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苎麻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湘苎6号”的选育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华如 郑长清 +3 位作者 黄志辉 张波 罗素玉 臧巩固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14,38,共7页
“湘苎6号”系从黑皮蔸种籽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1993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湘苎6号”。三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26.10%,三年多点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18.14%,三年生... “湘苎6号”系从黑皮蔸种籽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1993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湘苎6号”。三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26.10%,三年多点试验,平均比对照种芦竹青增产18.14%,三年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比对照种增产33.19%。1990年经湖南省纤维检验所检测,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2136支,1992年湖南省种子公司抽样检测,三季麻八个样品的平均纤维支数为2268支,达特优品质指标。花叶病情指数为2.80。该品种以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风和适应性广为其显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湘苎6号 品种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试技术对苎麻纤维支数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华如 《中国麻作》 1987年第1期33-35,共3页
作者研究了供试原麻长度、收麻迟早、脱胶干净与否和切割长度对测定苎麻纤维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原麻长度与纤维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收麻迟早和脱胶干净与否对测定的纤维细度有明显差异;切割长度以30毫米测定苎麻纤维细度较为合... 作者研究了供试原麻长度、收麻迟早、脱胶干净与否和切割长度对测定苎麻纤维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原麻长度与纤维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收麻迟早和脱胶干净与否对测定的纤维细度有明显差异;切割长度以30毫米测定苎麻纤维细度较为合理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纤维细度 脱胶 原麻 长度 测定 切割 试验结果 测试技术 合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种子繁殖应用效果的调查
3
作者 林华如 《中国麻作》 1983年第3期24-28,共5页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它可以用种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而现在对苎麻种子繁殖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发喂苎麻生产根本不能用种子繁殖,理由是苎麻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分离变异,皮层薄,产量低,纤维品质变劣,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苎...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它可以用种根繁殖和种子繁殖。而现在对苎麻种子繁殖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发喂苎麻生产根本不能用种子繁殖,理由是苎麻种子繁殖容易产生分离变异,皮层薄,产量低,纤维品质变劣,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苎麻种子繁殖成本低,发展面积快,生长旺盛,产量高,纤维品质并不比种根繁殖的差,虽有变异,只要注意选择品种和麻苗,在生产上仍可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繁殖 苎麻 种根繁殖 纤维品质 应用效果 产量高 宿根 看法 生产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品种原麻总含胶量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郑长清 张波 林华如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19,共4页
对50份苎麻品种原麻的总含胶量进行系统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原麻总含胶量差异甚大。头、二、三季麻以头麻最高,平均为30.33%,二麻次之,三麻又比二麻略低或持平。苎麻根型、原麻不同部位等因素对总含胶量有一定影响;单纤... 对50份苎麻品种原麻的总含胶量进行系统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原麻总含胶量差异甚大。头、二、三季麻以头麻最高,平均为30.33%,二麻次之,三麻又比二麻略低或持平。苎麻根型、原麻不同部位等因素对总含胶量有一定影响;单纤维支数、强力与总含胶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22.7602+2.8691x,y=34.5486-0.1404x。筛选出的低含胶量品种芦竹青、白里子青等兼具其它优良性状,可供苎麻遗传育种或生产部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原麻 含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新品种74—69选育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素玉 严文淦 +5 位作者 赵立宁 臧巩固 潘昌立 林华如 蒋冬秀 唐守伟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10,共6页
74—69是通过Co^(60)—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自交种子,从其后代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经过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1987~1989年连续三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比对照芦竹青增产39.2%,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1900支左右,比对照芦竹青高出10... 74—69是通过Co^(60)—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自交种子,从其后代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经过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1987~1989年连续三年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比对照芦竹青增产39.2%,三季麻平均纤维支数为1900支左右,比对照芦竹青高出100支以上,达到纺织高档产品的要求。该品种属深根丛生型,在长江流域麻区表现为中熟,三季麻工艺生长天数平均为65天。且具有较强的抗旱、抗苎麻根腐线虫病、炭疽病特性。诱变生理生化研究表明,74—69与诱变亲本湘苎一号存在着过氧化物酶酶量和酶谱带多少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品种 辐射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田间保种圃的建设及种质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长清 林华如 +1 位作者 张波 余隆其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共4页
