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性敷料在小儿深Ⅱ度烧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光燕 张学兵 罗宁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对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是否粘连创面、换药次数、有无疼痛、疤痕轻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烧伤部位、烧伤范围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急性体液渗出... 目的:观察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对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是否粘连创面、换药次数、有无疼痛、疤痕轻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深Ⅱ度烧伤患儿按照烧伤部位、烧伤范围基本条件相当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急性体液渗出期后选择清得佳凝胶填充创面,外敷优拓和拧干的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安舒妥薄膜封闭固定;对照组应患儿家属要求按常规方法治疗,外敷1%聚维酮碘和紫草油无菌纱布,外层根据创面大小覆盖4~10层无菌纱布后绷带包扎,直至创面愈合。对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疤痕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不粘连创面、换药次数少、疼痛率低、瘢痕增生轻,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湿性敷料换药可缩短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疼痛及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敷料 深Ⅱ度烧伤 伤口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联合用药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光燕 庄小强 《现代医院》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芬太尼-丙泊酚、舒芬尼-丙泊酚和依托咪脂-舒芬尼、依托咪脂-丙泊酚-舒芬尼四种静脉药物组合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接受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四组,即芬太尼-丙泊酚组(Ⅰ组,40例)、舒芬尼-... 目的探讨联合芬太尼-丙泊酚、舒芬尼-丙泊酚和依托咪脂-舒芬尼、依托咪脂-丙泊酚-舒芬尼四种静脉药物组合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接受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四组,即芬太尼-丙泊酚组(Ⅰ组,40例)、舒芬尼-丙泊酚组(Ⅱ组,40例)和依托咪脂-舒芬尼(Ⅲ组,40例)、依托咪脂-丙泊酚-舒芬尼(Ⅳ组,40例)。观察记录各组受检查前中血压、心率、各种术后不良反应和麻醉药物的用量。结果Ⅰ组,Ⅱ组在术中血压、心率比Ⅲ组,Ⅳ组明显下降,Ⅲ组术中清醒后恶心呕吐明显大于其他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Ⅳ组比Ⅰ、Ⅱ、Ⅲ组的依托咪脂和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依托咪脂-丙泊酚-舒芬尼联合用药,起效快,恢复时间短,对老年患者血液循环系统稳定,不适反应少,适合门诊老年患者胃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联合用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拉司琼联合氟哌利多预防鞘内应用吗啡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光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9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复合氟哌利多预防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150例,ASAⅠ~Ⅱ级,分为三组,每组50例,麻醉开始时给予0.5%布比卡因10mg+吗啡0.9mg鞘内注射,A组用格拉司琼3mg,B组用氟哌利多...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复合氟哌利多预防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150例,ASAⅠ~Ⅱ级,分为三组,每组50例,麻醉开始时给予0.5%布比卡因10mg+吗啡0.9mg鞘内注射,A组用格拉司琼3mg,B组用氟哌利多3mg,C组格拉司琼司琼3mg+氟哌利多1.5mg,三组术毕分别静脉给药,观察每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其他不良反应嗜睡、锥体外系症状等。结果:A、B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嗜睡、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C组。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预防鞘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比单独用药时效果更好,而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司琼 氟派利多 鞘内 吗啡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在小儿胃肠镜检查中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覃黎葵 龚正 林光燕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胃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儿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组(RE组)和氯胺酮联合依托咪酯组(KE组)各60例。2组均静脉给予依托咪...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胃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儿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组(RE组)和氯胺酮联合依托咪酯组(KE组)各60例。2组均静脉给予依托咪酯2 mg/kg,待患儿入睡后,RE组以瑞芬太尼0.1μg/(kg·min)和依托咪酯0.3μg/(kg·min)泵注维持。KE组以氯胺酮20μg/(kg·min)和依托咪酯0.3μg/(kg·min)泵注维持麻醉.对比观察2组患儿麻醉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氧饱和度(SpO_2)情况,清醒和恢复时间,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RE组患儿胃肠镜置入前及置入后5 min MAP、HR改变无明显变化(P>0.05),KE组置入后5 min MAP升高,HR增快,与R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质量模拟评分(VAS)评分≤2分者,RE组为52例,KE组为41例,RE组高于KE组(P<0.05),RE组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明显短于K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可安全地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氯胺酮联合依托咪酯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苏醒及恢复更快,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依托咪酯 小儿 胃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玉洁 吴利平 +2 位作者 林光燕 陈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伤口门诊就诊的感染伤口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换...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感染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伤口门诊就诊的感染伤口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换药过程中分别给予手机视频干预和虚拟视频干预,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第1~3天伤口换药的疼痛评分、心率、换药时长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第1~3天,观察组换药中疼痛评分、伤口清创心率与换药时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换药中疼痛评分、伤口清创心率,伤口包扎心率与换药时长方面,存在组间、时间及两者交互效应(均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可减轻儿童感染伤口换药疼痛,缩短换药时长,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儿童 伤口护理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急诊儿童伤口换药疼痛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玉洁 吴利平 +3 位作者 冷虹瑶 林光燕 张先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612-616,共5页
目的:调查门急诊儿童伤口换药疼痛管理现状。方法:便利选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门急诊伤口换药室的护理管理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了109所医院,其中91.7%的医院已成立伤口护理小组,41.3%的... 目的:调查门急诊儿童伤口换药疼痛管理现状。方法:便利选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及以上医院门急诊伤口换药室的护理管理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了109所医院,其中91.7%的医院已成立伤口护理小组,41.3%的医院伤口换药主要由伤口专科护士完成;未开展疼痛评估、疼痛记录或疼痛健康教育的医院分别占比33.0%、34.9%、26.6%;77.1%的医院镇痛不足;儿童伤口换药疼痛管理的阻碍因素主要包括:换药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储备不足、换药室疼痛管理机制不完善与患儿家属用药依从性低。结论:儿童伤口换药疼痛管理的组织制度较完善,具体措施有待规范,镇痛效果欠佳。建议规范疼痛管理程序,提高镇痛措施的有效性,解决疼痛管理的阻碍因素,从而改善儿童伤口换药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伤口换药 疼痛管理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