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华杰 徐荣明 +3 位作者 刘观燚 马维虎 孙韶华 黄燎原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测量成人下颈椎棘突椎板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棘突椎板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取20具C3-C7尸体标本,仔细解剖以清楚地暴露椎板和棘突。分别采用手工和CT测量椎板高度、厚度;以棘突和椎板的交界处进钉,对侧椎板中上端背侧出钉,通过C... 目的:测量成人下颈椎棘突椎板的解剖学参数,探讨下颈椎棘突椎板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取20具C3-C7尸体标本,仔细解剖以清楚地暴露椎板和棘突。分别采用手工和CT测量椎板高度、厚度;以棘突和椎板的交界处进钉,对侧椎板中上端背侧出钉,通过CT重建测量螺钉进钉角度、钉道长度及钉尖与椎动脉、脊髓的距离;随机抽取100例正常成年人下颈椎CT图像测量下颈椎棘突根部中缘宽度、棘突椎板交界处椎板中缘厚度,分析置钉可行性。结果: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未发现螺钉侵犯椎管、横突孔。下颈椎标本各节段椎板高度、厚度的手工测量值与CT测量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CT测量C3-C7节段椎板高度、厚度逐渐增大,分别为(12.4±1.2)~(13.7±1.3)mm和(4.5±0.9)~(5.4±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钉道长度呈增大趋势(13.7±1.2)~(15.8±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钉尖与椎动脉、脊髓的距离分别为(20.1±2.7)~(25.8±2.9)mm和(4.1±1.8)~(5.0±1.2)mm;横断面的前倾角度为(73.0±9.9)°~(85.3±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正常成年人下颈椎CT图像测量棘突根部宽度及椎板中缘厚度最小值均为C4,分别为(8.5±1.1)mm和(4.3±0.5)mm,最大值均为C7,分别为(14.5±2.0)mm和(6.0±1.1)mm。结论: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具有解剖学可行性,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存在一个安全、稳定的进钉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数混频的低中频复采样数字接收机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华杰 史浩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4-568,共5页
传统无线接收机大多为超外差接收机。超外差接收机的射频前端电路需要采用复杂的滤波器对镜像信号进行抑制 ,其中频正交变换所产生的虚假信号将降低接收机性能。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复数混频和数字复采样正交变换的低中频接收机结构 ,克... 传统无线接收机大多为超外差接收机。超外差接收机的射频前端电路需要采用复杂的滤波器对镜像信号进行抑制 ,其中频正交变换所产生的虚假信号将降低接收机性能。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复数混频和数字复采样正交变换的低中频接收机结构 ,克服了超外差接收机的缺点 ,更适合于人们对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外差接收机 低中频接收机 复数混频 数字复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数字位同步检测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华杰 史浩山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5-77,共3页
位同步检测是实现全数字接收机开环定时恢复的关键技术。本文推导了基带PAM(脉冲幅度调制)信号的互相关函数,指出基带PAM信号的互相关函数中含有位同步信息,以此为依据得到了一种位同步检测算法。该算法可采用递归结构实现,且与载波相... 位同步检测是实现全数字接收机开环定时恢复的关键技术。本文推导了基带PAM(脉冲幅度调制)信号的互相关函数,指出基带PAM信号的互相关函数中含有位同步信息,以此为依据得到了一种位同步检测算法。该算法可采用递归结构实现,且与载波相位误差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接收机 软件无线电 位同步 基带PAM信号 互相关函数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后路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华杰 徐荣明 刘观燚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前,下颈椎后路螺钉固定除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技术已普遍应用外,经关节螺钉和经椎板螺钉固定技术也逐渐被重视。本文就此介绍下颈椎后路4种螺钉固定方式,并对各自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生物力学研究内容包括三维稳定... 目前,下颈椎后路螺钉固定除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技术已普遍应用外,经关节螺钉和经椎板螺钉固定技术也逐渐被重视。本文就此介绍下颈椎后路4种螺钉固定方式,并对各自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生物力学研究内容包括三维稳定性、抗拔出力、置钉技术和螺钉特点等。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技术,因其优越的三维稳定性和较强的抗拔出力,已经作为下颈椎不稳的一种有效固定方法。经关节螺钉固定作为一种新的下颈椎后路固定方法,具有广范的手术适应证,并且该技术相对安全、简易,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经椎板螺钉固定技术临床应用不多,但通过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证实,该技术可成为临床上可行的补救技术。上述4种下颈椎后路螺钉固定技术,各有其优劣,临床应用也各不相同,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将有助于下颈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发展,更有效的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无线移动终端中的采样速率转换