以混凝土百页片围墙作保护屏障,占地面积30.70亩,建成可保存2000份种质的“国家种质沅江苎麻圃”;采用“三圃制”繁殖入圃无病(根腐线虫病)无性系种质1027份,为妥善保存我国苎麻资源及提供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对5种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 以混凝土百页片围墙作保护屏障,占地面积30.70亩,建成可保存2000份种质的“国家种质沅江苎麻圃”;采用“三圃制”繁殖入圃无病(根腐线虫病)无性系种质1027份,为妥善保存我国苎麻资源及提供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对5种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表明,嫩枝扦插繁殖技术是适应大批量快速繁殖苎麻无病无性系种质以加速建圃进程与安全保种的最佳繁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资源圃 嫩枝扦插 繁育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种质资源耐淹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长清 张波 林华如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2,共6页
经研究苎麻种质湿害反应首先是麻茎下部叶的萎蔫脱落,次为生长点及附近幼小叶的水渍状枯死斑块;地上部致死时间在96小时以上,地下部致死时间在120小时以上,地下部的营养及生理状况对湿害鉴定的影响较大。水胁迫下,离体种蔸的... 经研究苎麻种质湿害反应首先是麻茎下部叶的萎蔫脱落,次为生长点及附近幼小叶的水渍状枯死斑块;地上部致死时间在96小时以上,地下部致死时间在120小时以上,地下部的营养及生理状况对湿害鉴定的影响较大。水胁迫下,离体种蔸的相对出苗期,淹没顶尖离体种苗的成活率、钵栽麻的茎粗湿害指数与干茎重湿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7、-0.606与0.684 ̄*,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钵栽麻淹水96小时,其生物产量损失37.16%,干茎重损失44.24%,品种间耐淹性差异明显,从10份材料中筛选出构皮麻1号、蔸麻2份耐淹性强的种质提供应用。离体种蔸是大批量种质资源耐淹性鉴定的适宜材料,茎粗是较好的湿害性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种质资源 耐淹性 湿害指数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品种资源纤维品质鉴定初报 被引量:6
8
作者 郑长清 林华如 黄志辉 《中国麻作》 1982年第3期12-16,共5页
我国苎麻品种资源丰富,已经调查发现的地方品种有六百余份,是育种和发展生产的宝贵物质基础。建国以来,麻区群众和科技人员从品种资源中评选出一些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对苎麻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苎麻品种之间存在着高产品种品质... 我国苎麻品种资源丰富,已经调查发现的地方品种有六百余份,是育种和发展生产的宝贵物质基础。建国以来,麻区群众和科技人员从品种资源中评选出一些优良品种应用于生产,对苎麻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苎麻品种之间存在着高产品种品质不优,优质品种产量不高的矛盾,加上过去重高产、轻优质,造成目前生产上高产中质的品种所占比例大,麻纺工业所需优质原料少,影响了高档织品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资源 苎麻 初报 纤维品质 高产 地方品种 优良品种 发展生产 建国以来 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白叶种托叶类型和雄花开花习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波 郑长清 林华如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6-18,共3页
首次报道了白叶种苎麻的托叶为混生类型,即麻茎下部的托叶为合生型,中上部为分生型。同时还观察到同朵雄花的不同雄蕊分次开放传粉的现象。
关键词 苎麻 白叶种 托叶 雄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品种资源纤维品质鉴定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长清 林华如 黄志辉 《中国麻作》 1984年第1期23-28,共6页
苎麻原产我国,品种资源非常丰富,现巳调查发现的地方品种就有将近八百份,这是苎麻育种、生产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宝贵物质基础。我国苎麻品种资源的纤维品质状况怎样?苎麻纤维品质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是生产、供销、麻纺和科研各部门... 苎麻原产我国,品种资源非常丰富,现巳调查发现的地方品种就有将近八百份,这是苎麻育种、生产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宝贵物质基础。我国苎麻品种资源的纤维品质状况怎样?苎麻纤维品质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是生产、供销、麻纺和科研各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弄清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资源 纤维品质 苎麻 地方品种 育种 生产 鉴定报告 部门 中国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品种对根腐线虫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怀芳 陈洪福 +3 位作者 林华如 郑长清 黄志辉 顾学锋 《中国麻作》 1988年第2期23-24,共2页
1984~1986年对我所保存的157份苎麻品种进行了抗根腐线虫病Pratylen-chus coffeae鉴定,结果表明苎麻各品种间对苎麻根腐线虫病的抗性差异比较显著。通过测定,筛选出高抗品种17个,中抗品种4个。
关键词 根腐 品种 线虫病 苎麻 抗性鉴定 抗性差异 保存 测定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发展苎麻的技术总结 2、当年移栽,当年受益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继成 林华如 +1 位作者 严文淦 胡益阳 《中国麻作》 1982年第4期6-8,共3页
