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生态文明与当代国家话语构建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3,共7页
国际话语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全球资本广泛交集和激烈竞争的前沿地带,也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以话语为形态进行展示的舞台。场域理论揭示了这种展示与竞争的暴力性和矛盾性,并反映了权力逻辑对国际话...
国际话语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全球资本广泛交集和激烈竞争的前沿地带,也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以话语为形态进行展示的舞台。场域理论揭示了这种展示与竞争的暴力性和矛盾性,并反映了权力逻辑对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与固化。国际话语权一般分为制度话语权、媒介话语权、学术话语权、文化话语权、民间话语权等五个组成部分。当下的国际话语体系由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导,并对中国话语采取拒斥和打压的霸权立场。要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加强国家话语的构建。针对如何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仅仅采取割裂式的民族主义应对策略是不够的,立足于生态文明的视阈,对东西方各种零碎方案进行拉伸与整合,展现一种贯穿、高远的包容精神,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新路径。即一方面借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语境研究范式及媒介域概念的延伸解意,一方面重视中国自己的知识思想体系的构建,实现穿越西方、回到当代的学术构想,用经过现代改造和重新阐释的新儒学反思社会民主的另一副面孔和一种全球性、具有普遍性的话语体系及社会语境,与西方人文大潮进行理性对话和互补增益,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
重构
生态文明
中国话语
新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认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本观和历史观
被引量:
4
2
作者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2,共7页
体认语言学是在西方三次语言学革命基础上中国语言学派的本土化创新探索,它把人与外界的身体体验和多重互动作为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认为人的心智在范畴、概念、意义的形成中施加了关键性的影响。体认语言学强调“现实—认知—语言”是...
体认语言学是在西方三次语言学革命基础上中国语言学派的本土化创新探索,它把人与外界的身体体验和多重互动作为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认为人的心智在范畴、概念、意义的形成中施加了关键性的影响。体认语言学强调“现实—认知—语言”是其至关重要的三组核心观念,其关系走向表现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对“认知”和“现实”展开能动反拨。实际上,这些观点都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实践观、人本观和历史观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体认语言学本身就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体验
认知加工
历史具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宗教文化与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克勤
靳明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6,共7页
郭沫若长期留学日本,其间从生活环境到文学作品甚至他本人的思想都受到日本儒学、佛学、神道等宗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他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坚守本土文化的精髓,表现出强烈的选择性,但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仍然带上了浓厚的...
郭沫若长期留学日本,其间从生活环境到文学作品甚至他本人的思想都受到日本儒学、佛学、神道等宗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他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坚守本土文化的精髓,表现出强烈的选择性,但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仍然带上了浓厚的日本宗教文化色彩。本文试图运用比较研究中的"接受研究"范式,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日本因子进行分析,以说明郭沫若诗歌中为国尽忠、重视人伦感情、凤凰涅槃、禅意充盈、太阳礼赞等具象和意境的文化渊源,并阐析郭沫若如何创造性地接受了日本宗教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郭沫若
宗教文化
诗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思想史视阈下的精神交往
被引量:
4
4
作者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交往"一词源于马克思,是对德文"Verkehr"的直译。马克思本人并未对其进行解释,按有关学者的解读,马克思意指下的人类交往包含人类社会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本文基于西方思想史的理论视阈,糅合哲学、认知科学、...
"交往"一词源于马克思,是对德文"Verkehr"的直译。马克思本人并未对其进行解释,按有关学者的解读,马克思意指下的人类交往包含人类社会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本文基于西方思想史的理论视阈,糅合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阐释学、现象学等研究范式以人类精神交往的方式、内涵、过程及效果等为对象展开初步探索,力图寻求现代社会中人类精神交往的图式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交往
西方思想史
主体间性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影响创作 主题催化文风——柳永与太宰治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克勤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8,共6页
在文学史上,中国与日本既平行发展,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唐宋文化深深影响了日本的思想和文化界,近现代的日本文学又在很多中国文人的作品中植入了美学因子。因此,中日两国文化与文学的比较研究将是一个连绵不断的系列课题。笔者选取...
