骨遗留骨腔的体积、灰度值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囊肿复发。在术后疼痛、术创感染、开口受限及重度肿胀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CBCT片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遗留骨腔平均体积分别为(1.6±0.3)cm_(3)和(0.6±0.1)cm_(3)(P<0.01);在CBCT重建图像全景模式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颌骨与正常[牙合]的灰度值比分别为0.84±0.05和0.93±0.03(P<0.01)。结论:颌骨囊肿摘除术后置入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促进新骨形成,加快术后遗留骨腔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
颌骨囊肿
锥形束CT
灰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促进小型颌骨囊肿术后成骨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林后学
周倩雯
黄静
杨雅楠
刘锐
机构
安徽省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口腔科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口腔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2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促进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例颌骨囊肿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囊肿摘除(对照组)与囊肿摘除后置放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实验组),各1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摄CBCT片,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颌骨遗留骨腔的体积、灰度值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囊肿复发。在术后疼痛、术创感染、开口受限及重度肿胀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CBCT片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遗留骨腔平均体积分别为(1.6±0.3)cm_(3)和(0.6±0.1)cm_(3)(P<0.01);在CBCT重建图像全景模式中对照组和实验组颌骨与正常[牙合]的灰度值比分别为0.84±0.05和0.93±0.03(P<0.01)。结论:颌骨囊肿摘除术后置入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促进新骨形成,加快术后遗留骨腔愈合。
关键词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
颌骨囊肿
锥形束CT
灰度比
Keywords
Medical collagen sponge
Jaw cyst
Cone 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Gray ratio
分类号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促进小型颌骨囊肿术后成骨的临床对比研究
林后学
周倩雯
黄静
杨雅楠
刘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