5
作者 林华杰 史浩山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1-25,共5页
采样速率转换是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多模无线移动终端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有理数采样速率转换可以划分为整数倍和分数倍采样率转换。实现整数倍采样率转换可以采用时不变滤波器 ,然而实现分数倍采样率转换一般需要采用较复杂的时变... 采样速率转换是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多模无线移动终端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有理数采样速率转换可以划分为整数倍和分数倍采样率转换。实现整数倍采样率转换可以采用时不变滤波器 ,然而实现分数倍采样率转换一般需要采用较复杂的时变滤波器。本文以实现整数倍抽取内插的CIC滤波器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实现分数倍采样率转换的时变CIC滤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无线移动终端 采样速率转换 软件无线电 抽取 内插 CIC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研究与实现
6
作者 林华杰 史浩山 《电讯技术》 2007年第5期78-80,共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许多应用都是基于节点的位置信息。文中分析了节点定位算法,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信号与超声波时间差(TDOA)定位技术的短距离精确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中心节点、接收超声波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许多应用都是基于节点的位置信息。文中分析了节点定位算法,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信号与超声波时间差(TDOA)定位技术的短距离精确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中心节点、接收超声波的参考节点和发射超声波的信标节点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节点定位 TD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代理WSN网络中信道Sift MAC协议
7
作者 林华杰 史浩山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WSN)网络,该网络系统由移动代理节点负责复杂数据处理、接入处理、数据转发传输、路由维护等工作,与一般WSN网络相比具有节能优势。该网络系统MAC层采用S-ALOHA协议,不仅网络吞吐量低而且能耗大,依... 介绍了一种采用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WSN)网络,该网络系统由移动代理节点负责复杂数据处理、接入处理、数据转发传输、路由维护等工作,与一般WSN网络相比具有节能优势。该网络系统MAC层采用S-ALOHA协议,不仅网络吞吐量低而且能耗大,依据网络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基于信噪比(SNR)的信道Sift协议。仿真验证该协议大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和降低了网络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代理 信道Sift MAC协议 网络吞吐量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MA网络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8
作者 林华杰 莫应强 《无线电工程》 2010年第6期1-3,10,共4页
移动代理传感器网络(SENMA)由移动代理节点负责数据处理、接入、转发、传输和路由等工作,更加节能。通过分析指出SENMA网络进行节点定位最适于采用基于距离定位算法,依据网络特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距技术较为可行。依据信道R... 移动代理传感器网络(SENMA)由移动代理节点负责数据处理、接入、转发、传输和路由等工作,更加节能。通过分析指出SENMA网络进行节点定位最适于采用基于距离定位算法,依据网络特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距技术较为可行。依据信道RSSI特点,提出了一种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并利用Matlab编程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其性能优于极大似然估计定位算法,更为适用于SENMA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代理无线传感器网络 RSSI 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棘突螺钉与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学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观燚 徐荣明 +6 位作者 马维虎 孙韶华 林华杰 冯建翔 胡勇 赵刘军 周雷杰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8期659-661,共3页
目的:比较枢椎棘突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技术难度和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枢椎棘突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0年2月至7月,选取10具颈椎标本,男5具,女5具,年龄45~76岁,平均60.5岁。将标本俯卧,颈部置于中立位。从C1-C3剔除颈部... 目的:比较枢椎棘突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技术难度和相关解剖学参数,探讨枢椎棘突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10年2月至7月,选取10具颈椎标本,男5具,女5具,年龄45~76岁,平均60.5岁。将标本俯卧,颈部置于中立位。从C1-C3剔除颈部后侧所有的软组织,以清楚地暴露枢椎侧块和峡部。枢椎椎体左右侧任意选择进行棘突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固定,各10枚螺钉,置入直径为4.0mm的皮质骨螺钉。