在文学史上,中国与日本既平行发展,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唐宋文化深深影响了日本的思想和文化界,近现代的日本文学又在很多中国文人的作品中植入了美学因子。因此,中日两国文化与文学的比较研究将是一个连绵不断的系列课题。笔者选取柳永与太宰治这两个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作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说明两位作家之间虽未发现有确凿考证的事实联系,也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内在动因,但二者在创作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思潮流派等方面既存在或明晰、或隐藏的共通处和契合点,同时又在中日文学的演进中呈现出深层次的文化融汇。这不能不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文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永
太宰治
日本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报界的小报化思潮辨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林克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报化是目前西方国家新闻界里潜行的一股暗流,一些学者认为小报化的出现使严肃媒体向小报的新闻价值观靠拢,促成了新闻界道德的滑坡,并对西方的民主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危机。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不应否认小报的商业成功,认为小报不仅给大众...
报化是目前西方国家新闻界里潜行的一股暗流,一些学者认为小报化的出现使严肃媒体向小报的新闻价值观靠拢,促成了新闻界道德的滑坡,并对西方的民主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危机。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不应否认小报的商业成功,认为小报不仅给大众带来了娱乐和享受,更代表了对公共生活的一种轻松的诠释。小报以个人化的案例讲述的正是更普通的社会问题,小报的出现正是满足了受教育程度不高和不富裕的人民的认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报化
严肃新闻
新闻道德
重新洗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方报纸专栏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
1
7
作者
林克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29-135,共7页
针对西方报纸专栏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本文试图给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并就此对西方报纸专栏,尤其是政治评论专栏的特点及编辑原则进行归纳和评论。通过对西方报纸专栏及其有代表性的作家群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谓西方新闻理论,...
针对西方报纸专栏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本文试图给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并就此对西方报纸专栏,尤其是政治评论专栏的特点及编辑原则进行归纳和评论。通过对西方报纸专栏及其有代表性的作家群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谓西方新闻理论,尤其是报纸专栏写作和编辑的诸多原则只是在理性上成立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原则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报纸专栏
发展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捷联惯导系统速度误差补偿实用算法
被引量:
2
8
作者
冯济琴
邹劲松
林克勤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9-322,共4页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在姿态矩阵和位置矩阵的解算中会产生滞后误差,由于真实参考坐标系和计算参考坐标系在实际系统中并不重合也将产生计算误差,为此须对速度误差进行补偿。该文提出将速度计算分做两步进行,先在机体坐标系里完成带补偿...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在姿态矩阵和位置矩阵的解算中会产生滞后误差,由于真实参考坐标系和计算参考坐标系在实际系统中并不重合也将产生计算误差,为此须对速度误差进行补偿。该文提出将速度计算分做两步进行,先在机体坐标系里完成带补偿的速度增量计算,再在游动坐标系里实现由惯导基本方程得到的速度计算公式。实际试验表明,这种实用算法比常规的速度计算方法有效改善了系统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速度计算
误差补偿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
1
9
作者
林克勤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4期1-1,3,共2页
在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中,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不仅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还在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因素。为了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进步...
在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中,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不仅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还在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因素。为了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生态建筑已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内涵,分析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并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以期加强建筑设计师对生态建筑的了解,促进环境保护理念与建筑设计思想的融合交汇,从而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筑
设计原理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
被引量:
4
10
作者
周媛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0,共6页
"话语"误读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触的特殊方式。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语言交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话语"误读"。话语"...
