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叶茶新品种英红9号的选育及利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家贤 曾佛桂 +4 位作者 邱陶瑞 林友欣 谢美婷 何玉媚 李卓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6-28,共3页
英红9号是采用无性系选育技术从引进的云南大叶群体中单株系统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制性广的大叶茶树品种,属乔木型,早芽类,增产极显著。该品种每667m2年产干茶188kg,比云南大叶增产29.76%;芽叶粗壮多毫,生化物... 英红9号是采用无性系选育技术从引进的云南大叶群体中单株系统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制性广的大叶茶树品种,属乔木型,早芽类,增产极显著。该品种每667m2年产干茶188kg,比云南大叶增产29.76%;芽叶粗壮多毫,生化物质丰富,适制红、绿、白多种茶类名优茶,品质优异。该品种适应性好,市场应变能力强,多茶类开发组合生产,经济效益比常规种高3倍以上,是目前南方茶区发展“三高”茶业的理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茶树 英红9号 产量 品质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香优质红茶新品种“云大淡绿”选育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家贤 曾佛桂 +2 位作者 苗爱清 何玉媚 林友欣 《茶叶科学技术》 1996年第3期16-20,25,共6页
关键词 茶树 云大淡绿 红茶品种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新品系比较试验总结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家贤 曾佛桂 +2 位作者 苗爱清 何玉媚 林友欣 《广东茶叶》 1997年第2期28-41,共14页
本试验经1985年以来的8年研究表明,云大淡绿、英红5号、英红6号、英红10号、云大单株5号、风庆3号等6个无性系均属乔木型大叶种。表现发芽早。芽叶黄绿色、茸毛多或特多。生长势强,丰产性状突出。六年品比平均1/15公顷年产干茶119.~19... 本试验经1985年以来的8年研究表明,云大淡绿、英红5号、英红6号、英红10号、云大单株5号、风庆3号等6个无性系均属乔木型大叶种。表现发芽早。芽叶黄绿色、茸毛多或特多。生长势强,丰产性状突出。六年品比平均1/15公顷年产干茶119.~193.5公斤,比云南大叶增产10.4~7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新品系 品种比较试验 试验设计 参试品种
全文增补中
黄叶水仙茶树品种选育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家贤 曾佛桂 +2 位作者 邱陶瑞 谢美婷 林友欣 《茶叶通讯》 1990年第3期12-14,共3页
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的凤凰水仙种,1986年被认定为全国茶树优良品种。凤凰水仙为有性群体品种。其中优良单株颇多,凤凰单丛、岭头单丛便是佼佼者。群体中蕴藏着多种优良类型,原产地早已有乌叶、白叶之分。黄叶水仙就是我所从群体... 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的凤凰水仙种,1986年被认定为全国茶树优良品种。凤凰水仙为有性群体品种。其中优良单株颇多,凤凰单丛、岭头单丛便是佼佼者。群体中蕴藏着多种优良类型,原产地早已有乌叶、白叶之分。黄叶水仙就是我所从群体中单株分离培育的一个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五岭红”选育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家贤 曾佛桂 +2 位作者 邱陶瑞 谢美婷 林友欣 《广东茶业》 1991年第2期4-12,共9页
五十年代间,我所引进印度阿萨姆茶种,经驯化选育,育成国优红茶品种英红一号(华茶47号),但因原产地对品种性状遗传的影响,英红一号仍表现为抗寒能力弱,以致妨碍了良种的北移推广。因而,我们设想利用茶树异花授粉杂交诱变,基因重组的特性... 五十年代间,我所引进印度阿萨姆茶种,经驯化选育,育成国优红茶品种英红一号(华茶47号),但因原产地对品种性状遗传的影响,英红一号仍表现为抗寒能力弱,以致妨碍了良种的北移推广。因而,我们设想利用茶树异花授粉杂交诱变,基因重组的特性,选育优良性状综合的茶树新品种。并于1971年冬,采用英红一号母树的自然杂交种子,历经近20年的系统选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品种 英红 选育报告 大叶红 茶树新品种 云南大叶种 茶品质 选育研究 凤凰水仙 阿萨姆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英红九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家贤 曾佛桂 +2 位作者 邱陶瑞 谢美婷 林友欣 《广东茶叶》 1991年第4期1-8,共8页
茶多酚对红茶品质的形成具有密切相关性。云南大叶种鲜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是适制红茶的优良茶树品种。我省自1956年开始从云南、凤庆等地引种云南大叶种,由于两地自然条件的类同,适应性能良好,从引种到推广,发展迅速。逐步成为我省... 茶多酚对红茶品质的形成具有密切相关性。云南大叶种鲜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是适制红茶的优良茶树品种。我省自1956年开始从云南、凤庆等地引种云南大叶种,由于两地自然条件的类同,适应性能良好,从引种到推广,发展迅速。逐步成为我省占总面积50%的当家品种,以此原料创制的“金帆牌”英德红茶誉满海内外。然而,云南大叶种群体性状复杂,类型差异大,妨碍着品质的提高,而且由于大叶品种的特性,抗寒性较弱,限制着适宜区域,北移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红九号” 选育 大叶红茶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香、优质大叶红茶品种“秀红”选育报告——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家贤 曾佛桂 +2 位作者 林友欣 苗爱清 何玉媚 《广东茶叶》 1993年第4期5-15,共11页
我国出口的大叶种红碎茶,以浓、强、鲜突出而著称,但香气稍逊,竞争力受到制约。为此,我所从五十年代始,引进印度阿萨姆种,经驯化育成国优红茶良种“英红一号”,其红茶香气方面有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育成高香大叶红茶良种,我们设想利用... 我国出口的大叶种红碎茶,以浓、强、鲜突出而著称,但香气稍逊,竞争力受到制约。为此,我所从五十年代始,引进印度阿萨姆种,经驯化育成国优红茶良种“英红一号”,其红茶香气方面有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育成高香大叶红茶良种,我们设想利用茶树杂交诱变的特性,以期选育出优良性状综合的高香红茶新品种。并于1971年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特性 大叶红茶 选育 秀红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抗寒大叶红茶新品种五岭红的选育
8
作者 李家贤 曾佛桂 +2 位作者 邱陶瑞 谢美婷 林友欣 《中国茶叶》 1991年第5期30-31,34,共3页
大叶茶树品种鲜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用其所制成的红碎茶品质远非一般中小叶茶树品种所能比拟。但是,大叶品种在抗寒性方面表现较差,其适宜区域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除了原产地和琼、粤、桂等省(区),以及湘、贵、川等省南部外,无法在长... 大叶茶树品种鲜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用其所制成的红碎茶品质远非一般中小叶茶树品种所能比拟。但是,大叶品种在抗寒性方面表现较差,其适宜区域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除了原产地和琼、粤、桂等省(区),以及湘、贵、川等省南部外,无法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茶区种植利用,这就从总体上降低了我国红碎茶的品质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七五”期间,开展了以优质、抗寒为目标的大叶红茶品种选育研究,为育成红碎茶品质优异、抗寒性优于云南大叶种、产量高的新品种的选育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就“五岭红”的选育研究作一简报,兼述对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的选育谈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红茶 品种 抗寒 选育 五岭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