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腐蚀性养蚕新消毒剂“蚕消安”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炳辉 郑祥明 +7 位作者 杨琼 邹宇晓 廖森泰 方定坚 黄星光 余爱群 李瑞声 林卓新 《广东蚕业》 1999年第3期32-37,共6页
养蚕新消毒剂“蚕消安”由2种主剂、1种助剂和1种辅剂组成。在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微粒子孢子的消毒效果达100%,对质型多角体病毒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消毒效果亦达90%以上。“蚕消安”低腐蚀,除可做蚕室蚕具及环境消毒外,还可消毒居家及... 养蚕新消毒剂“蚕消安”由2种主剂、1种助剂和1种辅剂组成。在使用浓度下,对家蚕微粒子孢子的消毒效果达100%,对质型多角体病毒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消毒效果亦达90%以上。“蚕消安”低腐蚀,除可做蚕室蚕具及环境消毒外,还可消毒居家及办公场所,也可做桑园桑叶的消毒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蚕消毒剂 低腐蚀 蚕消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中氯化铕和硝酸铕背景吸收来源与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卓新 宋健怡 莫胜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2-34,共3页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中氯化铕和硝酸铕背景吸收的来源、特点和消除方法。氯化铕背景吸收来源于其分解产物EuCl_2蒸气和Cl_2,而硝酸铕背景吸收来源于其分解产物NO和Eu_2O_3蒸气。测定铕中微量元素时,可通过选择灰化温度、记录原子吸收...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中氯化铕和硝酸铕背景吸收的来源、特点和消除方法。氯化铕背景吸收来源于其分解产物EuCl_2蒸气和Cl_2,而硝酸铕背景吸收来源于其分解产物NO和Eu_2O_3蒸气。测定铕中微量元素时,可通过选择灰化温度、记录原子吸收峰时间或加硝酸作基体改进剂等方法米减少、甚至完全消除背景吸收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背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功率自动测量技巧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卓新 《电子测量技术》 2003年第2期22-23,共2页
文中以微波功率计6960A为实例,介绍利用GP2B进行微波功率的自动测量方法。
关键词 微波功率计 GP2B 自动测量 696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细胞分裂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植材 林电伟 +1 位作者 郑其煌 林卓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3-59,共7页
本文报道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高活性细胞分裂素E-玉米素的前体E-4-羟基3-甲基2-丁烯基胺,异戊烯氨基嘌呤和6-苄氨基嘌呤.研究了影响产率的不同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是合适的固-液相转移催化剂。
关键词 细胞分裂素 催化合成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中氯化镍和硝酸镍背景吸收来源和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莫胜钧 林卓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1-45,52,共6页
背景吸收波长特性的研究表明,氯化镍的背景吸收在某些波长呈双峰,第一个峰在190至420nm均存在明显的背景吸收,萁中以190和340nm为最大;第二个峰的峰高很小,且只在205、235、300、310、325和345nm附近出现。硝酸镍的背景吸收比氯化镍要... 背景吸收波长特性的研究表明,氯化镍的背景吸收在某些波长呈双峰,第一个峰在190至420nm均存在明显的背景吸收,萁中以190和340nm为最大;第二个峰的峰高很小,且只在205、235、300、310、325和345nm附近出现。硝酸镍的背景吸收比氯化镍要小得多,在某些波长亦呈双蜂,第一个峰在190、205、215和225nm出现;第二个峰出现的波长与氯化镍的第二个峰完全相同。蒸发行为的研究表明,氯化镍的第一个背景吸收峰来自氯化镍的分子蒸气,硝酸镍的第一个背景吸收峰由一氧化氮所产生,它们的第二个吸收峰同是由氧化镍的蒸发所引起。温度特性的研究表明,氯化镍和硝酸镍背景吸收曲线的轮廓与原子化温度和原子化方式有关、背景吸收的峰高与灰化温度有关。时间特性的研究表明,对于某些元素可通过选择原子化阶段记录原子吸收信号的时间来减小甚至消除背景吸收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 氯化镍 硝酸镍 背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抽提物对糠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邹宇晓 郑祥明 +5 位作者 杨琼 黄炳辉 廖森泰 方定坚 李瑞声 林卓新 《广东蚕业》 2000年第3期42-45,共4页
用四种抽提方案分别对桑叶进行特异性抽提,得到Ⅰ、Ⅱ、Ⅲ、Ⅳ四种抽提产物,分别对链佐霉素及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降血糖试验,结果表明Ⅰ、Ⅱ、Ⅲ、Ⅳ的降血糖效果分别为61.0%、62.0%、61.5%、28.0%。综合抽提成本,降... 用四种抽提方案分别对桑叶进行特异性抽提,得到Ⅰ、Ⅱ、Ⅲ、Ⅳ四种抽提产物,分别对链佐霉素及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降血糖试验,结果表明Ⅰ、Ⅱ、Ⅲ、Ⅳ的降血糖效果分别为61.0%、62.0%、61.5%、28.0%。综合抽提成本,降糖效果及有效组分得率等因素确定Ⅱ为最佳方案;对抽提产物Ⅱ比较腹腔注射及灌胃两种给药途径,降血糖效果分别为47.3%和42.0%;以高低两个剂量对糖尿病小鼠进行治疗,发现抽提产物Ⅱ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抽提取 糖尿病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