"话语"误读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触的特殊方式。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语言交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话语"误读"。话语"误读"中的善意、创造性叛逆等因素与效用不必过分夸大,但恶意误读值得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共生的视角下去看待跨文化传播话语误读存在与合理性,应该在平衡异质文化现象关系的过程中,试着去找出跨文化传播中正确应对善意"误读"与"恶意"误读的策略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跨文化传播
话语“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帽子”为什么摘不掉
11
作者
林克勤
王联富
高步宽
《改革与开放》
1999年第6期13-14,共2页
"红帽子"企业是人们对那些名为集体、实属个体私营企业的一种形象说法。虽然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清理整顿,但在一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红帽子"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红帽子"之所以摘不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红帽子"企业是人们对那些名为集体、实属个体私营企业的一种形象说法。虽然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清理整顿,但在一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红帽子"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红帽子"之所以摘不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实的经济利益、潜在的经济利益因素,也有社会地位、客观环境、心理、行业限制等多方面原因。一、现实的经济利益因素现实的经济利益因素对于挂靠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具体表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帽子
个体私营企业
经济利益因素
具体表现
私营企业主
个体工商户
社会地位
集体企业
清理整顿
客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生态文明与当代国家话语构建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克勤
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创新研究"(2013BSH043)阶段性成果
文摘
国际话语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全球资本广泛交集和激烈竞争的前沿地带,也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以话语为形态进行展示的舞台。场域理论揭示了这种展示与竞争的暴力性和矛盾性,并反映了权力逻辑对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与固化。国际话语权一般分为制度话语权、媒介话语权、学术话语权、文化话语权、民间话语权等五个组成部分。当下的国际话语体系由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导,并对中国话语采取拒斥和打压的霸权立场。要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我们必须加强国家话语的构建。针对如何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仅仅采取割裂式的民族主义应对策略是不够的,立足于生态文明的视阈,对东西方各种零碎方案进行拉伸与整合,展现一种贯穿、高远的包容精神,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新路径。即一方面借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语境研究范式及媒介域概念的延伸解意,一方面重视中国自己的知识思想体系的构建,实现穿越西方、回到当代的学术构想,用经过现代改造和重新阐释的新儒学反思社会民主的另一副面孔和一种全球性、具有普遍性的话语体系及社会语境,与西方人文大潮进行理性对话和互补增益,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愿景。
关键词
拉伸
重构
生态文明
中国话语
新儒学
Keywords
extension
re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inese discourse
New Confucianism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认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本观和历史观
被引量:
4
2
作者
林克勤
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0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阐释与对外传播”(19XXW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体认语言学是在西方三次语言学革命基础上中国语言学派的本土化创新探索,它把人与外界的身体体验和多重互动作为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认为人的心智在范畴、概念、意义的形成中施加了关键性的影响。体认语言学强调“现实—认知—语言”是其至关重要的三组核心观念,其关系走向表现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对“认知”和“现实”展开能动反拨。实际上,这些观点都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实践观、人本观和历史观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体认语言学本身就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理论谱系。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体验
认知加工
历史具体
Keywords
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
embodiment
cognitive processing
detailed history
分类号
H046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宗教文化与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
被引量:
1
3
作者
林克勤
靳明全
机构
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6,共7页
文摘
郭沫若长期留学日本,其间从生活环境到文学作品甚至他本人的思想都受到日本儒学、佛学、神道等宗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他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坚守本土文化的精髓,表现出强烈的选择性,但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仍然带上了浓厚的日本宗教文化色彩。本文试图运用比较研究中的"接受研究"范式,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日本因子进行分析,以说明郭沫若诗歌中为国尽忠、重视人伦感情、凤凰涅槃、禅意充盈、太阳礼赞等具象和意境的文化渊源,并阐析郭沫若如何创造性地接受了日本宗教文化。
关键词
日本
郭沫若
宗教文化
诗歌创作
Keywords
Japan
Guo Mo-ruo
religion culture
poem crea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思想史视阈下的精神交往
被引量:
4
4
作者
林克勤
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创新思考"(13BH04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交往"一词源于马克思,是对德文"Verkehr"的直译。马克思本人并未对其进行解释,按有关学者的解读,马克思意指下的人类交往包含人类社会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本文基于西方思想史的理论视阈,糅合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阐释学、现象学等研究范式以人类精神交往的方式、内涵、过程及效果等为对象展开初步探索,力图寻求现代社会中人类精神交往的图式与路径。
关键词
精神交往
西方思想史
主体间性
生活世界
Keywords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history of Western ideas
intersubjeetivity
lebensweh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影响创作 主题催化文风——柳永与太宰治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克勤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外语学院院办
出处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8,共6页
文摘
在文学史上,中国与日本既平行发展,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唐宋文化深深影响了日本的思想和文化界,近现代的日本文学又在很多中国文人的作品中植入了美学因子。因此,中日两国文化与文学的比较研究将是一个连绵不断的系列课题。笔者选取柳永与太宰治这两个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作家进行比较研究,旨在说明两位作家之间虽未发现有确凿考证的事实联系,也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内在动因,但二者在创作主题、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思潮流派等方面既存在或明晰、或隐藏的共通处和契合点,同时又在中日文学的演进中呈现出深层次的文化融汇。这不能不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文学现象。
