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大型长距离深埋输水工程砂石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对策研究
1
作者 林勇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41-243,共3页
为节约集约用地、预留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近年以来,大型城市输水(原水)工程多采用深埋隧洞布置形式。相比传统浅埋管线,深隧工程多采用矿山法或TBM施工,开挖料多为具有利用价值的砂石料。根据国家、省、市各级相关规定,工程开挖砂石料为... 为节约集约用地、预留城市未来发展空间,近年以来,大型城市输水(原水)工程多采用深埋隧洞布置形式。相比传统浅埋管线,深隧工程多采用矿山法或TBM施工,开挖料多为具有利用价值的砂石料。根据国家、省、市各级相关规定,工程开挖砂石料为矿产资源,需考虑通过科学调配,资源化利用。为破解多标段条件下,城市大型深埋输水隧洞工程砂石料复杂调配及资源化利用难题,以深圳市典型深隧输水工程为例,从工程管理角度出发,创新提出基于五指标体系耦合的招标及管理新思路,从机制及模式的源头探索开挖砂石渣料资源化利用新方案,推动工程绿色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TBM施工 矿山法施工 超深竖井 砂石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级水源保护区内超深竖井施工环水保管理
2
作者 林勇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80-183,共4页
大型城市深埋输水工程超深竖井为TBM或盾构始发、接收提供工作面,承担隧洞掘进出渣、混凝土浇筑、钢管安装等通道,多采用地连墙或排桩围护结构形式。超深竖井施工过程中,场区内土方明挖、TBM或盾构出渣、施工机械油污,地下连续墙在泥浆... 大型城市深埋输水工程超深竖井为TBM或盾构始发、接收提供工作面,承担隧洞掘进出渣、混凝土浇筑、钢管安装等通道,多采用地连墙或排桩围护结构形式。超深竖井施工过程中,场区内土方明挖、TBM或盾构出渣、施工机械油污,地下连续墙在泥浆固壁条件下的槽挖等均为水源保护区重点污染风险源。为破解在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施工水质安全保障难题,基于一点一策划、污染源清单化管理、水质在线监测、异常指标高效处理、综合评价的技术链路,形成“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管促治”的全建设周期建管闭环,有效防止施工扰动致使大面积破坏水质,威胁城市供水安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输水工程 超深竖井施工 一级水源保护区 建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本构模型的深竖井群施工对邻近隧道的影响
3
作者 吴穹 林勇华 +1 位作者 易顺 钟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1,共5页
深竖井群作为一项高风险工程,其施工过程不可避免会引起周围地层变形,继而对周围建(构)筑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对深竖井群施工对邻近铁路隧道的影响,依托某一待建竖井工程,建立深竖井群-周围地层-邻近铁路隧道的三维一体化数值模型,... 深竖井群作为一项高风险工程,其施工过程不可避免会引起周围地层变形,继而对周围建(构)筑物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对深竖井群施工对邻近铁路隧道的影响,依托某一待建竖井工程,建立深竖井群-周围地层-邻近铁路隧道的三维一体化数值模型,研究了基于不同本构模型的深竖井群施工作用下铁路隧道周围地层及隧道本身的位移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施工的推进,周围地层和隧道表现为先隆起后沉降的规律,而水平变形则逐步增大;由于HSS/HS模型和MC模型在加卸载模量方面的差异,利用不同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不尽相同;竖井群施工对地层及隧道的影响排序为竖井Ⅰ>竖井Ⅱ>竖井Ⅲ(竖井Ⅳ);隧道变形最大值出现位置与地层变形最大值位置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铁路隧道与Y轴方向成一定夹角空间分布,这种空间分布位置影响了隧道变形极值分布;利用MC模型计算会高估深竖井施工作用下的邻近铁路隧道水平变形值,但会低估其沉降值。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竖井群 邻近铁路隧道 HSS/HS模型 MC模型 应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工程分层取水口控流平面钢闸门流激振动特性研究
4
作者 井向阳 吴穹 +2 位作者 刘圣凡 傅兴安 林勇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2,共4页
随国家水网工程建设,调水工程分层取水口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在分层取水口闸门控流时闸后可能存在明流、淹没流等不同流态,导致闸门存在不同振动响应特性,需对各流态下的闸门安全进行评估。以某工程为例进行了闸门模态分析及流激振动试... 随国家水网工程建设,调水工程分层取水口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在分层取水口闸门控流时闸后可能存在明流、淹没流等不同流态,导致闸门存在不同振动响应特性,需对各流态下的闸门安全进行评估。以某工程为例进行了闸门模态分析及流激振动试验。结果表明,闸后明流、淹没流时振动各参数小于相应标准值;闸后有水跃拍打闸门底部时振动加速度偏大;通过减小过闸流量避开不良流态后振动加速度小于相应标准值。因水力因素导致的振动偏大可通过调度运行方式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工程 分层取水口 平面钢闸门 流激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花岗岩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及声发射特征研究