为改变过去种麻,当年不能受益,所谓“种麻三年穷”的习惯,我们对如何争取当年移栽,当年受益,第二年丰产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研究。实践证明,在搞好土壤选择的基础上,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作到当年移栽,当年受益;发展一亩... 为改变过去种麻,当年不能受益,所谓“种麻三年穷”的习惯,我们对如何争取当年移栽,当年受益,第二年丰产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研究。实践证明,在搞好土壤选择的基础上,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作到当年移栽,当年受益;发展一亩,巩固一亩;继续作好常年田间管理,还可达到第二年丰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 丰产 种麻 技术措施 丘陵山区 土壤选择 苎麻 受益 发展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发展苎麻的技术总结——1.土壤、品种、繁殖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继成 林华如 +1 位作者 严文淦 胡益阳 《中国麻作》 1982年第3期1-6,共6页
1977-1980年,我们以湖南省桃源县黄甲铺公社长寿大队为基点,对丘陵山区发展苎麻的技术进行生产调查和田间试验,研究丘陵山区种植苎麻的适宜土壤、品种、繁殖方法及当年受益,第二年丰产的主要栽培措施。初步明确土层厚度2尺以上,有... 1977-1980年,我们以湖南省桃源县黄甲铺公社长寿大队为基点,对丘陵山区发展苎麻的技术进行生产调查和田间试验,研究丘陵山区种植苎麻的适宜土壤、品种、繁殖方法及当年受益,第二年丰产的主要栽培措施。初步明确土层厚度2尺以上,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在1.6%和0.1%以上,PH5.5—8.02之间的山窝、山脚与缓坡地,用黑皮蔸、湘苎一号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繁殖方法 品种 苎麻 土壤 全氮含量 黑皮 发展 受益 生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品种资源的类型划分及经济性状的研究
14
作者 郑长清 林华如 黄志辉 《中国麻作》 1986年第4期10-13,共4页
苎麻起源于我国,种植范围辽阔,品种类型丰富,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科研单位先后对苎麻品种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利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评选了一大批优良品种材料供生产或育种应用,对发展我国苎麻... 苎麻起源于我国,种植范围辽阔,品种类型丰富,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科研单位先后对苎麻品种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利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评选了一大批优良品种材料供生产或育种应用,对发展我国苎麻生产和加速新品种的选育起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本所对搜集的数百份品种资源从植物形态学、生育性状和经济性状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现综合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资源 经济性状 苎麻 生育性状 种植范围 优良品种 新品种 中国 生产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苎麻种质的抗旱生理与经济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波 郑长清 林华如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30,43,共6页
干旱胁迫条件下,苎麻品种间的抗旱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叶片相对电导率旱害指数、麻株相对生长速度、功能叶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相对增长率、株高的旱害指数与单蔸纤维产量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822、—0.760... 干旱胁迫条件下,苎麻品种间的抗旱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叶片相对电导率旱害指数、麻株相对生长速度、功能叶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相对增长率、株高的旱害指数与单蔸纤维产量旱害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822、—0.760、—0.807和0.876,这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苎麻种质抗旱鉴定的可靠生理指标或性状指标。对苎麻种质的抗旱机理及影响抗旱鉴定评价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干旱 生理指标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及三峡地区苎麻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与利用
16
作者 郑长清 张波 +3 位作者 林华如 刘素纹 舒金树 饶均四 《中国麻作》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8,共5页
对神农架及三峡地区的芝麻种质资源以纤维品质、抗病性为重.久进行综合鉴定表明:该区的特殊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苎麻品种类型繁多,植物学形态类型达47种;优质源与抗病源较丰富,优质或特优质资源占总鉴定份数的23%,抗花叶病或不感... 对神农架及三峡地区的芝麻种质资源以纤维品质、抗病性为重.久进行综合鉴定表明:该区的特殊地理生态环境孕育的苎麻品种类型繁多,植物学形态类型达47种;优质源与抗病源较丰富,优质或特优质资源占总鉴定份数的23%,抗花叶病或不感的品种占22.2%;在一定范围内,纤维细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增。筛选出一批可提供整麻育种与科研应用的优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种质资源 综合评价 利用 神农架 三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山区疲蚧坡橹种首试纯疾斐醣?
17
作者 张波 左志明 +2 位作者 郑长青 林华如 陆平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4期158-160,共3页
1992─1993年考察广西西部11个山区县,收集到疲蚵椋父鲋郑犯霰渲郑渲兄阈蚱r麻、茎花疲蚵椤⒌崆r麻、水疲蚵楹托ɑr麻为新分布种和变种。收集到的黄麻种有野生圆果种、野生长果种和假黄麻等3种。
关键词 苎麻 黄麻 种质资源 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苎麻资源的评价与优良种质
18
作者 郑长清 林华如 张波 《作物品种资源》 1990年第3期15-16,共2页
1980—1988年对原产湖南省的140多个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进行了形态、农艺性状、抗根腐线虫病、花叶病及纤维品质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归并为124个品种,提出一些可供苎麻育种与科研利用的优良种质资源。
关键词 苎麻 种质资源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