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胆脂瘤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刃舆 迟放鲁 +2 位作者 陈建福 李智渊 王培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ic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后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ic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后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穿孔的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耳道深部正常皮肤、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胆脂瘤上皮中呈一致性连续阶梯状上升,它们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阳性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阳性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阳性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总相关系数为0.989(P<0.01)。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 中耳胆脂瘤 酪氨酸蛋白激酶 耳道 正常皮肤 阳性表达 磷酸化酪氨酸 EGFR 部位 后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刃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7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在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并和相应的传统上颌窦根治术作比较。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35侧)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52侧),其中经典术式21侧,...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术在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并和相应的传统上颌窦根治术作比较。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35侧)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52侧),其中经典术式21侧,改良术式31侧。结果鼻内窥镜术治愈为88.6%(31/35);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总的治愈率76.9%(40/52),其中经典术式为61.9%(13/21),改良术式为87.1%(27/31)。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是治疗曲霉菌性非侵袭型上颌窦炎的有效微创手术,而改良的上颌窦根治术对无法坚持术后定期换药的患者是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鼻内窥镜术 上颌窦根治术 曲霉菌 上颌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胆脂瘤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刃舆 陈建福 +3 位作者 李智渊 王培基 迟放鲁 陈必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2年第2期105-108,W004,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后皱襞处穿孔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 目的:探讨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后皱襞处穿孔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磷酸化酪氢酸的表达情况。结果:磷酸化酪氨酸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呈高度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最为明显;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中呈中等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细胞呈弱表达。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呈连续性阶梯性上升,在胆脂瘤上皮中的高表达,说明胆脂瘤上皮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在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中的中度表达,说明该处皮肤增生较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胆脂瘤 磷酸化酪氨酸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脂瘤型中耳炎胞内PTK途径的研究
4
作者 林刃舆 李智渊 +1 位作者 陈建福 王培基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继发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表达情况 ,分析酪氨酸蛋白激酶 (PTK)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后皱襞处穿孔的中耳继... 目的 探讨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继发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表达情况 ,分析酪氨酸蛋白激酶 (PTK)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后皱襞处穿孔的中耳继发性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 (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耳道深部正常皮肤 )中EGRF和磷酸化酪氨酸的表达情况。 结果 EGRF和磷酸化酪氨酸在耳道深部正常皮肤、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胆脂瘤上皮中呈一致性连续阶梯状上升 ,它们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高度表达 ,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 ;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中等表达 ;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弱表达。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 ,总相关系数为0.989(p<0.01)。结论 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型中耳炎 PTK途径 磷酸化酪氨酸 酪氨酸蛋白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喉癌及喉咽癌术前T分级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登法 姜亿一 +4 位作者 傅钢泽 沈剑敏 吴恩福 林刃舆 陈建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11期611-612,共2页
喉癌及喉咽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宗旨是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或重建喉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前明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笔者应用16层螺旋CT对喉癌... 喉癌及喉咽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宗旨是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或重建喉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前明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笔者应用16层螺旋CT对喉癌及喉咽癌进行术前分析,评价其在术前T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Laryngeal Neoplasms)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肿瘤分期(Neoplasms St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患者知情同意后情绪障碍与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方渭清 林刃舆 李智渊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4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知情同意后情绪障碍与应对方式的变化,阐明其特殊影响。方法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30例喉癌患者(A组)知情同意后评分,与家属同意的30例喉癌患者(B组)作对照分析。结果A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B组,...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知情同意后情绪障碍与应对方式的变化,阐明其特殊影响。方法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30例喉癌患者(A组)知情同意后评分,与家属同意的30例喉癌患者(B组)作对照分析。结果A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B组,较知情同意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采取成熟型应对方式也多于B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而B组患者多采取不成熟型应对方式,较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知情同意有利于缓解喉癌患者情绪障碍,使其更多采取成熟型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知情同意 情绪障碍 步研究 喉癌患者 应对方式问卷 抑郁自评量表 显著性 成熟型 对照分析 焦虑评分 B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在中耳胆脂瘤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练 林刃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探讨KGF对胆脂瘤上皮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在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0例胆脂瘤上皮标本及配对的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 目的研究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探讨KGF对胆脂瘤上皮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在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20例胆脂瘤上皮标本及配对的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上述两组标本中KGF和Ki67的表达,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KGF在胆脂瘤上皮中呈强阳性表达,且从基底层向角质层染色有逐渐增强的趋势,间质中可见散在的阳性细胞;正常外耳道皮肤标本主要表现为间质中稀疏不均的弱阳性表达,在上皮细胞不表达。胆脂瘤上皮和正常外耳道皮肤的KGF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胆脂瘤上皮中KGF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609,P<0.01)。结论KGF和Ki67表达与中耳胆脂瘤的增殖能力有高度相关性,局部炎症通过调控KGF的表达促进胆脂瘤上皮的异常增殖,其中KGF的自分泌机制可能与胆脂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物质 胆脂瘤 中耳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在鼓膜穿孔邻近皮肤的研究
8
作者 方练 林刃舆 +1 位作者 刘继丽 洪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观察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中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及其受体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K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 目的观察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中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及其受体角化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 receptor,K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观察20例继发性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胆脂瘤上皮以及耳道深部正常皮肤的KGF和KGFR表达,并和20例非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作对比。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邻近皮肤KGF和K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135±6.364)%和(19.965±10.570)%,介于胆脂瘤上皮与耳道正常皮肤之间,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相应部位(19.380±2.827)%和(13.145±7.935)%。结论KGF和KGFR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部位的表达依次上升,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鼓膜穿孔邻近皮肤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胆脂瘤型中耳炎,说明胆脂瘤型中耳炎该处皮肤增生更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物质 受体 生长因子 中耳炎 化脓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