枢椎棘突螺钉以枢椎棘突螺钉的进钉点选择为棘突的基底部、棘突和椎板的交界处,进钉角度水平置钉,螺钉由对侧棘突基底部穿出,形成双层皮质固定;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方向与矢状面夹角15°~20°,与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置入后,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标本进行扫描重建。测量螺钉在骨内的实际深度,记录椎弓根螺钉和棘突螺钉置钉失败、穿破椎弓根、进入椎管或置入横突孔的螺钉数目。结果:枢椎棘突螺钉和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无明显的技术困难。棘突螺钉未见螺钉置入椎管和劈裂棘突,但椎弓根螺钉有1枚螺钉突出椎弓根外侧皮质,侵犯横突孔。枢椎棘突螺钉的平均钉道长度为(21.4±1.4)mm,稍短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23.7±1.0)mm,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387,P>0.05)。结论:枢椎棘突基底部具有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枢椎棘突螺钉较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对安全、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内固定器 解剖学 摄影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同轴谐振器连接缝隙EML和PIM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禹旭敏 唐小宏 +2 位作者 汪娟 代峰 林华杰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6,共6页
在大功率工作环境中,射频电路经常发生电磁泄漏(Electro Magnetic Leak,EML)和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等现象。而在同轴谐振器中,不稳定连接缝隙处成为增加电磁泄漏EML和PIM问题风险的隐患部位。文章通过对同轴谐振器... 在大功率工作环境中,射频电路经常发生电磁泄漏(Electro Magnetic Leak,EML)和无源互调(Passive Inter-Modulation,PIM)等现象。而在同轴谐振器中,不稳定连接缝隙处成为增加电磁泄漏EML和PIM问题风险的隐患部位。文章通过对同轴谐振器等效电路建模和电磁场建模给出了缝隙位置与电磁场表面电流的关系,并分析了3种不同结构同轴谐振腔EML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微调连接缝隙,使其有效偏离同轴谐振器的电流波幅点位置,可以降低大功率同轴谐振器的连接泄漏,从而减小无源互调的风险。依据分析结果选取了3种同轴结构(单螺钉连接、法兰内连接、法兰外连接)中连接泄露最小的结构作为大功率器件的基本结构,小批量器件在大功率测试和试验中无EML和PIM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 同轴谐振器 电磁泄露 无源互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荣明 刘观燚 +5 位作者 赵红勇 马维虎 孙韶华 朱彦召 许楠健 林华杰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明确胸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可行性和技术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取20具胸椎标本,男12具,女8具,仔细解剖颈部的后侧和前侧方,以清楚地暴露胸椎椎板和椎弓根。以椎板下缘向上,外缘向内各7mm... 目的:明确胸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可行性和技术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取20具胸椎标本,男12具,女8具,仔细解剖颈部的后侧和前侧方,以清楚地暴露胸椎椎板和椎弓根。以椎板下缘向上,外缘向内各7mm为进钉点,在T1,2,T5,6,T9,10直视下置入经关节螺钉,通过CT重建,测量经关节螺钉内固定进钉角度和钉道长度。结果:胸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均成功置入,螺钉固定方向在矢状面呈尾倾,冠状面呈外倾。经关节螺钉固定的平均角度在矢状面尾倾(52.6±5.9)°,在冠状面外倾(12.4±2.9)°。螺钉钉道长度(22.5±1.9)mm,各固定节段间角度略有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但上、中、下不同胸椎节段之间的钉道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具有解剖学可行性,可以作为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一种补充内固定方法,但置钉时要求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内固定器 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外包商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华杰 《物流技术》 2011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对制造企业物流服务外包商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在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这个指标体系的权值,然后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对6个候选物流企业进行了评价和选择。
关键词 物流服务外包 AHP 外包商评价 制造企业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OFDM系统的改进型空时频编码算法
13
作者 包涛 林华杰 +1 位作者 李毅 徐瑞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639,共4页