关键词
柳永
太宰治
日本
比较研究
Keywords
Liu yong
Dazai Osamu
Japan
comparative study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报界的小报化思潮辨析
被引量:
2
6
作者
林克勤
机构
四川外语学院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文摘
报化是目前西方国家新闻界里潜行的一股暗流,一些学者认为小报化的出现使严肃媒体向小报的新闻价值观靠拢,促成了新闻界道德的滑坡,并对西方的民主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危机。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不应否认小报的商业成功,认为小报不仅给大众带来了娱乐和享受,更代表了对公共生活的一种轻松的诠释。小报以个人化的案例讲述的正是更普通的社会问题,小报的出现正是满足了受教育程度不高和不富裕的人民的认知需要。
关键词
小报化
严肃新闻
新闻道德
重新洗牌
Keywords
tabloidization
serious journalism
journalism ethics
reformulation
分类号
H216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方报纸专栏的发展及现状
被引量:
1
7
作者
林克勤
机构
四川外语学院院长办公室
出处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29-135,共7页
文摘
针对西方报纸专栏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本文试图给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并就此对西方报纸专栏,尤其是政治评论专栏的特点及编辑原则进行归纳和评论。通过对西方报纸专栏及其有代表性的作家群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所谓西方新闻理论,尤其是报纸专栏写作和编辑的诸多原则只是在理性上成立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原则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和限制。
关键词
西方报纸专栏
发展
现状
Keywords
western newspapers column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分类号
G219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捷联惯导系统速度误差补偿实用算法
被引量:
2
8
作者
冯济琴
邹劲松
林克勤
机构
重庆工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西南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9-322,共4页
文摘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在姿态矩阵和位置矩阵的解算中会产生滞后误差,由于真实参考坐标系和计算参考坐标系在实际系统中并不重合也将产生计算误差,为此须对速度误差进行补偿。该文提出将速度计算分做两步进行,先在机体坐标系里完成带补偿的速度增量计算,再在游动坐标系里实现由惯导基本方程得到的速度计算公式。实际试验表明,这种实用算法比常规的速度计算方法有效改善了系统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速度计算
误差补偿
实时性
Keywords
SINS
speed calculation
error compensation
real-time performance
分类号
U66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
1
9
作者
林克勤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出处
《城市建筑》
2015年第14期1-1,3,共2页
文摘
在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中,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不仅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还在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中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因素。为了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生态建筑已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内涵,分析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并提出了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以期加强建筑设计师对生态建筑的了解,促进环境保护理念与建筑设计思想的融合交汇,从而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生态建筑
设计原理
设计方法
分类号
TU-023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
被引量:
4
10
作者
周媛
林克勤
机构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国际传媒学院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0,共6页
基金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中国文化外译与传播科研创新团队”(CXTDN202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话语"误读是跨文化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触的特殊方式。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中,语言交流、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意识形态等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话语"误读"。话语"误读"中的善意、创造性叛逆等因素与效用不必过分夸大,但恶意误读值得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在文化全球化和多元化共生的视角下去看待跨文化传播话语误读存在与合理性,应该在平衡异质文化现象关系的过程中,试着去找出跨文化传播中正确应对善意"误读"与"恶意"误读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跨文化传播
话语“误读”
Keywords
cultural globaliz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scourse"misreading"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帽子”为什么摘不掉
11
作者
林克勤
王联富
高步宽
机构
南京浦口区人民政府
出处
《改革与开放》
1999年第6期13-14,共2页
文摘
"红帽子"企业是人们对那些名为集体、实属个体私营企业的一种形象说法。虽然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清理整顿,但在一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红帽子"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红帽子"之所以摘不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实的经济利益、潜在的经济利益因素,也有社会地位、客观环境、心理、行业限制等多方面原因。一、现实的经济利益因素现实的经济利益因素对于挂靠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具体表现在:
关键词
红帽子
个体私营企业
经济利益因素
具体表现
私营企业主
个体工商户
社会地位
集体企业
清理整顿
客观环境
分类号
F276.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生态文明与当代国家话语构建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体认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人本观和历史观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日本宗教文化与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
林克勤
靳明全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方思想史视阈下的精神交往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环境影响创作 主题催化文风——柳永与太宰治之比较研究
林克勤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西方报界的小报化思潮辨析
林克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西方报纸专栏的发展及现状
林克勤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捷联惯导系统速度误差补偿实用算法
冯济琴
邹劲松
林克勤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探讨
林克勤
《城市建筑》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文化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的话语“误读”问题反思
周媛
林克勤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红帽子”为什么摘不掉
林克勤
王联富
高步宽
《改革与开放》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