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诱导同系新西兰仔兔先天性腭裂的转录组异质性
1
作者 林兰玲 刘皓月 +4 位作者 罗枭 张翀 景兵帅 石冰 李承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诱导同系新西兰仔兔先天腭裂的转录组异质性,进一步探究先天性腭裂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妊娠第14天到第17天给20只新西兰孕兔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每天1.0 mg),观察每只孕兔所有子代腭部表型。选取生产了8只胚胎、腭裂...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诱导同系新西兰仔兔先天腭裂的转录组异质性,进一步探究先天性腭裂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妊娠第14天到第17天给20只新西兰孕兔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每天1.0 mg),观察每只孕兔所有子代腭部表型。选取生产了8只胚胎、腭裂胚胎与非腭裂胚胎为4∶4的孕兔,分为腭裂组(CP)与非腭裂组(NCP),收集其腭部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 CP组与NCP组相比,共有225个差异基因(Q<0.05),其中120个基因上调,105个基因下调。差异性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异三聚体G蛋白复合物、细胞外基质、转录因子复合物、基底膜的GO分类呈显著富集;GABA能突触、吗啡成瘾、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谷氨酸突触、含血清素的神经突触、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Apelin信号通路等在KEGG通路中显著富集。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验证表明,与NCP组相比,CP组ARHGEF6 (P<0.05)、ABI2 (P<0.00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APC基因表达水平上升(P<0.001)。结论 参与腭突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的基因ARHGEF6、APC、ABI2的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和地塞米松诱导新西兰兔先天性腭裂的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先天性腭裂 转录组学分析 细胞骨架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