在宽带无线通信中,与信道延迟扩展相比符号周期变得越来越小,此时发射信号要经历频率选择性衰落。通过结合空时编码与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获得时间、空间和频率... 在宽带无线通信中,与信道延迟扩展相比符号周期变得越来越小,此时发射信号要经历频率选择性衰落。通过结合空时编码与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获得时间、空间和频率分集增益的分组正交空时频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映射规则,降低了OFDM子载波之间的相关性。与已有的空时频编码方案相比,可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改善了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且并未导致系统的复杂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空时频码 正交 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结构用于正交接收机的功分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涛 林华杰 包涛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7期137-139,共3页
随着技术及工艺的进步,接收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功分器作为接收机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其小型化设计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对称和反对称源激励(奇偶模分析技术),给出了设计方法,并设计出了一种新结构432MHz的90°相移功分器,... 随着技术及工艺的进步,接收机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功分器作为接收机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其小型化设计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对称和反对称源激励(奇偶模分析技术),给出了设计方法,并设计出了一种新结构432MHz的90°相移功分器,通过频率特性分析,该结构功分器内部直接集成LC滤波器,减小了整体的集总元件数量及整体体积体。借助于ADS仿真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并满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分器 集总元件 奇偶模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井岗红糯荔枝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树飞 彭刚 +3 位作者 吴河坤 林华杰 胡桂兵 乔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24-28,共5页
2015—2017年连续3年对妃子笑、黑叶和怀枝上嫁接井岗红糯荔枝的物候期及果实品质进行跟踪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以偏早熟荔枝品种妃子笑和黑叶为砧木的白点期及开花期分别较以怀枝为砧木的早3~17 d和1~3 d,以妃子笑和黑叶为砧木的果实... 2015—2017年连续3年对妃子笑、黑叶和怀枝上嫁接井岗红糯荔枝的物候期及果实品质进行跟踪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以偏早熟荔枝品种妃子笑和黑叶为砧木的白点期及开花期分别较以怀枝为砧木的早3~17 d和1~3 d,以妃子笑和黑叶为砧木的果实成熟期较以怀枝为砧木的提前5~7 d;以黑叶和妃子笑为砧木的果实平均单果质量较以怀枝为砧木的分别大38.1%和35.8%;以怀枝为砧木的果形更接近正心形;以怀枝为砧木的果实果皮较以妃子笑和黑叶为砧木的更为鲜红;以妃子笑为砧木的井岗红糯果实焦核率平均为81.7%,高于以黑叶为砧的58.0%,是怀枝为砧的2.49倍;以黑叶和妃子笑为砧的果实每100 g的Vc含量分别为30.47 mg和25.86 mg,远远高于以怀枝为砧;以怀枝为砧的果实平均TSS和TA含量分别为17.8%和0.14%,高于以妃子笑和黑叶为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岗红糯 砧穗组合 物候期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华杰 徐荣明 +3 位作者 李启运 刘观燚 马维虎 孙韶华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9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技术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6月,采用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4~78岁,平均56岁;其中前方椎间盘退变突出合并退变性椎管狭窄者6例,... 目的:探讨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技术在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6月,采用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4~78岁,平均56岁;其中前方椎间盘退变突出合并退变性椎管狭窄者6例,后纵韧带骨化伴骨赘形成者5例,颈椎外伤性失稳伴脊髓损伤1例。对患者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神经功能(依照JOA评定),术后并发症,颈椎各节段矢状径比例、屈伸活动范围及矢状序列的改变(利用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结果:手术时间1.5~2h,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450~800ml,平均580ml。术后出现上肢疼痛l例,脑脊液漏1例。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年,平均21.8个月。JOA评分术前为(9.5±1.8)分,术后为(13.6±2.4)分(P<0.01)。术后CT、MRI显示颈椎管矢状径比例增加(P<0.01)。颈椎屈伸活动范围、前凸比例由术前的(40.0±10.0)°、(65.0±12.0)%降至术后的(15.0±5.0)°、(42.0±8.0)%(P<0.01)。结论:下颈椎棘突椎板螺钉技术应用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中治疗颈椎病能取得满意疗效,相对安全、操作简单,并且具有较强内固定、可防止再关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狭窄 外科手术 单开门椎管扩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体并联抓取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方跃法 林华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87,95,共9页
