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边波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肖良红 黎宇 +1 位作者 曹亚雄 林叶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9,共8页
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容易出现边波,影响其成形质量。通过对U型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过程进行正交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U型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后的应力应变,研究了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边波产生的机理,分析了零件材料的屈服强度σ_s、... 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容易出现边波,影响其成形质量。通过对U型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过程进行正交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U型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后的应力应变,研究了薄壁槽钢零件辊弯成形边波产生的机理,分析了零件材料的屈服强度σ_s、辊弯成形道次n、零件翼缘高度h和材料厚度t等因素对辊弯成形边波波动量Δy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边波产生的机理为零件翼缘部位各点产生了纵向应力和不可恢复的纵向塑性应变,且其大小沿翼缘长度方向(纵向)及高度方向均不相等;各因素对边波波动量Δy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零件翼缘高度h>材料厚度t>屈服强度σ_s>辊弯成形道次n,随屈服强度σs和材料厚度t的增加边波的波动量Δy减小,随零件翼缘高度h的增加边波波动量Δy增大,随辊弯成形道次n增加,波动量Δy先减小后增大。这为合理设计类似薄壁零件的辊弯成形工艺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槽钢零件 辊弯成形 边波 波动量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器端子件的结构分析及其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叶芳 江丙云 +1 位作者 闫金金 张胜蓝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5-218,共4页
针对金属零件的结构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应变能密度的分析和优化方法,使其满足强度需求的同时降低塑性变形。此方法结合Abaqus有限元模型的自动修改技术,以零件体积为约束,最小化节点的应变能密度为优化目标,在优化迭代循环中对指定零件... 针对金属零件的结构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应变能密度的分析和优化方法,使其满足强度需求的同时降低塑性变形。此方法结合Abaqus有限元模型的自动修改技术,以零件体积为约束,最小化节点的应变能密度为优化目标,在优化迭代循环中对指定零件区域的节点进行移动,使此区域的应力应变均匀分布,达到减小局部集中应力的目的。以电子连接器的金属端子件为例,应用上述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获得了具备更小塑性变形值,且结构性能增强的端子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能密度 连接器端子件 优化设计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8Al钢二阶梯圆筒件的拉深次数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肖良红 林叶芳 +1 位作者 李建文 王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2,共7页
以最大成形系数w_(max)≥1作为拉深失效判据,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08Al二阶梯圆筒件的拉深成形过程,获得了不同高径比08Al二阶梯圆筒件的拉深次数。研究表明:圆筒件上最大成形系数w_(max)的位置总是出现在小阶梯圆筒上,并随拉... 以最大成形系数w_(max)≥1作为拉深失效判据,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08Al二阶梯圆筒件的拉深成形过程,获得了不同高径比08Al二阶梯圆筒件的拉深次数。研究表明:圆筒件上最大成形系数w_(max)的位置总是出现在小阶梯圆筒上,并随拉深变形程度的增加从小阶梯壁部向其圆角部位转移,阶梯圆筒件拉深的拉裂危险区仍位于小阶梯底部圆角与其壁部交接处;最大成形系数w_(max)的大小随拉深变形程度增加而增大,且当危险区接近拉裂时,最大成形系数w_(max)急剧增大;不同的高径比阶梯筒件需要不同的拉深次数。通过对小阶梯高度h2不同取值(为21、23、27和29 mm)分别进行08Al二阶梯圆筒件的拉深实验,实验所得拉深次数与模拟预测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模拟预测的可行性和其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8Al钢二阶梯圆筒件 最大成形系数 拉深实验 拉深次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