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利用OpenGL技术实现雷达探测范围的三维显示 |
林卫明
刘德权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2
|
多子阵双站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算法 |
林卫明
朱振波
汤子跃
蒋兴舟
|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双站聚束SAR的方位分辨特性和波束压缩比研究 |
林卫明
朱振波
蒋兴舟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2005 |
2
|
|
4
|
改进的多子阵双站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算法 |
林卫明
朱振波
汤子跃
|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5
|
机器人在线检测技术在车身焊接中的应用 |
林卫明
陈素平
|
《现代零部件》
|
2014 |
4
|
|
6
|
车门包边工艺与专用设备 |
林卫明
李新超
|
《现代零部件》
|
2011 |
4
|
|
7
|
发射站固定的双站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研究 |
林卫明
朱振波
汤子跃
蒋兴舟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8
|
双站合成孔径声纳系统原理研究 |
林卫明
朱振波
蒋兴舟
|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用于车门的机器人辊边工艺 |
林卫明
|
《汽车工艺与材料》
|
2014 |
3
|
|
10
|
白车身关键定位点MCP设计方法研究(上) |
林卫明
赵隆议
|
《汽车工艺师》
|
2016 |
1
|
|
11
|
焊机群控系统技术 |
林卫明
李新超
|
《现代零部件》
|
2012 |
0 |
|
12
|
白车身关键定位点MCP设计方法研究(下) |
林卫明
赵隆议
|
《汽车工艺师》
|
2016 |
0 |
|
13
|
车身焊接SQM设计方法 |
林卫明
|
《现代零部件》
|
2012 |
0 |
|
14
|
一种新的一次性口令认证方案 |
田李
林卫明
鲁汉榕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5
|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分辨特性 |
汤子跃
林卫明
张守融
|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6
|
我院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
郭云林
任超西
林卫明
|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
2002 |
2
|
|
17
|
SNMP管理信息库的移动轮询 |
张振国
林卫明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8
|
基于超参数优化和集成算法的个人信用评估研究 |
林卫明
曹杰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20 |
1
|
|
19
|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率的途径 |
林卫明
曹坤
曹跃先
李忠芹
|
《农技服务》
|
2011 |
3
|
|
20
|
做大做强厦门港口物流 |
黄国栋
林卫明
|
《中国水运》
|
2006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