5
作者 胡超 杜世霖 +1 位作者 林勇华 叶焰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29-235,共7页
对含不同倾角的裂隙花岗岩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配合声发射系统进行全过程的信息监测,对破坏过程的力学特性及声发射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受裂隙影响显著,裂隙岩样在破裂过程中应力局部波动明显并发生多次应力... 对含不同倾角的裂隙花岗岩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配合声发射系统进行全过程的信息监测,对破坏过程的力学特性及声发射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受裂隙影响显著,裂隙岩样在破裂过程中应力局部波动明显并发生多次应力降,其脆性特征出现弱化。裂隙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完整性,造成岩石强度抵抗破坏能力的下降,降低比例高达43.3%;随着裂隙倾角由0°增加90°,花岗岩抗压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近“U”型的变化趋势,但整体而言,裂隙对岩石残余强度影响较小。裂隙岩样破坏模式为“穿切裂隙面破坏”和“沿裂隙面剪切破坏” 2种模式,其主要取决于裂隙面与最大主应力夹角的大小。裂隙倾角影响了裂隙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信号变化规律,尤其是30°、45°及60°倾角岩样,声发射事件点出现明显的“迁移”现象,信号集中在节理处分布并声发射事件点数量减少;随着倾角增加,岩石破裂活跃程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裂隙倾角 单轴压缩 力学特性 声发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冲刷作用下围堰冲刷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刘建武 代文超 +2 位作者 井向阳 林勇华 叶焰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08-215,共8页
为研究水流冲刷作用下锁扣钢管桩围堰局部冲刷特性,以某桥梁承台围堰为依托,拟定不同水流速度的计算工况,并根据前人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改变初始水流速度,研究锁扣钢管桩冲刷机理及水流荷载沿竖向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围... 为研究水流冲刷作用下锁扣钢管桩围堰局部冲刷特性,以某桥梁承台围堰为依托,拟定不同水流速度的计算工况,并根据前人试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改变初始水流速度,研究锁扣钢管桩冲刷机理及水流荷载沿竖向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围堰对水流的阻隔作用,在围堰迎水面之前的一定范围的水体向上运动形成雍水,不同流速作用下,所形成的涡流范围不同,涡尖随流速的增加逐渐下移,形成的漩涡范围越来越大;随初始流速增加,雍水现象逐渐显著,同时在流速较小时,最大流速出现在水面附近,随初始流速增加,最大流速逐渐趋于0.7 H附近;水流力随流速增加逐渐增大,沿深度方向变化趋势随水流速度增加由“指数型”逐渐变为“抛物线型”,表明围堰所受水流力沿深度方向呈非线性分布,围堰结构设计计算中并不能定义为水面水流力最大沿深度方向线性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荷载 围堰 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勇华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3年第5X期166-167,共2页
建筑物地下室混凝土外墙出现裂缝,是目前地下室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施工质量现象。笔者在本文中从问题提出的背景谈起,介绍了地下室墙体裂缝的特征,并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设计、材料、施工方面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希望可以... 建筑物地下室混凝土外墙出现裂缝,是目前地下室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施工质量现象。笔者在本文中从问题提出的背景谈起,介绍了地下室墙体裂缝的特征,并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设计、材料、施工方面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希望可以给施工企业一些参考,在以后的建筑施工中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室 外墙 混凝土开裂 原因分析 质量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