为扩大并联机构在抓取操作领域的应用,提出一种非刚性的连续体并联抓取机器人,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相较于传统的刚性并联机器人,连续体并联抓取机器人以弹性杆式的连续体结构作为运动支链,具有更高的运动柔顺性;末端抓取... 为扩大并联机构在抓取操作领域的应用,提出一种非刚性的连续体并联抓取机器人,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相较于传统的刚性并联机器人,连续体并联抓取机器人以弹性杆式的连续体结构作为运动支链,具有更高的运动柔顺性;末端抓取装置采用远程驱动,使机器人在结构上更具轻量化.运用等效D-H法建立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求解了正、逆解及雅克比矩阵,并利用Matlab绘制其工作空间.在三维建模的基础上,利用Adams进行了机器人虚拟样机的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三自由度的连续体并联抓取机器人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和良好的运动性能,能够实现大范围抓取操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连续体机器人 抓取 结构设计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树脂VOCs溯源及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华杰 孙姝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方法,研究了聚丙烯(PP)树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种类和含量,通过研究工业PP装置不同取样点PP的VOCs变化规律,确定生产工艺参数对VOCs指标的影响。通过蒸汽脱除措施,从源头控制PP中VOCs的释放,降低产品气味。实... 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方法,研究了聚丙烯(PP)树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种类和含量,通过研究工业PP装置不同取样点PP的VOCs变化规律,确定生产工艺参数对VOCs指标的影响。通过蒸汽脱除措施,从源头控制PP中VOCs的释放,降低产品气味。实验结果表明,PP装置通过工艺参数调整,采用蒸汽加热法脱除VOCs,生产的车用PP树脂总VOCs含量降至10 mg/kg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顶空-气质联用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糯荔枝高位嫁接及栽培集成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华杰 吴华夏 +2 位作者 吴河坤 方浩华 方健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43-45,共3页
惠来县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荔枝新品种‘小糯荔枝’,该品种优质迟熟,但空秕果多,较易裂果,通过多年研究,选择嫁接砧木,采用大枝条切接技术实现高接换种,选用"培养适时健壮秋梢结果母枝、控梢促花、增钙防裂果、疏枝疏果"等栽... 惠来县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荔枝新品种‘小糯荔枝’,该品种优质迟熟,但空秕果多,较易裂果,通过多年研究,选择嫁接砧木,采用大枝条切接技术实现高接换种,选用"培养适时健壮秋梢结果母枝、控梢促花、增钙防裂果、疏枝疏果"等栽培集成技术,实现晚熟、丰产、优质、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糯荔枝 高位嫁接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期疗效随访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剑利 林华杰 +1 位作者 楼红侃 金甬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期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治疗32例高龄不稳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85~95(89.5±4.5)岁。骨折分型按Evans...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期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治疗32例高龄不稳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85~95(89.5±4.5)岁。骨折分型按Evans分型:Ⅲ型12例,Ⅳ型11例,Ⅴ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9(4.5±3.9)d。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总体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评价采用PPMS(Parker Palmer mobility score)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术后1年内死亡4例,死亡率为12.5%,其余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60(28.5±4.5)个月,手术时间(54.2±22.5)min,总体失血量(显性出血+隐性失血)为(450±140)ml,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首次负重时间为(3.35±1.35)d;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PPMS评分分别为(6.63±1.25)、(6.94±1.18)、(7.11±0.83)、(7.32±1.11)分,Harris评分分别为(67.85±6.19)、(71.42±5.57)、(73.41±5.62)、(77.32±5.24)分;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PPMS及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未见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前提下,采用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期疗效显著,可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骨折 髋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